编辑 / 冷雨
七律·长汀古镇(1)
曾寿渊(福建)
汀州形胜贯闽粤,书院卧龙聆水声。
唐宋霞云凝古巷,明清砖瓦记峥嵘。
客家祖地炊烟暖,红色苏区灯火盈。
莫道边关风物陋,一江碧玉带山城。
注:“福建西大门”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位于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置汀州,为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古城修缮保护核心区的“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修复利用工程渐趋完成,主要包括店头街、南大街、东大街、水东街等四大历史街区和省苏维埃旧址历史地段,有卧龙书院、古城墙、古戏台、八喜馆等景点。
七律·山谷水乡(2)
曾寿渊(福建)
云水长教客韵浓,千年榕影卧l溪东。
土楼环抱青山色,古道斜连夕照红。
一脉清流涵雅意,十三嘉木诉秋风。
何当更借银屏力,重写人间世外融。
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云水谣古镇,地处山环水绕的谷地,一条溪流贯穿全境,四周青山环绕,形成独特的山谷水乡景观。境内有13棵百年古榕树组成的树群,其中一棵需十余人合抱,枝叶繁茂,形成独特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景致。
七律·千年石古城(3)
曾寿渊(福建)
海魂石骨枕涛声,祟武城堙六百春。
丁字恒墙吞浪立,花岗壁垒截云横。
雕刀凿破星霜色,髻影簪来碧月明。
若问东南雄险处,一碑苔篆旧功名。
注:千年石头城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的崇武古城,始建于1387年,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明代丁字型石砌古城。集滨海风光、抗倭历史、惠安女民俗、石雕艺术于一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律·泰宁古镇(4)
曾寿渊(福建)
丹霞毓秀状元城,圣赐嘉名万代荣。
兔岭含烟迎晓日,金湖荡月伴书声。
朱熹讲学遗风在,忠定经邦旧迹明。
银福通衢连四海,泰宁今更谱新程。
注:福建省泰宁县,是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皇帝将孔子故里“泰宁”府号赐为县名沿用至今。此地人文荟萃,曾有李纲、朱熹等历史名人在此讲学,培养出两名状元及50余名进士。泰宁古城位于武夷山南麓的泰宁县城关,南有大金湖,东有兔耳岭,是福建特色旅游胜地之一。
七律·双溪古镇(5)
曾寿渊(福建)
双溪合抱古村藏,文耸三台玉柱旁。
千载陆宗开福地,百年县治冠屏南。
瑞光塔映城隍庙,北寺钟声绕画梁。
更胜鸳鸯溪畔景,苏区留迹证沧桑。
注:双溪古镇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东北部,因南北两溪交汇后西流得名。双溪人才辈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一大批政界、学术界人才遍布各地。该镇属重点的老区乡镇,叶飞、阮英平等闽东苏区领导人曾在这里战斗过,并留有“红军洞”等古迹。
七律·松口古镇(6)
曾寿渊(福建)
永泰西南古镇幽,嵩音误作念松流。
三山环抱千峰秀,二水交萦万象收。
黛瓦参差藏旧事,青岩斑驳记春秋。
莫言僻壤无珍异,且看民居冠福州。
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嵩(松)口古镇,其名称在方言中与“松口”发音相近,但实际为“嵩口”。
七律·天下洞天(7)
曾寿渊(福建)
霍童溪畔接云烟,三十六峰承玉筵。
七里明清存旧貌,洞天第一自唐传。
文昌香火文星照,武圣钟声武德绵。
莫道玄踪无处觅,此间风物胜登仙。
注:天下洞天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霍童村。古镇原名霍山,唐玄宗时期因道士进献仙丹助其“返老还童”,遂改名为霍童,并赐“霍童洞天”石刻于文昌阁。现存明清老街长约1.7公里,完整保留了64座明清古建筑。古民居多采用青砖、木质结构,门窗雕刻精美,屋面装饰繁复,展现了传统建筑工艺。
七律·福建一街(8)
曾寿渊(福建)
青石沿街接混茫,谯楼古塔沐斜阳。
分衙旧迹藏风骨,崇焕新题忆剑霜。
书塾时闻吟诵响,民居偶见墨痕香。
