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赵明
一川清冷,波平亦稳。白云碎在酒杯,敬一杯山河,沧浪无由不回头,伴白云逡巡。
花影似蝴蝶的翅膀,静止在黑暗中。花园为你开放,你却紧闭窗子,甚或紧闭双眼,在另一种黑暗中静止——这无所谓,光华依旧闪耀在黑暗之外,旋转、生长。
天空的明媚暂以晴朗的姿态张扬,天阴后落雨将一切声音包裹又释放——三千世界的繁华与荒芜。掬水手中月,随影光华旋。月亮在云层里变成秘密,然后阴云散去:没有永恒的秘密。潮水追逐沙滩又回归海里,潮涨潮落,一鲸鱼肚。
星星在重量方面具有独特的解释权,却被一船清梦欺压。引力场不属于星星的荣光,那承载人类梦想的倒影才是最崇高的希望。一谈到重量,灵魂就颤巍巍地出场,它轻似一片随波逐流的落叶,轻似一朵绽放于烈阳下的棉花,轻似一张被放进漂流瓶的纸片!或者说,比这些存在更加轻盈的灵魂飘进了肉体——你看那翩然的蝴蝶,你看那点水的蜻蜓,你看那游曳的小鱼……生命将灵魂托举,重量瞬间没了意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寒冷是一幅文人画的留白,已联姻的文字和图像将孤独呈现,苍茫与巨大的寂静跑进雪里,留下一个孤傲的人影。
地球在自转,太阳在自转,恒星系在自转,宇宙在自转——这些知识比成功学更令人眩晕,信仰和自由会以物质的形式展开故事,电灯喧嚣在太阳落山之后,也睥睨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忧郁文人前。书本累积的知识是基于过往的错误,这些错误铺成了一条新的道路,道路旁的风景也是人造的美丽,没有终点的路,只有正误的往复。
古代没有时间这个概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物是人非才是因果论的底层逻辑。故先有神,再有佛。无神论说,人类不过是一个个故事的序曲或者终章。可见兴替,可见荣枯,不可见永恒,不可见子不语。但并不代表不存在,生物钟限制了人类的想象力。
风之,便凌乱。雨之,便憔悴。风雨加身,便沧桑。外力的义务制教育可不止九年,万古千世都只不过是它一弹指的呼吸,再说就修仙去了,打住。电磁波的存在将历史丢进了原始丛林,洞穴里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人以群分的那种。科学家在思考中变成专制的君主,将错误用心灵的显微镜放大,便又塑造了一个微观的人类史。不管怎样,它新,新鲜的新!不管怎样,它存在,这是合理性的包容。真真假假间,不过一个如是观。
休息在莲花池旁边,看着莲花被暴阳酷晒,却忘了自己也在烈阳下忍耐。记住了伟大的人是伟大它自己,这伟大本身却被遗忘。
繁华三千梦,纸上终觉浅。霓虹闪耀间,忘世事艰险。
法律它就很厉害,我在家里吹着空调感慨一下。
作者简介:赵明,90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人,苏试试验综合办文员。曾多次参加过诗歌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爱好作曲写诗,弹琴奏乐,养狗洗头,健身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