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血与火淬炼的民族记忆,化作今日震撼世界的和平宣言。
八十年光阴流转,那段被血泪浸染的历史,并未随硝烟散去,反而在新时代的曙光中愈发璀璨。金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漫卷、华表巍峨,三军列阵如钢铁长城,亿万人民欢腾于四海——这里正在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纪念仪式。这不仅是一国的庆典,更是属于全人类的庄严仪典,是跨越时空的和平礼赞,是世界正义力量的精神共鸣。
历史的指针回拨八十年前。胜利的消息如春雷炸响,霎时间,神州大地处处张灯结彩、锣鼓震天。人们涌上街头,以泪水和欢笑祭奠十四年烽火岁月——从“九一八”事变的第一声枪响,到南京城的至暗时刻;从卢沟晓月的破碎,到华夏山河的泣血悲鸣。
那是一段不容忘却的岁月:日寇铁蹄踏我山河,烽火连天、焦土遍野;千万生命如草芥凋零,城市成墟、村庄湮灭。
然而,中华民族从未屈服。中国共产党高擎抗日统一战线大旗,凝聚四万万人之心力,跨越分歧、共赴国难。从延安窑洞中发出的红色电波,如灯塔般穿透漫漫长夜,照亮救亡图存之路。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全民族抗战的熊熊烈火,终将侵略者焚毁于正义的审判台前。
我们铭记——
杨靖宇将军腹中唯有草根棉絮,仍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左权将军血染太行,英魂永佑华夏;
张自忠将军慨然赴死,以身躯铸就忠魂丰碑;
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留下“视死如归”的千古绝唱;
八女投江不屈不挠,诠释“捐躯赴国难”的铮铮誓言……
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历史的星光。
在纪念晚会《殇》中,那对在战火中失散的兄妹,与背景中“300000”的巨字交织共舞。没有言语,却震耳欲聋——我们忘不了,也不能忘。
二零二五年九月三日,天安门广场再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统帅振臂,三军呼应。战鹰呼啸掠过云霄,导弹铁甲凛凛生寒。
从“南昌”星火到“北斗”巡天,从平型关血性到数字兵棋推演——人民军队的八十年,是强军之路的八十年,更是守护和平的八十年。
银鹰展翼,如白虹贯日;
铁甲洪流,似山海奔腾。
这不是炫耀武力,而是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有能力、有决心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当晚,人民大会堂华灯如昼。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以艺术为桥,连接历史与当下。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带我们重回1937的命运十字路口;
《血染的白桦林》用歌声与舞步重构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诗朗诵《这束光》中,青年演员以当代口吻发出跨越时代的铮铮誓言——光明不灭,信念永继。
老艺术家宋春丽白发苍苍,立于舞台中央,只一句:“今日中国,如您所愿。”
声音很轻,却似千钧。那一刻,牺牲与繁荣、历史与当下完成对视。没有人能不为之动容。
这场盛典,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正如词中所叹:“拥旄擂鼓,校场望,兵士雄姿英发。十里长街,方阵过、威武三军队列。铁甲轰鸣,银鹰乍啸,霹雳惊天阙。强军强国,引来寰宇争说。”
中国以阅兵为言、以旗帜为语,向世界郑重发声:
我们不忘历史,但不延续仇恨;
我们重视和平,但不畏惧挑战。
止戈为武,以战止战——这是东方智慧对世界和平的深沉贡献。
历史如镜,照亮来路,更照见未来。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今天的中国,再不是八十年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中国;
但昨天的苦难,我们未尝有一日或忘。
居安思危,永不懈怠;
开放发展,不忘底线;
民族团结,坚如磐石;
强国强军,捍卫尊严——
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回应,对英灵最深的告慰。
尾声:
当《歌唱祖国》的合唱声在大会堂穹顶回荡,当长安街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历史已与现实完成又一次深刻对话。
八十载风雨,一剑吼西风;
九万里山河,英魂铸丰碑。
这胜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这纪念,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过去,更是为了携手共进的明天。
愿和平永驻,愿正义长存。
愿胜利的钟声,永远回荡在——
人类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