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的黄瓜
文/崔云生(山东)
济济济阳阳阳
济阳的黄瓜粗又长
瞧一眼绿油油
掰开看是绿瓤
济济济阳阳阳
济阳的黄瓜嫩又香
咬一口脆生生
吃嘴里真清爽
这是我的好呀
济阳的黄瓜粗又长
梦里都想吃
白天也想尝
这是我的爱呀
济阳的黄瓜嫩又香
平日都常吃
假日更常想
《济阳的黄瓜》诗评:一首带着泥土香的生活赞歌
崔云生的《济阳的黄瓜》以质朴明快的语言、反复咏叹的节奏,将对家乡特产的喜爱写得鲜活生动。全诗无复杂意象与晦涩表达,却如田间新鲜摘下的黄瓜般,带着清爽的生活气息,是一首扎根乡土、直抒胸臆的民间风味小诗。
一、语言:口语化表达,直白见真情
诗歌最鲜明的特质是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开篇“济济济阳阳阳”的叠词重复,模仿民间歌谣的亲切语调,既巧妙点出“济阳”地名,又像乡邻间的随口念叨,瞬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粗又长”“绿油油”“脆生生”“真清爽”等短语,均是生活中描述食物的常用语,直白却精准——“粗又长”“绿油油”勾勒黄瓜的外形色泽,“脆生生”“真清爽”传递口感味觉,无需雕琢,便让济阳黄瓜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这种不加修饰的表达,恰如诗人对家乡黄瓜的喜爱,纯粹而直接,没有丝毫矫情,尽显真情实感。
二、结构:反复咏叹,强化情感浓度
全诗采用“回环往复”的结构,以“济济济阳阳阳”为每节开头的“引子”,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律感。前两节分别从“形色”(粗又长、绿油油、绿瓤)和“味感”(嫩又香、脆生生、清爽)两个维度写黄瓜的特质,后两节则以“这是我的好呀”“这是我的爱呀”直抒胸臆,从“梦里想吃、白天想尝”到“平日常吃、假日更想”,将对黄瓜的喜爱从“感官认可”推向“情感依赖”,层层递进。反复的句式不仅让诗歌读来朗朗上口,更像不断叠加的“喜爱宣言”,将朴素的情感渲染得饱满而热烈,让读者清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特产深入骨髓的偏爱。
三、情感:以小见大,藏着乡土情怀
诗歌看似只写“黄瓜”这一寻常农作物,实则藏着深沉的乡土情怀。济阳的黄瓜,在诗人笔下不仅是可食的蔬果,更是家乡的“符号”——对黄瓜“粗又长”“嫩又香”的夸赞,是对家乡土地孕育之物的自豪;“梦里想”“白天尝”“平日吃”“假日想”的念叨,是将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最熟悉的味觉记忆里。这种以“小事物”写“大情感”的方式,让诗歌有了烟火气与温度:没有宏大的抒情,却通过对一根黄瓜的喜爱,道出了每个游子对家乡味道的眷恋,简单却动人,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综上,《济阳的黄瓜》是一首“接地气”的小诗。它以口语化的语言、反复的节奏,将对家乡黄瓜的喜爱写得活灵活现,既展现了乡土物产的鲜活之美,也传递了藏在日常食物里的乡土深情。没有华丽辞藻,却因真实与质朴,成为一首能让人会心一笑、感受到生活本真美好的“生活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