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剥》第五章:龙蛇起陆
凯旋的欢庆尚未散去,边关的狼烟又起。
吐蕃二十万大军压境,连破数城,兵锋直指长安。朝堂之上,刚刚平息的暗流再次涌动。
“陛下,吐蕃来势凶猛,不如暂避其锋,迁都洛阳...”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建议。
“不可!”李长夜断然拒绝,“长安乃大唐根本,岂可轻弃?朕欲亲征,与吐蕃决一死战!”
群臣哗然。方才结束与回纥的战事,国库空虚,兵力疲敝,此时再战,胜算渺茫。
退朝后,李长夜独坐御书房,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眉头紧锁。
素问端茶进来,轻声道:“陛下不必过于忧心。吐蕃虽强,但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若能固守险要,持久消耗,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反击,未必不能胜。”
李长夜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也懂兵法?”
素问微微脸红:“家父在世时,常与将领们研讨医道与兵法的相通之处。臣女耳濡目染,略知一二。”
正说话间,秦岳求见:“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素问识趣退下。秦岳低声道:“根据察事厅情报,吐蕃此次入侵,背后有神秘势力支持。他们有一种新型攻城器械,威力巨大,我军多处关隘皆被其攻破。”
李长夜神色凝重:“可知是何方势力?”
秦岳摇头:“极其隐秘。但臣怀疑,与当初洛阳事件的幕后黑手有关。”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射入一支弩箭,钉在柱上!箭上带着一封信。
秦岳迅疾追出,却不见人影。
李长夜取下信件,展开一看,面色顿变。
信上只有一行字:“欲破吐蕃,先除内奸。今夜子时,城南杏花林。”
没有落款,但字迹娟秀,似是女子所书。
“陛下,此恐是陷阱。”秦岳警惕道。
李长夜凝视字迹:“朕却觉得,或许是转机。”他想起素问给他的发簪上的刻字,“城南杏花”是他们童年的秘密之地,外人极少知晓。
是夜子时,李长夜只带秦岳和数名贴身护卫,悄然出宫,前往城南杏花林。
月华如水,杏花纷飞。林中早已有一人等候,白衣如雪,面蒙轻纱。
“阁下是何人?”李长夜问道。
女子缓缓转身,取下面纱。李长夜和秦岳皆是一惊——竟是白芷!
“白姑娘?你不是在洛阳吗?”秦岳惊讶道。
白芷神色凝重:“臣女暗中追踪一伙神秘人至长安,发现他们与朝中重臣勾结,欲借吐蕃之手,颠覆大唐!”
她取出一份密函:“这是我从他们手中截获的信件。朝中有人向吐蕃提供我军布防图,并计划在陛下亲征时,发动政变!”
李长夜接过密函,越看越是心惊。信中详细记录了大唐的边防部署和军队调动,甚至还有皇宫的守卫情况。
“可知内奸是谁?”李长夜沉声问。
白芷摇头:“极其狡猾,每次通信都用密语,且通过多重中转。但我可以肯定,此人位高权重,就在陛下身边。”
突然,林外传来喧哗声,火光四起!
“有埋伏!”秦岳惊呼,拔剑护驾。
无数黑衣人从四面涌来,攻势凌厉。护卫们拼死抵抗,且战且退。
混战中,一支毒箭直射李长夜心口!白芷眼疾手快,推开李长夜,自己却中箭倒地。
“白姑娘!”李长夜扶住她。
白芷口溢鲜血,艰难道:“小心...身边人...”便昏死过去。
秦岳杀退围攻,急道:“陛下,必须尽快回宫!”
回到宫中,李长夜立即召太医救治白芷。所幸箭矢偏离心脉,暂无性命之忧。
经此一夜,李长夜深知内患不除,外难难平。他密令秦岳和影九,暗中调查朝中重臣。
三日后,边关急报:吐蕃大军已突破最后一道防线,直逼长安!
朝堂上,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突然,宰相杨国忠出列:“陛下,臣愿领兵御敌,誓死保卫长安!”
群臣哗然。杨国忠虽是宰相,但从未领兵打仗。
李长夜凝视杨国忠:“杨相国有此忠心,朕心甚慰。但统兵打仗非同儿戏...”
杨国忠慷慨陈词:“臣虽不才,但深受国恩,愿以死报效!且臣已研究吐蕃战法多时,有破敌之策。”
退朝后,李长夜召秦岳密议:“你觉得杨相国如何?”
秦岳沉吟道:“杨相国平日主和,今日突然主战,甚是可疑。但若无真才实学,岂敢请缨?”
李长夜沉思片刻:“朕决定给他一次机会。命他率十万军迎战吐蕃,但你暗中监视,若有不轨,立即拿下!”
大军开拔之日,李长夜亲送出征。杨国忠意气风发,誓破吐蕃。
然而五日后,噩耗传来:唐军中伏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杨国忠生死不明!
朝野震动,长安恐慌。吐蕃大军趁胜推进,距长安已不足百里。
“陛下,必须迁都了!”群臣纷纷劝谏。
李长夜却异常冷静:“不,这是陷阱,也是机会。”
他密令秦岳:“立即调查杨国忠兵败真相。朕不信十万大军就这么轻易全军覆没。”
又命影九:“加强皇宫守卫,特别是素问姑娘和白姑娘的安全。”
夜深人静,李长夜独自来到密室,取出和合璧。这些日子,他每晚研究玉佩奥秘,渐有所得。
在特定光线下,玉佩上的纹路会投射出奇异图案,似是一种古老阵法。更神奇的是,当他静心凝神,能与玉佩产生某种感应,获得模糊的预知景象。
此刻,他集中精神,与玉佩沟通。恍惚中,他看到一幅画面:吐蕃大营中,一个唐军装束的人正在与吐蕃将领密谈!那人转身时,腰间一块玉牌闪过熟悉的光芒...
