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校长“悦”读分享⑬ | 逸夫实验小学(本部)党支部书记乔正华推荐:《新教育》
图文:临清市教体局工会公众号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
【编者按】开卷启智,书香润教 ——“领航者・领读者” 书记校长“悦”读分享专栏今日启航。我们坚信,书记校长的每一次捧读,都是一场无声的引领:带领教师在文字中萃取育人良方,带领学生在墨香中丈量世界广度,带领我们在共读中探寻教育初心。
本期,让我们走进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本部),听乔正华书记分享《新教育》,在字里行间感受教育的热忱与力量。
【个人简介】
逸夫实验小学(本部)党支部书记、校长 乔正华
乔正华,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临清市逸夫实验小学(本部)党支部书记、校长。深耕教育领域多年,他始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教育理念扎根一线,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学会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聊城市教育教学突出个人、聊城市教学能手、聊城市优秀班主任、聊城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聊城市劳动教育表现突出个人、临清市最美拥军人物、临清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临清市优秀教师、临清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多项荣誉。
在教育科研领域,他同样成果丰硕:主持的聊城市级课题立项在研,参与的2项省级课题及多项市级课题均顺利结题;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学习报》《德育报》等刊物,以理论研究反哺教学实践,用实践探索丰富教育理论。
【分享书目】
近期,我与学校“星光读书社”的老师们共同研读了朱永新教授的经典著作《新教育》。这部作品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主旨,从理想课堂构建、书香校园营造、教师专业成长、家校协同共育等多个维度,为新时代教育发展勾勒出清晰且充满温度的图景。
书中提出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等教育主张,与我校“以阅读为根、以成长为本”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在我看来,《新教育》不仅是一部教育理论著作,更是一本扎根实践的“行动指南”,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为我的教育思考与办学实践点亮了方向。
【校长心声】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生命的唤醒。”这是我深耕教育多年的深刻感悟。我与读书社的老师们共读过《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学记》《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陶行知名篇精选》《致教师》《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书籍,而《新教育》的研读,更让我坚定了这份教育信念,明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以阅读为根,构建精神家园:学校将持续深化“阅读工程”,逐步开发系统化的分级阅读工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书香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
以成长为本,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基于这一认知,我校构建了“读书社+圆梦班+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四位一体的教师成长机制,助力教师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者”与“教育创新者”;以幸福为标,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将继续探索“理想课堂”建设,让课堂散发思维的活力;开展“师生共写随笔”活动,记录教育生活中的温暖与感动。
【读书心得】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强调:“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种说法让我深刻认识到,阅读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结合我校实践,我体会到:
阅读是点亮童年的灯塔
我校以“阅读工程”为抓手,通过“课内精读+课外海读”模式,引导学生养成每日阅读、随时分享的习惯。作者强调“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从来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的参与直接决定了教育的深度与温度,而亲子共读正是打通家校教育壁垒的最佳路径。
自启动“亲子共读”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书为媒,以读连心”的理念。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共同演绎书的精彩内容,让书香从校园弥漫至家庭。家庭书屋的建立,更使阅读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习惯。这些实践充分印证了朱永新教授的观点:阅读能拓宽视野、滋养心灵,让孩子在文字中遇见更广阔的世界。
教师成长是教育质量的基石
朱永新教授提出:“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校在教师培养方面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成长体系:借助“星光读书社”夯实全体教师的理论根基;通过“青蓝工程”,为初入教坛的教师配备经验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依托“青年教师圆梦班”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掌握教学基本功,同时设立“名师工作室”推动其向研究型、专家型方向卓越发展。这些举措与书中“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理念不谋而合,有效推动教师从“经验型”走向“反思型”“专家型”。
家校共育是教育生态的土壤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强调,家校共育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只有两者紧密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这一观点让我深感认同,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推动家校共育的决心。
对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反思了目前家校共育的现状。虽然学校已经采取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群等措施,但与朱永新教授所倡导的深度共育理念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家校之间的沟通还存在一些障碍或误解。
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我将积极践行家校共育的理念,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的家校共育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我相信,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阅读与成长,是教育最美的姿态;师生与家校,是教育最有力的共同体。让我们以书为舟,以爱为帆,携手驶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彼岸!
【主编寄语】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书记校长悦读分享,率先垂范,躬身践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一颗心感染另一颗心的事业,是用生命影响生命,是智慧与智慧的对话。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事业,通过学习,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全体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家校共育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家校共育,有助于提高育才水平。逸夫小学(本部)家长课堂名家讲座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从而形成家校共鸣共识,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逸夫实验小学开放课堂,开展讲座,积极运用家长微信群与家长及时联系,利用开好家长会的机会,形成家校共管共育的合力,这些方法措施彰显了精品教育的优势力量!
家校共育不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还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们应予鼓励和支持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的做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家校共育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家校携手促成长,同心共育待花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孩子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大事,全民积极参与,共谋教育发展大计,教好书,育好人,齐抓共管,携手共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代表作《家教文墨香》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运河浪花朵朵香,五老精神放光芒!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789个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