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灯,照见来时与前路—写在教师节之际
作者:孙成贵
九月的风掠过窗棂,常让人想起讲台前的身影——或许是握着粉笔的手,在黑板上刻下知识的纹路;或许是温和的目光,在困惑时递来一盏明悟的灯。人们总以“园丁”喻师,赞其浇灌桃李,却少有人说,师者更像叩击心门的钟,一声轻响,便唤醒藏在生命里的觉知。
师者的“教”,从不在填鸭式的灌输。就像禅者引路,从不说“路在何处”,只在你徘徊时指一指天边的星、脚下的石。记得幼时学算术,老师不直接讲公式,却带我们数窗外的梧桐叶,看一片叶落下是“1”,两片叶相叠是“2”,让数字从抽象的符号,变成能触摸的生活。后来才懂,真正的教育,是把知识酿成可感知的温度,让你在看见叶、听见风时,自然悟到背后的理——这理,既是算术的逻辑,也是看待世界的通透。
更难得的是师者的“引”。他们从不替你走人生的路,却在你跌跌撞撞时,教你如何在摔倒后看清脚下的坑洼。有位老师曾说:“我讲的道理,你现在或许不懂,就像春天播下的种子,你看不见它生根,但只要记得浇水,总有一天会发芽。”多年后,在面对选择的迷茫时,突然想起这句话——原来那些曾以为“无用”的叮嘱,早已成了藏在心里的根,在某个时刻,便长出支撑前行的力量。这像极了禅语里的“伏笔”,师者埋下的不是答案,是让你自己寻找答案的勇气。
世人赞“桃李满天下”,可师者最珍贵的,从不是“桃李”的数量,而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像园丁从不会把牡丹修剪成玫瑰,师者也从不会让你活成别人的模样。他们看见你喜欢画画,便鼓励你把对世界的感知涂在纸上;发现你擅长倾听,便引导你在与人相处时传递温暖。这种“看见”,比任何知识都重要——它让你明白,你的价值从不是“符合标准”,而是“成为自己”。
如今再想,师者更像一面镜子。他们照见你的懵懂,也照见你的潜力;照见知识的边界,也照见人心的辽阔。他们或许不会陪你走完漫长的路,但曾点亮的那盏灯,会变成你心里的光——在看不清方向时,想起讲台前的身影,便知该如何整理行囊,继续向前。
九月的风又起,想起那些曾叩击过心门的师者,忽然懂得:最好的感恩,不是送一束花、说一句“谢谢”,而是把他们教给你的通透与勇气,活成自己的人生——活成一盏灯,再去照亮更多人的路。这,便是对“师者”二字,最长久的致敬。
作者简介:
孙成贵,笔耕不辍,勤奋好学。退休后专注于书法艺术创作和文化公益志愿事业。哈尔滨滨江书画院院长,哈尔滨松滨书画苑院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当代名家艺术研究院签约艺术家,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哈爱心书画艺术联盟副主席等多家书法组织成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员,哈尔滨市助老志愿者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慈善总会会员。黑龙江省助老志愿者协会会员。
在《都市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百花齐放网》等多家媒体发布多篇文学,书法作品。
主播简介:

音审指导:

主播简介:语棠
黑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省级普通话水品测试员,愿以普通话传递中华文化,在字正腔圆间,让更多人感受语言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