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日同光
洛水汤汤,小舟顺流而下。杜青鸾回首望去,洛阳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蛰伏的巨兽。怀中的青铜罗盘微微发烫,指针颤动着指向西北方向。
她必须找到赵擎天。不仅因为他是三件信物之一的持有者,更因为只有他才知道三十年前的全部真相。
小舟靠岸处是一片芦苇荡。青鸾跃上岸边,将小舟推回河中任其漂流,以迷惑可能的追兵。她需要尽快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处,研究周文渊的帛书和这神秘的罗盘。
芦苇深处,一间废弃的渔屋若隐若现。青鸾谨慎地靠近,确认无人后方才推门而入。屋内积满灰尘,但结构尚完好,墙角堆着些破旧的渔具。
她摊开帛书,就着从破窗透进的晨光细看。帛书上除了星象推演,还有周文渊密密麻麻的批注:
“龙星明亮,主天子气运;蛇星诡谲,隐有吞噬之象。两星纠缠,天下必乱。” “淳风殿下命星有异,似与双星皆有感应,奇哉!” “永巷监地气阴寒,疑有上古祭坛遗迹...”
青鸾的目光落在“淳风”二字上。那日卜卦时,这位年仅十六的皇子安静得异常,现在想来,他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似乎藏着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她取出青铜罗盘,指针依旧坚定地指向西北。当她把罗盘放在帛书上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罗盘投射出的光芒与帛书上的星图重合,在虚空中形成一幅立体的星象图。
图中龙蛇二星激烈碰撞,而在一旁,有一颗小星忽明忽暗,与双星皆有光芒相连。
“这就是淳风殿下的命星?”青鸾喃喃自语。
突然,罗盘指针剧烈抖动,指向东南方向。几乎同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犬吠声——追兵已至!
青鸾急忙收起宝物,从后窗跃出。她刚隐入芦苇丛,渔屋的门就被撞开,几个黑衣人大步闯入。
“血迹未干,人刚走!”一人喝道,“放犬!”
獒犬狂吠着冲出屋子,直扑青鸾藏身之处。青鸾心知不妙,急忙向河岸退去。前有追兵,后有洛水,已是绝境。
就在此时,一艘货船正顺流而下。船头立着一个青衫文人,手持书卷,似在吟诗。青鸾不及多想,纵身跃入河中,向货船游去。
“什么人?”船上水手惊呼。
青衫文人闻声转头,露出一张清癯面容。他看到水中挣扎的青鸾和岸上追兵,眉头微皱,随即吩咐水手:“抛绳!”
绳索抛下,青鸾抓住绳索,被迅速拉上船。追兵赶到岸边,怒骂不止,却不敢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攻击货船。
“多谢先生相救。”青鸾喘息着行礼,河水从她衣角滴落,在甲板上汇成一滩。
青衫文人打量着她,目光锐利:“姑娘可是从洛阳来?这些追兵似乎是官家人。”
青鸾警惕地沉默。眼前这人气质不凡,虽作文人打扮,但举手投足间自有威严,绝非普通商客。
文人微微一笑:“姑娘不必疑虑。在下姓李,行商至此。最看不惯仗势欺人之徒。”他递过一件干衣,“姑娘可到舱中更衣,待到了下一个码头,再作打算。”
青鸾感激接过,却注意到这人左手小指戴着一枚玉戒,戒面雕刻着飞龙图案——这是皇室成员的标记!
她心中警铃大作,表面却不动声色:“多谢李公子。不知此船前往何处?”
“往郑州方向。”李公子望向西北,“听说那里近日不太平,有东兵调动的迹象。姑娘若是无事,最好远离那是非之地。”
东兵!青鸾想起卦辞中的“东兵百万人秦川”。难道战事将起?
她更衣后回到甲板,见李公子正在煮茶。茶香袅袅中,他忽然道:“姑娘可听说过‘一日同光’的传说?”
青鸾心中一震,面上却故作平静:“未曾听闻。”
“传说天下大乱时,将有两日并天,一真一假,一明一暗。”李公子斟茶入杯,“世人难辨真伪,唯有待血雨腥风过后,方见分晓。”
青鸾接过茶杯,指尖微颤:“公子相信这等传说?”
“信与不信,不重要。”李公子望向远方的洛阳城,“重要的是,当那一日来临时,你站在哪一边。”
谈话间,货船已行出数十里。前方出现一个小码头,李公子吩咐停船靠岸。
“姑娘可在此处下船,追兵应当不会寻来了。”他递过一个钱袋,“些许盘缠,聊表心意。”
青鸾犹豫片刻,接过钱袋:“公子大恩,不知何以为报。”
李公子微微一笑:“他日若见‘双日并天’,记得今日茶香便可。”说罢转身入舱,再不回头。
青鸾下船登岸,目送货船远去,心中疑云密布。这李公子究竟是谁?为何要帮助自己?他说的“双日并天”又暗示什么?
码头上人来人往,忽然一队骑兵疾驰而过,百姓纷纷避让。青鸾听到路人议论:
“听说皇上病重,已经三日不朝了!” “太子监国,第一道令就是调东兵入京!” “怕是要变天了啊...”
青鸾心中不安愈甚。她寻了间茶馆坐下,试图理清思绪。罗盘在怀中发烫,指针依旧指向西北。
忽然,茶馆外一阵骚动。几个官兵押着一个伤痕累累的汉子走过,那汉子突然抬头,与青鸾四目相对——竟是赵擎天的心腹副将!
副将眼中闪过惊诧,随即微微摇头,嘴唇无声地动了动。青鸾读懂了那唇语:“陷阱...快走...”