千年科举多名士,犹带文光射斗长。
注: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題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之一,被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进士之乡”、“福建第一街”之称。
七律·福建坂有风的地方(9)
曾寿渊(福建)
黛瓦参差隐翠微,四坪柿焰染霞衣。
漈头金叶铺瑶径,北墘醅香沁客扉。
百丈飞雷云外落,一溪清梦画中归。
莫言僻壤无奇色,自有风醪伴月辉。
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古村落群被誉为“福建版有风的地方”。屏南拥有鸳鸯溪、百丈漈瀑布等自然奇观,龙潭村、四坪村等古村落保留着明清建筑风貌,北墘村则以闽派黄酒闻名,家家户户传承酿酒技艺。
七律·两宋名城(10)
曾寿渊(福建)
汉唐遗韵溯流光,两宋风烟绕画梁。
一巷九贤题雁塔,隔河双璧耀文场。
青砖曾印蟾宫履,黛瓦犹存翰墨香。
莫道山城云水远,状元故里即诗乡。
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因在两宋时期(北宋和南宋)的文化繁荣和历史地位而被誉为“汉唐古镇、两宋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其历史可追溯至汉唐时期,但两宋时期是其文化发展的巅峰,创造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
七律·长汀古城(1)
曾寿渊(福建)
汀水萦迴抱古垣,千年元阁续秦烟。
店头瓦雨敲商梦,墙堞云涛枕戍眠。
试院曾擎星火帜,江楼犹映木兰船。
今登惠吉门头望,一片青山入舜弦。
七律·泉州古卫城(2)
曾寿渊(福建)
金鳌玉垒枕沧浪,六百烽烟镇海疆。
出石为墙凝铁血,横街纵巷布戎装。
灵光香火融倭鼓,番仔楼台接汉唐。
莫道卫城春草老,潮声犹带戍笳长。
七津·屏南双溪古镇(3)
曾寿渊(福建)
双溪抱郭水云乡,黛瓦参差接混茫。
石塔摩霄吞万象,文庠立地孕千章。
陆公旧业苔痕古,薛氏新堂墨韵香。
莫道山城钟秀少,一街风月胜苏杭。
七律·云水谣古镇(4)
曾寿渊(福建)
云水谣中古道长,榕阴石径接斜阳。
土楼环抱炊烟袅,溪涧轻吟岁月凉。
简氏开基传世业,文公徙此谱新章。
今朝更借东风力,名动闽台影视乡。
七律·崇武古镇(5)
曾寿渊(福建)
石垣峙海锁烟霞,古垒雄关护中华。
碑界东南分冷暖,舟通台澳运桑麻。
雕龙艺绝传千载,奇庙神惊第一家。
更喜潮平风正顺,新城如箭射云涯。
七律·和平古镇(6)
曾寿渊(福建)
卵石城垣沐晓霜,千年堡寨枕河阳。
谯楼犹记袁公笔,书院长留朱子香。
百巷青砖藏进士,一街古韵焕文章。
傩灯烛影茶烟里,豆腐星台入梦乡。
注:和平古镇,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
七律·霍童古镇(7)
曾寿渊(福建)
霍林幽壑隐云烟,古刹钟声越亘年。
溪畔青街藏旧事,山间翠霭护真玄。
支提峰顶观星斗,禅佛堂中悟偈篇。
莫道桃原人未识,一川风月胜丹泉。
注:霍童古镇原名霍山,因西周时期霍桐真人于此修道得名,隋唐时期已成为闽东文化、商贸和宗教中心。拥有支提山国家森林公园。霍童溪入选福建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被誉为“不受污染的母亲河”。
七律·嵩口古镇(8)
曾寿渊(福建)
大樟烟水接云平,古渡风樯旧日声。
德化瓷光浮棹影,仙游盐色满街明。
张公词韵苔痕迹,用坦雕梁月魄清。
莫道商尘随浪逝,百年厝里说峥嵘。
注:嵩口古镇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可追溯至宋朝,因南宋词人张元干故里及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2008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七律·泰宁古镇(9)
曾寿渊(福建)
古称归化千年镇,宗赐泰宁两宋名。
世德堂前辉月映,尚书第宅肇朱明。
青砖巷陌烟霞绕,黛瓦坊墙灯火萦。
延续汉唐风骨在,晨钟更鼓共新声。
七律·武平中山镇(10)
曾寿渊(福建)
龙溪源里溯唐风,千载城池峙半空。
箭垛犹铭洪武事,碑文暗记血痕红。
三军会处旌旗烈,百姓居间姓氏融。
莫道小京名已改,夜阑聆听汉歌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