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九月九日夜
(七律四首)
诗/廖尚光
(一)
九日神州突露霜,
救星陨落世悲伤。
传来噩耗雨飘洒,
顿觉突然体感凉。
不信神人乘鹤去,
急呼主席望天苍。
眼前涌现伟人貌,
泪洒哀容湿透裳。
(二)
您为神州操碎心,
雄韬盖世乃奇人。
功高盖世永传颂,
才大兴邦更岀神。
除旧驱狼救禹甸,
创新建国爱黎民。
擎天立地世人敬,
天下苍生永感恩。
(三)
太阳召唤您归去,
大任担当救世民。
天下苍生盼您救,
神州百姓祈福尊。
环球无数不平事,
人类更加相斗分。
有您光辉思想照,
翻身永记大恩人。
(四)
救星虽落地天敬,
纪念堂前排满人。
瞻仰遗容怀念您,
感恩领袖赞扬神。
神奇统帅长存世,
闪亮光辉永照民。
大好河山铭记您,
巨人永远在民心。
泣血追思与永恒铭记:廖尚光《难忘九月九日夜》(七律四首)诗评
廖尚光的《难忘九月九日夜》以四首递进式七律,将1976年9月9日伟人陨落时的举国悲恸、对伟人功绩的深情赞颂、对其思想的坚定信仰,以及人民心中永恒的缅怀之情熔铸于笔端。全诗以“情”为魂,以“忆”为线,兼具历史的厚重感与情感的冲击力,是一组直抵人心、饱含赤诚的追思佳作。
一、情感递进:从“骤悲”到“永怀”的心灵轨迹
四首七律构成清晰的情感脉络,层层深入地展现对伟人的追思之情。
- 第一首:定格“骤闻噩耗”的瞬间悲恸
开篇以“九日神州突露霜”起兴,“突”字精准捕捉消息传来的猝不及防,“霜”既写秋日实景,更喻举国上下的心头寒意。“传来噩耗雨飘洒,顿觉突然体感凉”以“雨飘洒”呼应“露霜”,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悲戚交融;“不信神人乘鹤去,急呼主席望天苍”以“不信”“急呼”的直白动作,刻画民众不愿接受现实的错愕与悲痛,“泪洒哀容湿透裳”则以具象的“泪湿裳”,将抽象的悲伤落到实处,如电影特写般定格了那个全民同悲的历史瞬间。
- 第二首:回溯“功高盖世”的不朽功绩
情感从即时悲痛转向对伟人一生的追念。“您为神州操碎心,雄韬盖世乃奇人”以“操碎心”的质朴表达,道尽伟人对国家的奉献;“除旧驱狼救禹甸,创新建国爱黎民”高度概括其革命历程——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伟绩,“救”“爱”二字直指其“以民为本”的初心。“擎天立地世人敬,天下苍生永感恩”则从民众视角,将伟人比作“擎天柱”,以“永感恩”定下赞颂的基调,情感从悲痛转向崇敬。
- 第三首:聚焦“思想光辉”的精神指引
诗意从“记其功”深化为“信其道”。“太阳召唤您归去,大任担当救世民”以“太阳”的意象,赋予伟人离去以崇高感,同时点出其“救世民”的使命;“环球无数不平事,人类更加相斗分”暗合当下世界语境,反衬“有您光辉思想照,翻身永记大恩人”的坚定——即便伟人离去,其思想仍是指引方向的灯塔,这份“记”不再是单纯的回忆,而是融入信仰的精神传承。
- 第四首:升华“民心永驻”的永恒怀念
以“纪念堂前排满人”的现实场景收束,将个人情感扩展为全民共识。“瞻仰遗容怀念您,感恩领袖赞扬神”以具象的“排队瞻仰”,展现人民对伟人的自发追思;“神奇统帅长存世,闪亮光辉永照民”“巨人永远在民心”则以“长存”“永照”“永远在民心”的反复咏叹,将情感推向高潮——伟人虽逝,但其精神已刻入民族记忆,成为民心深处的“永恒巨人”。
二、艺术特质:质朴语言与真挚情感的共振
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多为直白的情感抒发与事实陈述,却因情感的真挚而极具感染力。
- 意象直白,直击人心:没有复杂的典故与隐喻,“救星”“主席”“伟人”“恩人”等称呼,是民众对伟人最朴素的情感投射;“雨飘洒”“体感凉”“泪湿透裳”“排满人”等场景,均是生活中可感的具象画面,无需雕琢便让读者共情——这种“以直白写深情”的风格,恰如民众对伟人最纯粹的敬爱,没有修饰,却字字泣血。
- 格律工整,情感流畅:四首均为严格的七律,押平声韵(如第一首“霜、伤、凉、苍、裳”押下平七阳韵),对仗工整(如第二首“除旧驱狼”对“创新建国”,“救禹甸”对“爱黎民”),体现出扎实的诗词功底。格律的规整并未束缚情感的流动,反而让悲恸、崇敬、怀念的情绪在严谨的句式中更显深沉,如溪流入渠,奔涌而不失章法。
三、主旨内核:个体记忆与民族情感的交融
这组诗的价值,在于将个人对伟人的“难忘”记忆,升华为民族层面的集体追思。诗人以“我”的视角(“顿觉突然”“泪洒哀容”“急呼主席”)切入,让情感有了真实的落点;但诗中的“您”“世人”“天下苍生”“神州百姓”“全民”等称谓,又不断将个体情感扩展为群体共鸣——“九日神州突露霜”的“神州”,“纪念堂前排满人”的“满人”,均在说明:这份悲痛与怀念,不是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同时,诗中对“光辉思想照”“巨人永远在民心”的强调,不仅是对伟人的追念,更暗含对精神传承的期许——铭记伟人,不仅是铭记其功绩,更是要传承其思想,以这份信仰面对当下、走向未来。这种将“追思”与“传承”结合的主旨,让组诗超越了单纯的怀旧,有了更深刻的时代意义。
综上,廖尚光的《难忘九月九日夜》以四首七律构建了一部“情感史诗”:从瞬间的悲恸到永恒的怀念,从个人的追思到民族的共识,从功绩的赞颂到思想的传承,情感层层递进,意境不断升华。语言质朴却字字千钧,格律严谨而情感奔涌,既是对伟人的赤诚告白,也是民族集体记忆的诗意定格,读来令人动容,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