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燕京文化集团】会长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肖特飞:湖南邵东人,中共党员,现居广州某军休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原为海军广州某部队领导,大校军衔,现已退休。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新闻及摄影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素以语言朴实、文字优美、感情细腻而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欢迎。现为《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忘诈”与“防诈”(杂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闲读杜荀鹤的诗句时,公安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总在心头浮现:去年全国破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超六成受害者坦言“此前看过防诈宣传,却因一时疏忽中招”。这组数据像一面镜子,照见街巷间那些鲜红的反诈标语——它们贴在公交站灯箱上,悬在菜市场横幅上,随短信跳进手机屏幕,可当烟火气漫过柴米油盐的日常,这些“警惕”的提醒,又能在人心头驻留几分?
小区公告栏前,常有老人凑着光看反诈海报,手指划过“AI换脸诈骗”的图示,嘴里念叨“现在的骗子真能”;年轻父母接孩子放学时,刷到反诈短视频,顺口跟孩子说“别信陌生人发的链接”。可转头到了菜市场,有人递来“免费领鸡蛋”的传单,还是有人下意识接过来,跟着填起身份证号;接到“孙子住院要手术费”的电话,慌得手抖的老人,早忘了“先核实”的叮嘱,急着往陌生账户转钱。就连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小李,也栽过“熟人”的坑——前阵微信收到“同事老张”的消息,说“急着给客户转定金,银行卡限额了,先借你两万”。小李想着“天天见面的同事,哪能有假”,没打电话核实就转了钱,直到下班碰到真老张,才知微信账号早被骗子盗了。这份“看过就忘、听过就过”的“忘诈”心态,像春日融雪般悄无声息,让精心筑起的防诈防线,渐渐化成一滩无痕的水。
社区张姐讲过件事:她母亲接到“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说“账户被扣两万块买百万保障”。老人一辈子节俭,一听这话瞬间慌了神。对方步步紧逼:“按我说的操作就能退钱”,要她念银行卡号、读短信验证码。好在张姐下班回家撞见,一把夺过手机——那所谓的“客服”,不过是盯着老人对保险业务不熟、慌乱中容易失智的骗子。楼下老周也吃过类似的亏,刷短视频刷到“征信修复”广告,说“花五千块能消信用卡逾期记录”。他急着贷款买房,脑子一热就转了钱,最后不仅记录没消,联系人还被拉黑。提起这事,老周总拍着大腿叹气:“当时满脑子都是贷款的事,早忘了这种事该找银行核实!”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古人对正邪较量的概括,在当下诈骗手段与防诈宣传的博弈中愈发清晰。如今的骗子早不满足于“广撒网”,反倒专挑人们最信任的日常场景“精准出击”——或是伪装成熟悉的面孔、亲近的身份,或是借用“官方客服”“正规机构”的名头,把陷阱藏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这些天,小区微信群里的反诈提醒没断过,有条说的是FaceTime屏幕共享骗局:这类骗局去年案发量同比涨了三成,骗子只需获取受害者10秒语音样本,就能克隆出足以乱真的声音,再用AI合成穿着制服的“客服”人脸,通过视频通话降低警惕。有个姑娘就栽了跟头:接到“银行客服”的视频电话,对方说着“账户冻结需核对信息”,要她开屏幕共享。姑娘此前刷到过类似提醒,却被“制服”和“视频通话”卸下防备,没多想便照做,结果没过多久,银行卡里的钱就被转走——屏幕一亮,密码、验证码全被对方看了去。群里议论纷纷,有人说“现在技术太吓人”,也有人说“还是自己把‘警惕’落在了日常之外”。是啊,当骗子把手段藏进“视频通话”“官方客服”“熟人求助”这些熟悉场景,“忘诈”的那一刻,就成了给骗子开门的瞬间。
这些因“忘诈”栽的跟头,说到底是把防诈提醒落在了日常之外,总觉得“危险离自己很远”。其实防诈哪有那么复杂,不过是把“小心”揉进柴米油盐的细碎里。买菜时遇人推销“免费体检”,多问一句社区医院的医生;接到“领导借钱”的微信,先拨个单位座机核实;就连孩子放学回来说“有人发链接领文具”,也记得教他“不点陌生链接”;碰到“同事急事借钱”,哪怕再熟,也打个电话确认一声。这些小事像一颗颗石子,慢慢垒起心里的防诈堤,看似不起眼,却能挡住暗处的风浪。
社区反诈讲座上,民警小李常说:“防诈不是一阵风,是过日子的老规矩。”他带着印着案例的小册子,挨家挨户给老人讲:教独居的王阿姨给手机设来电预警,帮记性不好的张爷爷把“官方电话”存进通讯录,还特意在老人手机里设了子女的紧急联系人。学校里,老师带着孩子们玩“反诈情景剧”,孩子演着“拒绝陌生转账”“核实熟人求助”的戏码,回家就成了家里的“小反诈员”——看见爷爷接可疑电话,会拽着爷爷的衣角说“先给爸爸打电话问问”;瞧见奶奶填传单信息,会凑过去念“上面写着‘不透露个人信息’呢”。
傍晚散步,常看见巷口路灯下,几个老人凑在一起看反诈日历,日历上“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勤核实”的字样被划了红圈;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经过,会指着墙上的标语念给爷爷奶奶听;便利店老板娘,看见有人对着手机念叨“转钱”,会多嘴问一句“是不是认识的人啊,别着急转”。这些细碎的瞬间,像点点星光,缀在寻常日子里,慢慢连成了一片明亮的防诈网。
“众人拾柴火焰高”,防诈从不是单打独斗的战役,而是需要每个人搭把手的日常。风里飘着晚饭的香气时,再想起杜荀鹤的诗句和那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忽然懂了:那“平流无石处”的危险,从不是因为水流太急,而是因为人心少了那份兢慎——或是被紧急情境冲昏了头,或是对熟悉场景放下了戒心,终究是自己的“忘诈”心态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防诈哪是跟骗子的较量,说到底,是跟自己的“忘诈”心态较劲——当“核实”成了随口一问,“警惕”成了互相叮嘱,“勤确认”成了熟人求助时的本能反应,把这些当成过日子的习惯,那道用人心筑起的长堤,便足以护着这人间烟火,安稳向前。
第六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
织)
大赛日期:2025年8月21日--10月20日
主编投稿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茅盾,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新中国文化伟人。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魂,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为纪念茅盾先生,铸造当代民族魂,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第六届茅盾文学杯全国文学艺术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2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两部文学大典全国征稿,欢迎咨询投稿!!1、《93大阅兵全国文化精品汇编》隆重征稿!
2、《时代的印痕》隆重征稿!
主编尹长磊联系微信:zhizuozuihao123321
一、投稿事宜:
1、书画作品、古体诗、现代诗、散文诗、短小说、歌词等,均可投稿。
2、达到入选条件者,按照页码安排稿件。
(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总会长:尹长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