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源自北宋文学家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原是称赞好友王安石做事踏实认真,不浮夸,每一步都稳扎稳打。古时,有一位石匠技艺超群却从不炫耀,每次雕刻石像前,他都会细细观察石料纹理与质地,再逐步雕琢。有人问其故,他笑答:“脚踏实地,方能成就大事。”最终,其石像栩栩如生,成为佳话,这正是“脚踏实地”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当今信息爆炸、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脚踏实地”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人生智慧。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追求速成与捷径,却忽略了真正的成功源自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积累的经验。“脚踏实地”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和目标的道路上,应保持谦逊和务实,不被外界的浮躁和诱惑所干扰,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方能行稳致远。
小李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没有选择急于求成或投机取巧,而是脚踏实地地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他每天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即使遇到困难和挑战,他也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断积累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认可。最终,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晋升机会,成为了团队中的骨干力量。
张同学作为一名高中生,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和激烈的升学竞争,没有盲目追求高分或应试技巧,而是脚踏实地地打好基础,注重理解和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他每天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复习和预习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外活动。遇到难题时,他从不敷衍了事,而是深入钻研,直到彻底理解为止。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积累,张同学的成绩稳步提升,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脚踏实地”在职场和学习中有着重要应用,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教会我们,在设定目标时要明确具体,可衡量且切实可行;在制定计划时要详细周密,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制定执行计划;在执行计划时要保持持续行动,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反思总结时要客观公正,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
“脚踏实地”成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让人们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原则;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正如那位古代石匠所言,“脚踏实地,方能成就大事”。以“脚踏实地”为指引,在稳健中追寻星辰大海,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本书稿寻求合作出版商)
作者简介:史传统,诗人、评论家,中国国际教育学院(集团)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财经杂志社评论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级评论员,人民网人民智作认证创作者。著有评论专著《鹤的鸣叫:论周瑟瑟的诗歌》(20万字)、评论集《再评唐诗三百首》(60万字),诗集《九州风物吟》,散文集《山河绮梦》、《心湖涟语》。发布各种评论、诗歌、散文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500多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