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文/曾文忠
胡杨林与天山天池—新疆之旅(五)
从福海县到乌鲁木齐的戈壁滩上,有一片旱胡杨。它不如白桦树那样高大,也不如青松那样挺拨。木质疏,腹中空,火点不燃,不能用于盖房,不能用于做家俱,还不能当材烧,实在"无用"。可它生命力极强,易生长。树杆缺水干枯,遇水后又发新芽,有"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美誉。特别适合戈壁滩上生长,起到固土、防沙作用。
九月的胡杨,早己皱纹满面,饱经沧桑的躯干,顽强阻击狂暴的风沙。给这片土地披上新绿和希望。初黄的树叶,与深黄的沙、蓝白相间的云,构致别样的美。
如果先来天山,再去喀斯特,那天山天池之美会跃然在纸上。天池无论从大小、湖光山色和原汁原味都无法与喀斯特比美。
天山天池位于乌鲁木齐西北部,相距110公里,海拨1910公里,长3.4公里,宽1至1.5公里。湖水清澈如玉,四面环山,是西王母蟠桃盛宴的场所,称"瑶池"。
站在天池边,仿佛看到王母娘娘率群仙飘然而至,群山含黛,山坡绿茵如注,湖心碧波跳荡,仙女翩翩起舞,好生逍遥自在!
往回走,旅游车在半山腰稍作停留。让我们在车上远观西王母的洗脚池。它简直是大天池的浓缩版,由于池小,水蓝,山坡青松倒影在水面,水更墨绿。也许它处在天山"心脏”,青松为它遮风挡雨,这是它终年不结冰的原因吧。
曾文忠,四川省洪雅县人,目前就职于乐山市农村商业银行犍为支行。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