她心中一凛,立即起身从后门离开。刚出茶馆,就见一队官兵正包抄过来。青鸾急忙钻进小巷,在民居间穿梭。
追兵紧追不舍,青鸾被迫逃向城郊。前方是一片荒废的庄园,罗盘在此处震动异常剧烈。她不及多想,翻墙而入。
园内荒草齐腰,断壁残垣间似有火烧痕迹。青鸾躲进一间半塌的阁楼,从破窗窥视外面情况。
追兵没有跟进庄园,而是在外布防,仿佛有所忌惮。青鸾正自疑惑,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响。
她猛地回头,断剑已出鞘三分。却见一个白衣少年从梁上跃下,轻如飞羽。
“姑娘也是来避祸的?”少年微笑,露出一对虎牙。他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眉目清秀,眼神灵动,腰间佩着一柄短剑。
青鸾警惕地打量他:“你是何人?”
“在下姓袁,名天罡。”少年拱手行礼,“家师命我来此等候有缘人。”他目光落在青鸾怀中,“看来姑娘就是我要等的人。”
青鸾心中警兆更甚:“尊师是?”
“家师慧明。”少年语出惊人,“他昨夜托梦于我,说今日此时此地,将有人持天机罗盘而来。”
青鸾握紧断剑:“慧明大师已经...”
“圆寂了。”袁天罡神色黯然,“但他魂魄未散,特来嘱我相助姑娘。”他忽然侧耳倾听,“追兵要进来了,姑娘请随我来。”
他推开地板,露出一个地道入口。青鸾犹豫片刻,还是跟了下去。眼下形势,宁可信其有。
地道内干净整洁,壁上每隔数步便嵌着夜明珠照明,显是常有人往来。袁天罡在前引路,步履轻盈。
“这里是前朝废太子别院,地下秘道四通八达。”袁天罡解释道,“家师与废太子有旧,故将此地图传于我。”
青鸾忽然停下脚步:“你如何证明是慧明弟子?”
袁天罡转身,从怀中取出一物——正是那枚黑珍珠戒指!“师伯玄冥那枚是仿造的,这才是真正的天机门信物。”
戒指在夜明珠光下流转着奇异光彩,与青鸾怀中罗盘产生共鸣,发出嗡嗡声。
青鸾稍微信任,但仍保持警惕:“慧明大师还说了什么?”
“他说月圆之夜将至,双星即将交汇。若不能让三件信物在观星台合一,天下将陷大乱。”袁天罡神色凝重,“更重要的是,必须保护淳风殿下周全。他是破局的关键。”
“为何是淳风殿下?”
袁天罡压低声音:“因为他是‘双日’之一。”
青鸾震惊不已。那日货船上李公子的话在耳边回响——“将有两日并天,一真一假,一明一暗”。
就在这时,罗盘突然剧烈震动,指针疯狂旋转后指向地道深处。同时,远处传来兵刃相交之声!
两人对视一眼,悄然向前摸去。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石窟呈现眼前。
石窟中央,赵擎天正与蛇纹面具人激战!赵擎天浑身是血,显然已苦战多时,但依旧勇猛无比,刀风凌厉。面具人身法诡谲,双刃如毒蛇吐信,招招致命。
“赵将军!”青鸾失声惊呼。
面具人闻声分身,赵擎天趁机猛攻,一刀劈中对方左肩。面具人惨叫一声,面具脱落半边,露出一张苍白而熟悉的脸——竟是永巷监总管太监钱忠!
“果然是你这阉贼!”赵擎天怒吼,攻势更猛。
钱忠狞笑:“赵擎天,你已是强弩之末!”他吹响一声尖哨,四周突然涌出数十黑衣人,将赵擎天团团围住。
青鸾和袁天罡正要上前相助,突然整个石窟震动起来。顶部落下碎石,地面裂开缝隙。
“地龙翻身!”袁天罡惊呼。
混乱中,钱忠突然扑向赵擎天,手中多了一个黑色球体:“主上万岁!”他狂笑着捏碎黑球,一股绿烟爆散开来。
“毒烟!闭气!”赵擎天大喝后退,但还是吸入少许,顿时踉跄几步,面色发青。
青鸾和袁天罡急忙上前扶住他。钱忠在烟雾中狂笑:“月圆之夜,主上将在观星台完成大祭!届时双日并天,天下易主!”说罢率众退入一条秘道。
烟雾弥漫中,青鸾看到赵擎天从怀中掏出那半月玉佩塞给她:“去找淳风...他才是真...”话未说完,已毒发昏迷。
袁天罡探了探脉象:“剧毒攻心,但还有救。我知道一个地方可解毒。”
两人搀起赵擎天,沿另一条秘道离开。青鸾回首望去,见石窟顶部落下一块巨石,正好砸在刚才激战之处。尘埃落定后,巨石上赫然显现出龙蛇相争的天然纹路!
她握紧手中玉佩,知道时间已经不多了。月圆之夜将至,而他们不仅要救赵擎天,还要保护淳风殿下,阻止那个神秘的“主上”完成祭祀。
地道曲折向上,前方隐约传来人声。袁天罡突然停下脚步,面色凝重:“上面是...淳风殿下的藏书楼。”
青鸾心中一动。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指引?
当他们推开暗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愣住了——年轻的皇子李淳风正坐在书案前,似乎早已等候多时。他手中把玩着一面铜镜,与青鸾那面几乎一模一样。
“孤等候多时了。”淳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智慧光芒,“看来,‘一日同光’的时刻就要到了。”
窗外,夕阳西下,天边竟同时出现了两个太阳的幻影!双日并天的异象,提前出现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