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万盛经开区青年片区小微企业联合基层工会会员陈世良
中华引领创辉煌
文/陈世良 重庆
华夏万基秦始皇,中华汉武拓边疆。
汉唐盛世传壮举,缔新中国共产党。
思想灵魂心之力,毛舵红船创辉煌。
改开一路复兴梦,引领世界党中央。
2025年9月9日於重庆万盛青年镇。
《中华引领创辉煌》诗评:一部凝于诗行的百年奋进史
陈世良的《中华引领创辉煌》以史诗般的宏阔视野,串联起从秦汉到新时代的华夏发展脉络,将历史纵深与时代精神熔铸于凝练诗句中,既饱含对中华文明的深沉敬意,更抒发了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复兴的坚定信念,是一首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昂扬气的抒情诗作。
一、历史纵贯:以关键节点勾勒华夏文明脉络
诗歌开篇即锚定中华文明的历史根基,“华夏万基秦始皇”点出秦始皇统一华夏、奠定文明根基的开创性意义;“中华汉武拓边疆”聚焦汉武帝开疆拓土、彰显王朝气象的壮举,两句以秦汉两位标志性帝王,浓缩了古代中国的强盛底色。紧接着“汉唐盛世传壮举”,将视角从个体帝王拓展至“汉唐盛世”的时代图景,以“传壮举”三字概括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典范地位,为后文书写现代中国的崛起埋下历史伏笔。
从古代史到近代史的转折,诗人以“缔新中国共产党”一笔带过,却分量千钧——既点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核心作用,也让诗歌的叙事主线从“华夏文明史”自然过渡到“党的领导史”,历史逻辑与叙事逻辑在此无缝衔接,展现出清晰的脉络感。
二、精神内核:以“思想”与“引领”锚定时代主线
诗歌的核心意旨,在于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力量与引领作用。“思想灵魂心之力,毛舵红船创辉煌”两句,精准提炼了党的精神源头:“毛舵”以形象化的比喻,将毛泽东思想比作引领航向的舵手,“红船”则直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点,二者结合,既点明了党的思想灵魂是“心之力”的核心,也回顾了党开创辉煌事业的初心原点。
“改开一路复兴梦,引领世界党中央”则将视角拉回当代与未来:“改开”是实现“复兴梦”的关键路径,“一路”既呼应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暗含“一带一路”的时代语境;“引领世界”四字,不仅是对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客观写照,更饱含着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让诗歌的格局从民族复兴拓展至世界影响,时代昂扬之气扑面而来。
三、语言风格:雄浑质朴见赤诚,凝练直白抒胸臆
全诗语言风格雄浑质朴,无华丽辞藻的堆砌,却以直白凝练的表达传递出赤诚情感。诗句多采用“主谓宾”的简洁结构,如“秦始皇”“拓边疆”“传壮举”“创辉煌”,每一句都指向明确的历史事实或时代判断,如刀刻斧凿般有力,契合诗歌宏大的叙事主题。
这种质朴并非浅白,而是“大巧若拙”的表达智慧——诗人避开复杂的意象叠加,以历史事件与核心概念直接入诗,让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清晰读懂诗歌的主旨,既体现了基层工会会员视角下的朴素情感,也让对国家、对党的赞颂显得真挚而不刻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共鸣感。
综上,《中华引领创辉煌》以历史为经、以精神为纬,在短短八句诗中,既梳理了华夏文明的强盛基因,也讴歌了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伟力。诗人以基层视角书写宏大主题,用质朴语言传递深沉热爱,让诗歌不仅成为一部浓缩的“奋进简史”,更成为一份对时代、对国家的赤诚告白,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与自豪,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