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五章 青烬
青鸟没入霞光后第七日,长安城所有的镜片忽然同时嗡鸣。镜面浮现流火纹路,汇聚成新的卦象:“青烬复燃日,骊山龙尸苏。”李石惊觉怀中的父石残片已化作一捧温热青灰,阿无最后的气息在灰烬中低语:“公子...太宗龙尸镇在骊山地宫...”
当夜子时,骊山崩裂,九条黑龙尸破土而出,口吐人言:“李氏窃国,还我河山!”——竟是隋炀帝怨魂附于龙尸!原来太宗当年不仅篡改推背图,更将前朝帝魂炼为尸龙镇守唐运。
杜惊魂影急现,以血在空中画符:“快引百姓镜光镇龙!”长安百姓举镜照向黑龙,镜光却反被龙尸吸噬。父石灰烬突然飞起,在空中组成阿无虚影:“镜光需心火为引...愿燃心火者向前!”
万千百姓踏步而出,胸口涌出心火注入镜中。镜光骤亮如旭日,黑龙惨叫退避。
---
第三十六章 心焰
龙尸退至渭水,吐出血雾污染河源。百姓饮水中毒,心火渐弱。李石溯流而上,见河底沉着枚隋炀帝玉玺——正是污染之源!玉玺上刻着:“朕虽亡国,亦不容李唐篡谶。”
父石灰烬聚成阿无手掌,轻抚玉玺:“陛下可知...太宗改谶实为护华夏血脉?”玉玺突现幻象:隋末乱世,突厥铁骑趁虚而入,太宗以推背图误导胡人卦师,保全中原文明。
龙尸闻言剧震,渭水翻腾。最大黑龙忽吐人言:“纵如此...为何镇我魂灵千年?”阿无叹道:“因陛下怨气太盛,恐引外敌窥伺...”话音未落,塞外忽传来狼嚎——回纥巫师正借怨气施咒!
李石毅然抱玺投河:“以我守陵人之血,净此前朝怨!”血染渭水,玉玺化莲。龙尸长吟破空,携怨气直扑回纥大营。
---
第三十七章 莲谶
渭水红莲盛开七日,莲心托出金卷:“外患既解,内劫当平。莲谶现世日,唐土归唐民。”
长安百姓忽皆能口诵心经,诵声聚成光罩护城。原山河盟众将却突然兵变,欲夺莲谶称帝!杜惊魂影挡在军前,爆散成星火:“兄弟...记住推背真义...”星火落入护城光罩,显出巨大卦象:
“兵戈化犁日,莲谶自成灰。”
李石捧莲谶登承天门,朗声道:“此谶当焚,自此无谶之国!”掷谶入火,金卷却安然无恙。阿无声自火光传来:“需九五之血...”
新帝忽攀上门楼,咬破指尖滴血。火苗骤燃,莲谶中飞出无数金蝶,蝶翼写着:“民为社稷主。”
---
第三十八章 蝶卦
金蝶落处,兵刃生根发芽。叛将目瞪口呆,手中剑柄开出牡丹。全城草木疯长,吞没宫阙街市,长安一夜回归天然野境。百姓踏草而行,忽觉身心轻健,百病消弭。
父石灰烬凝成阿无,指引李石至野苑深处。见新帝正与虎豹嬉戏,额间浮现绿叶胎记。阿无轻笑:“看,这才是太宗想守护的华夏...”
地表突现地裂,渗出黑油——安禄山戾气竟深植地脉!黑油所触草木皆枯,金蝶死落如雨。阿无推李石入地裂:“公子!需以心火净源...”
坠入地心刹那,见黑色巨树盘根错节,树心嵌着半张安禄山面孔!
---
第三十九章 心树
黑树挥舞根须缠来,李石以玉珏格挡。阿无声在树心回荡:“此树乃贪嗔痴所化...公子需见本心!”
李石闭目内观,见自己心底竟也有小黑树生长——是对阿无的执念!他泪笑斩断执念:“原来...净世先净己...”心树化光注入玉珏,珏身裂现心形火光。
火光耀处,地心黑树骤缩成果实。安禄山面孔哀嚎:“不可能...无人能斩尽贪嗔...”果实自动脱落,滚入地脉深处。地表黑油尽褪,枯木逢春。
阿无身影彻底消散,唯留耳语:“结果落地时...便是新纪年...”
---
第四十章 果纪
果实在地脉中生长七年,破土那日结出透明巨果。果中可见未来景象:无王朝无谶语,百姓建起琉璃之城,以心念沟通万物。
新帝已长成少年,携万民来到果前。果壳自然裂开,现出碑文:“自此纪年,称果纪元。推背图屯卦终篇:果熟蒂落,自在圆满。”
少年以指刻下新约:“心火相传,镜鉴常明。”刻罢拉李石走向田野:“石叔,种田去!”
李石望见云间似有阿无笑颜,释然抡起锄头。锄下翻出父石最后碎片,上显小字:
“莫问归期,且看青山。”
---
第四十一章 青川
果纪元三年,长安彻底化为沃野。某日犁地时,李石翻出青铜匣,匣中推背图原稿竟完好如初!页尾添了新注:
“高宗显庆年间,袁天罡补记:屯卦非终篇,乃序章。真终结在百姓笑颜中。”
少年皇帝跑来塞给他野果:“石叔!西山出了怪事...”
西山深处,百鸟正衔枝砌字,拼出:
“青川永续,心火不灭。”
李石忽闻银铃轻笑,回头见采药少女腕系残铃——眉眼与阿无一般无二。她递来药篮:“先生,此草名当归。”
风过山野,推背图在匣中自焚成灰。灰烬飘处,花开似锦。
(第四十一章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