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一吟诗作赋感怀(新韵)文'流星雨(刘心宇于青岛)
五尺男儿岂等闲,生来孤傲要尊严。
挑灯夜战梅花雪,俯案晨读杏子团。
句窦罗辑多赝品,修辞用典少佳篇。
无人扶我青云志,独自登峰到九天。
流星雨,本名刘心宇,男53岁,河南开封人,中医副主任医师。游医四海,服务万邦。赏湖光山色,品风土人情。舒怀遣兴,多有所得。诗词发表于《中州诗词苑》、《东方文学爱好者学会》、《诗天子》、《中国人民诗刊》、《今日头条i》丶《都市头条》、《中华文学社》等
《七律·一吟诗作赋感怀》是刘心宇老师以笔名“流星雨”创作的一首感怀诗作。全诗以孤傲自持、追求尊严的男儿形象开篇,通过寒窗苦读、潜心创作的艰辛历程,最终抒发了独立攀登文学高峰的壮志豪情。以下从意象运用、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深度解析:
一、意象选取与时空交织
首联“五尺男儿岂等闲,生来孤傲要尊严”以“五尺男儿”这一传统壮士形象起笔,奠定全诗孤傲不屈的基调。颔联“挑灯夜战梅花雪,俯案晨读杏子团”巧妙构建昼夜交替的时空场景:
· “挑灯夜战” 与 “梅花雪” 结合,既暗示冬夜苦读的清寒,又以梅花象征高洁坚韧;
· “俯案晨读” 与 “杏子团” 相映(杏子可能暗指杏花或书卷意象),形成春晨勤学的画面。 昼夜与四季的交织,凸显了诗人长期不懈的执着精神。
二、修辞手法与自我反思
颈联“句窦罗辑多赝品,修辞用典少佳篇”运用自嘲与批判:
· “句窦罗辑” 可能为“句读逻辑”的谐变,暗指诗句推敲中的疏漏;
· “多赝品” 与 “少佳篇” 形成对比,直言创作中模仿过多、创新不足的困境。 此联既体现对诗艺的严谨态度,亦折射出当代诗词创作中普遍存在的“重形式轻神韵”现象,具有时代反思性。
三、孤愤之气与凌云之志
尾联“无人扶我青云志,独自登峰到九天”是全诗情感高潮:
· “无人扶我” 道出知音难觅、孤身奋斗的苍凉,与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狂傲异曲同工;
· “登峰到九天” 以夸张手法展现征服文学巅峰的野心,呼应首联“岂等闲”的豪情。 此联将个体孤独感与超越性志向结合,形成巨大张力,令人联想到古典诗词中“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精神。
四、格律与用韵分析
· 本诗采用新韵,押“闲、严、团、篇、天”等平声韵,音调流畅,符合七律平仄规范。
· 颔联“挑灯夜战”对“俯案晨读”、“梅花雪”对“杏子团”,工整中见意象创新;颈联“多赝品”对“少佳篇”,虚实相生,体现律诗对仗之美。
五、文化内核与时代精神
刘心宇老师此诗延续了古典诗词“言志”传统,但并非简单拟古:
· 诗中“孤傲要尊严”暗合现代个体意识,彰显知识分子独立人格;
· “无人扶我”的慨叹,既承袭韩愈《马说》怀才不遇之愤,亦注入当代文化语境中个体奋斗的普遍体验;
· 尾句“登峰九天”更体现人类共有的超越精神,与航天时代探索宇宙的宏愿隐隐共鸣。
结语
此诗以传统七律形式承载现代文人的精神困境与理想追求,在自我剖白中折射出时代镜像。其价值不仅在于艺术技巧的娴熟,更在于真实展现了当代诗人在守正与创新之间的艰难探索——这种“于赝品中求真谛,在孤途上叩九天”的勇气,正是诗词创作最珍贵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