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席赋
作者:靳艳军
粤若寰宇鸿蒙,乾坤肇启,必有圣哲挺生,以翊运而开太平;江河行地,日月经天,亦赖英贤出宰,以经纶而济苍元。当中华积弱之秋,列强环伺,烽烟四起,黎元涂炭,社稷倾颓。值此存亡绝续之秋,毛泽东主席应时而生,秉天纵之英资,怀济世之宏愿,提三尺剑,聚九州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终致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世界东方,俾我华夏复振声威,亿万苍生得享安宁。今仰其德,述其功,作此赋以颂之。
主席诞于湖南韶山,钟衡岳之灵秀,沐湘水之清芬。少而岐嶷,聪慧卓绝,观农家之辛劳,察社会之凋敝,已怀忧世之心。年方弱冠,负箧游学,历长沙,渡洞庭,登岳麓,临橘子洲头,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遂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浩叹。其时,新文化之风潮激荡,马克思主义之曙光初照,主席博览群书,探求救国救民之道,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乃知唯有共产主义,可救中国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于是奔走呼号,结同志,组团体,在湘江之畔播撒革命火种,于岳麓书院探讨救国方略,初显领袖之器识,渐成栋梁之姿。
及夫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之浪潮席卷全国,主席振臂响应,组织学生运动,创办《湘江评论》,以笔为戈,以文为盾,抨击时弊,鼓吹革新,其文“酣畅淋漓,激情澎湃,直指人心”,天下士庶闻之而振奋。后赴北平,入北京大学,从李大钊、陈独秀诸先生游,深究马克思主义真谛,确立共产主义信仰,遂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矢志不渝。民国十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主席躬与其事,返湘组建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于三湘大地点燃革命之火。盖其时也,国民党右派窃据高位,背叛革命,屠我同志,血流成河,神州变色。主席痛定思痛,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农民乃革命之主力军”之理,提“枪杆子里出政权”之论,遂率秋收起义之师,上井冈山,建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道路,此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滥觞,实开中国革命之新局。
井冈山巅,风高霜寒,敌军围剿,粮弹匮乏,然主席与军民同甘苦,共患难,“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军心不散,斗志弥坚。著《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阐析革命形势,指明前进方向,使根据地如星火燎原,渐成燎原之势。后与朱德元帅会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立苏维埃政权,使穷苦百姓第一次当家作主,分得田地,衣食有望,莫不感戴主席之恩德。然国民党反动派恐革命之火蔓延,集重兵五次“围剿”,党内左倾错误路线作祟,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万里长征。
长征之路,道阻且长,雪山皑皑,草地茫茫,饥寒交迫,敌军追堵,其艰其险,世所罕见。然主席临危受命,遵义会议确立其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终至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保存革命之基干,为中国革命保留希望之火种。长征之胜利,乃人类历史之奇迹,主席赋《七律·长征》以纪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其豪迈之气,乐观之情,跃然纸上,激励后世无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
抗日战争爆发,倭寇入侵,国难当头,主席以民族大义为重,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论持久战》,洞见战争形势,提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阶段理论,为全国抗战指明方向。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全民抗战,使日寇陷入人民战争之汪洋大海。主席居延安窑洞,油灯之下,奋笔疾书,著《实践论》《矛盾论》,阐发哲学思想;作《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擘画建国蓝图。延安整风,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人民抗日之核心。其时,延安虽处贫瘠之地,然军民团结,政风清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成全国之模范,天下之士望风而归,皆曰“延安乃中国之希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发动全面内战,欲独霸天下,置人民于水火。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之论断,鼓舞军民士气。指挥解放战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摧枯拉朽,歼敌百万,奠定解放全国之基。后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之覆灭。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席立于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言一出,举国欢腾,世界震动,中华民族百年屈辱之历史从此终结,亿万人民当家作主之新纪元从此开启。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疮痍满目,外有帝国主义封锁,内有反动残余破坏。主席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土地改革使亿万农民分得土地,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击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使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随后,制定“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鞍钢、一汽、克拉玛依油田等相继建成,为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国家治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主席一生,心怀人民,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皆有其身影;与农民促膝谈心,问收成之丰歉;与工人并肩劳动,询生产之难易。其生活简朴,布衣素食,未尝珍馐,所用之物,皆为寻常,未尝丝毫特殊。盖其心之所系,唯在人民福祉,国家强盛。虽身居高位,然无半分官僚之气,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其诗词,或豪迈,或深沉,或婉约,皆源于生活,心系家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展中华之壮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显革命之豪情;“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颂人民之伟力。其思想,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结晶,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革命、建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之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夫江河万古流,日月昭千秋。主席之功,在于救民族于危亡,立国家于寰宇,解人民于倒悬,开盛世之基业;主席之德,在于公而忘私,勤政爱民,廉洁奉公,鞠躬尽瘁;主席之思想,在于洞察世事,把握规律,指引方向,启迪后人。今我中华,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国防强大,人民幸福,此皆赖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奠基之功,传承之力。饮水思源,不忘来路;缅怀先辈,砥砺前行。吾辈当承主席之志,继主席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而奋勇拼搏,使我华夏之邦,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慰主席在天之灵。
赞曰:
衡岳钟灵,湘水育英。
救亡图存,大义炳炳。
井冈山火,燎原势成。
长征万里,气贯日星。
抗战八年,倭寇授首。
解放全国,人民欢讴。
建国立业,百废俱修。
勤政爱民,德被九州。
思想光辉,照彻千古。
精神不朽,激励万代。
缅怀领袖,追思如海。
复兴中华,继往开来。
作者简介:靳艳军,甘肃武都人,心理学博士,诗人、辞赋家。国内多所双一流大学特聘教授、博导,中国海归派成功创业者的代表性人物、国家级特聘专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业余时间从事诗词赋创作及红学研究,10余篇赋被勒石以刻。部分诗赋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西、意、俄、阿、韩、蒙等十余种语言,也被众多书法家书写。目前已创作和发表古体格律诗词9500余首,辞赋260余篇,《红楼梦》文章162篇,兼有楹联、古代散文、新诗等文学创作1000余篇(首),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