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黄河孤舟
地宫崩塌的轰鸣声中,柔福被激流卷入黄河暗道。浑浊的水浪裹挟着碎石与断戟,几次要将她拖入深渊,腰间那对坎玉却泛起奇异暖意,仿佛有无形之手托着她浮沉。再度醒来时,她躺在芦苇荡中的破旧渔舟上,鬓角白发丛生——分明只是三日光阴,却似老了十岁。
“姑娘命硬,坎水冲不散。”船头老妪递来姜汤,眼底闪着洞悉世事的微光,“但妳眉间血煞未消,可是从汴京地宫来?”她枯槁的手指突然扣住柔福腕脉,“岳家那孩子…可留下了什么话?”
柔福悚然一惊,老妪却褪去斗篷,露出肩头岳家军独有的“尽忠报国”刺青——竟是岳云乳母周氏!当年朱仙镇之战后,她奉命潜伏金境守护坎卦之秘。“云儿既死,能解‘有血无头’者唯妳一人。”周氏指向北方雾霭中隐约的山峦,“太行山中有座血泉寺,寺里藏着推背图原稿…和岳飞临终所绘的‘八牛破阵图’。”
第八章:雾锁太行
穿越烽火连天的中原时,柔福目睹了“四海茫茫总一家”的诡谲景象:金国因完颜晟暴毙陷入内乱,汉人义军与女真部落竟在某些村落共同耕作!某个雪夜,她躲入山洞避寒,却听见熟悉的嗓音在洞外响起——
“帝姬若想活命,就莫再北上。”兀术披着破旧羊裘现身,左脸自眉骨至下颌多了一道狰狞刀疤,“李师师残部仍在追杀妳,只因妳是唯一见过双玉合璧异象之人。”他扔来一包伤药,语气冷硬如铁,“血泉寺早成陷阱,住持了空大师三日前圆寂…心口插着刻有李花纹的匕首。”
柔福攥紧药包轻笑:“皇兄是要救我,还是怕我查出完颜氏与坎卦的关联?”火光跳跃间,她突然扯开兀术衣襟——那道与她一模一样的坎卦刺青旁,竟多出数道新鲜鞭痕!“谁伤的你?”
兀术猛地后退,洞外却传来尖锐哨响。无数火把如鬼火亮起,为首女子额间朱砂猩红欲滴:“完颜兀术!你私放宋室帝姬,莫非忘了姑母临终遗愿?”
第九章:遗愿如刀
“姑母柔贞公主…妳的生母。”兀术将柔福推至身后,横刀直面追兵,“她临终前要我立誓:双玉永不相合,宋金永不相融!”李花盟杀手们哄笑起来,那朱砂女子却突然掷出一枚金锁——正面雕狼纹,背面刻“嬛嬛”二字!
“公主真正遗言是:‘待嬛嬛及笄,以血祭玉,可断大金国运’!”女子尖啸着扑来,“完颜兀术!你护着的正是灭国之刃!”
混战中兀术肩胛中箭,柔福竟本能地拾刀格挡。刀剑相撞时,她怀中断裂的坎玉突然嗡鸣,脑海中浮现陌生记忆:母亲并非难产而亡,而是被完颜宗翰囚禁十年,以血养玉直至疯癫!“母亲恨的不是宋国…”她喃喃着劈开箭矢,“她恨的是让骨肉相残的诅咒!”
第十章:血泉禅机
二人负伤逃入太行深处时,竟在绝壁上发现岳飞真迹——以剑尖刻出的星图,北斗七星末端指向瀑布后的洞窟。血泉寺根本不在山巅,而在水帘之后!
洞中并无经卷,唯有一面光滑如镜的玄石,映出人影时自动浮现谶语:「泅水不涤,有血无头。非垢非净,唯心可渡」。兀术以掌心覆石,石面竟显现金国皇陵景象:完颜晟棺椁中空空如也!
“原来如此…”柔福突然割破手腕,将血涂于玄石。血珠逆流成卦象,赫然是“坎上离下”的未济卦!“谶语所谓‘有血无头’,并非要杀人献祭,而是要人以血明心却不为执念所缚——就像母亲的血养玉成疯,才是真正‘无头’!”
洞外忽然传来拊掌声。周氏缓步而入,袖中匕首寒光凛冽:“可惜明白得太迟。老身守候二十年,等的正是双玉传人以血开启…”她猛地劈碎玄石,内里竟滚出一卷羊皮——
第十一章:真伪李花
羊皮卷展开,推背图原稿第三象赫然在目:女子手执李花立于血海,题曰“阴盛阳衰,伪李乱真”。周氏狂热地亲吻画卷:“李师师不过是幌子!真正‘李儿花’是唐太宗嫡脉后裔,老身才是末代公主!”
兀术突然大笑:“岳云早查知妳底细。他临终前要我传话——‘李氏早绝于黄巢之乱,现今执念者皆为镜花水月’。”他扯开胸前绷带,岳云那支弩箭竟卡在坎卦刺青中央:“这一箭是他替我挡的!他说…天下本该四海一家!”
周氏癫狂挥匕首刺来,柔福却拾起玄石碎片。日光透过水帘折射在石片上,竟在洞壁投出完整推背图光影——坎卦最终化为春雨润泽禾苗!“嬷嬷你看,”她泪如雨下,“谶语终结处,从来不是仇恨…”
第十二章:星归何处
周氏投崖自尽前,将岳飞手稿塞进柔福怀中。八牛破阵图背后竟有岳飞遗书:「坎玉双合日,胡汉同耕时。莫执血仇念,且看李花枝」——原来他早参透“李儿花”并非姓氏,而是喻指天下百姓如李花繁盛共生!
下山的路上,兀术突然驻足:“跟我回金国。现下皇族内乱,唯有妳能证明完颜晟弑兄篡位…”柔福却将半块坎玉系在他腕上:“皇兄,且让这玉代我看顾北国黎民。”她指向山下炊烟袅袅的村落,汉人女真人的孩童正追逐嬉戏。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她念着谶语渐行渐远,“原来‘八牛’从来不是指金国铁骑——而是指春耕的犁铧。”
黄河渡口,新帝赵构的使者跪迎帝姬归朝。柔福却折断凤钗投入浊浪,纵身跃上南下的商船。船头有商人低语:“临安府新开了家绣坊,坊主姓李,绣的李花能引来真蝴蝶…”
柔福微微一笑,怀中半块坎玉突然温热如泪。
(第二卷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