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情缘
——王春荣聊斋诗意画小品展

古今翰墨 诗画共赏


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以小说、诗歌、俚曲等多元创作铸就聊斋文化丰碑,其作品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文学、影视、歌曲等领域,更以“山水之灵、人文之韵”的诗歌艺术为书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灵感。山东淄川当代画家王春荣,深耕地域文化几十载,始终以笔墨丹青解码聊斋诗境,已于2004 年、2010年、2023年三度在蒲松龄纪念馆举办“聊斋诗意画展”,并于2021年在蒲松龄曾经游幕的江苏宝应、高邮和扬州三地成功举办巡回展。此次展览为其在蒲松龄纪念馆举办的第四场专题个展,撷取近两年新创作的聊斋诗意小品,以“诗画情缘”为主题,开启一场“诗魂画境”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此次展出的20幅聊斋诗意画小品,以传统笔墨生动诠释蒲松龄诗歌的深远意境,方寸之间尽显灵思妙笔。展览以“山水行旅”“人文情怀”“闲居逸趣”三大单元为脉络,再现蒲松龄诗中“黄河晓渡”“重阳夜访”“登高怀友”的山河行途与人文情怀,不仅打破了“聊斋即小说”的固有认知,更凸显出王春荣“淄川人画淄川魂”的内在自觉。
从“三度开展”到“四度深耕”,王春荣以执着坚守推动聊斋诗歌从“小众雅赏”走向“公众共鸣”,既展现当代中国画的艺术高度,更为聊斋文化的当代传承注入鲜活生命力,引领观众在诗画交融的艺术体验中,走进蒲翁的生命历程与精神世界。
展品欣赏

《听雨》
夜夜常忧旱,此宵意发扬。
荷声繁到枕,露气冷侵床。
旧簟生寒润,新书发静香。
秋禾犹未晚,冀不隔年荒。

《途中风雪》
奂山西去暗模糊,村树烟含淡欲无。
马上风来云乍变,斜吹冰霰上霜须。

《奂山道中》
暮雨寒山路欲穷,河梁渺渺见飞鸿。
锦鞭雾湿秋原黑,银汉星流野烧红。
骚客由来惜往日,才人何必怨春风。
园陵零露皆芳草,冥漠谁知造化工。

《途次阴雨》
红桃初绽柳丝繁,云树苍苍白昼昏。
马上行人无兴寄,斜风冷雨过花村。

《石隐园》诗句
雨过松香生客梦,萍开水碧见云天。

《暮雨》
纵横薛荔掩窗纱,搅树风来暮雨斜。
一夜淋零听不断,檐声滴破玉簪花。

《途中》
烧余草初绿,道上柳如丝。
细雨新寒后,空山落照时。
途赊人欲惫,村近马频嘶。
款段风尘里,吟思首低垂。

《山村》诗句
村舍开门对水涯,丛丛深树尽繁花。

《九月望日,怀张子历友》诗句
零落寒山秋树冷,啼乌犹带月明来。

《雨后次岩庄》
雨余青嶂列烟寰,岭下农人荷笠还。
系马斜阳一回首,故园已隔万重山!

《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
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次韵呈寄》诗句
爽气常存黄叶下,逸思欲抱白云留。

《途中》
青草白沙最可怜,始知南北各风烟。
途中寂寞姑言鬼,舟上招摇意欲仙。
马踏残云争晚渡,鸟衔落日下晴川。
一声欸乃江村暮,秋色平湖绿接天。

《感愤》诗句
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
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磊块愁。

《黄河晓渡》
扁舟风急晓伶仃,宿酒萦怀醉未醒。
河汉微茫人影乱,鱼龙出没浪花腥。
当窗丛荻移新绿,隔水长堤送远青。
一曲棹歌烟水碧,沙禽飞过白𬞟汀。

《登高》
游子莫登高,登高愁无奈!
丛庐响秋风,奔流泻急濑。
杂树起芊绵,遥汀纷掩霭。
清天净如拭,明月长似带。
北望千重山,身在千里外。


展厅实景
展览时间:2025年9月1-2025年10月30日
(9:00—17:00开放,周一闭馆维护)
展览地点:蒲松龄纪念馆临时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