李长夜猛然惊醒:“原来是他!”
就在这时,素问匆忙进来:“陛下,白姑娘醒了,说有要事相告!”
李长夜立即前往探望。白芷伤势稍愈,急切道:“陛下,我想起来了!那日内奸通信的密语,与杨相国府中见过的账本密码相同!”
李长夜与秦岳对视一眼,心中了然。
突然,宫外传来喊杀声!宦官慌张来报:“神策军余党叛乱,已攻入皇城!”
李长夜冷笑:“终于按捺不住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阴谋:杨国忠假意请战,实则投敌,制造兵败恐慌,引内应发动政变,里应外合,欲一举颠覆大唐。
李长夜早已料到此着,暗中布置。秦岳率察事厅精锐迎战叛军,影九则护卫皇宫。
激战持续一夜,叛军渐渐不支。突然,一支吐蕃精锐奇兵突入皇宫,直扑寝殿!
为首的竟是“生死不明”的杨国忠!
“李长夜,你的死期到了!”杨国忠狞笑,“交出和合璧,或可留你全尸!”
李长夜镇定自若:“杨相国,朕待你不薄,为何叛国投敌?”
杨国忠大笑:“良禽择木而栖!大唐气数已尽,不如另投明主!”说罢挥刀攻来。
影九挺身迎战,但与杨国忠同来的还有几个吐蕃高手,影九渐处下风。
危急时刻,素问突然出现,撒出一把药粉,几个高手顿时目不能视,惨叫倒地。
杨国忠见状,直扑素问:“先杀了你这丫头!”
刀光闪动间,李长夜不及多想,飞身挡在素问身前!
利刃穿透肩胛,鲜血迸溅。李长夜咬牙反手一剑,刺中杨国忠手臂。
杨国忠吃痛后退,突然从怀中取出一件古怪器械,对准李长夜:“让你见识一下西域神秘武器的威力!”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白芷强撑伤体,从暗处射出一箭,正中杨国忠手腕!
器械落地,轰然爆炸,杨国忠当场毙命。
余下的吐蕃士兵见首领已死,纷纷投降。
内乱既平,李长夜却伤势沉重,昏迷不醒。素问日夜守候,悉心救治。
三日后,李长夜苏醒,第一句话便是:“吐蕃大营情况如何?”
秦岳回禀:“根据陛下提供的线索,臣已派人潜入吐蕃大营,证实杨国忠确已投敌。现其已死,吐蕃失去内应,士气大挫。”
李长夜强撑起身:“好时机!朕要亲征,一举破敌!”
群臣劝阻,但李长夜意志坚定。素问默默为他整理铠甲,眼中满是担忧。
李长夜轻抚她面颊:“放心,朕一定会回来。等太平了,朕要立你为后,共享这万里江山。”
素问泪眼朦胧:“臣女不求后位,只求陛下平安。”
大军出征那日,长安百姓自发相送,祈祷皇帝凯旋。
李长夜率军迎战吐蕃。因失去内应,吐蕃军心不稳,连战连败。
最后一战,两军决战于渭水之滨。李长夜亲自擂鼓助威,唐军士气如虹。
激战正酣时,李长夜突然发现吐蕃军中有一熟悉身影——竟是当初在洛阳失踪的崔尚宫!
她正在操纵一种奇特器械,发出震波,唐军纷纷倒地。
李长夜立即令弓箭手瞄准射击,但箭矢近身即被震碎!
危急时刻,李长夜想起玉佩所示阵法,立即调整军队阵型,以特定节奏敲击战鼓。
奇妙的是,震波在特定节奏下逐渐减弱失效!唐军趁机猛攻,大败吐蕃。
战后清点战场,却不见崔尚宫踪影,只捡到她掉落的一块令牌,上刻奇异符号。
凯旋回朝,百姓欢欣鼓舞。李长夜却无喜悦,因为他发现素问不见了!
只留下一封信:“陛下安好,臣女心愿已了。缘尽于此,各自珍重。”
李长夜心急如焚,命人四处寻找,却杳无音信。
是夜,他独坐宫中,对玉佩出神。忽然心念一动,集中精神与玉佩沟通。
恍惚中,他见素问被囚于一间密室,周围皆是古怪器械。一个蒙面人正在逼问什么,素问倔强不从...
景象消失,李长夜猛然惊醒:“影九!立即调查这个符号!”他画出崔尚宫令牌上的符号。
三日后,影九回报:“陛下,此符号属于一个古老神秘组织‘天机阁’。据说此阁掌握许多失传秘术,一直在暗中影响天下大势。”
李长夜沉思良久,忽然明白许多事情背后的关联。
他召来秦岳和白芷:“朕要微服出巡,寻回素问,并查明这个‘天机阁’的真相。”
秦岳大惊:“陛下不可!国事繁忙,且危险重重...”
李长夜摆手:“大唐不能永远活在神秘势力的阴影下。朕意已决,由你二人辅佐太子监国,朕暗中出行。”
是夜,李长夜悄然离宫,只带影九等数名暗卫。
根据玉佩指引,他们一路南行。这日来到江南水乡,在一处古镇暂歇。
镇中正在举办灯会,热闹非凡。李长夜信步游览,忽见一熟悉身影闪过人群!
他急忙追去,却不见踪影。正在失望时,忽听身后轻笑:“陛下是在找我吗?”
回头一看,素问笑盈盈站在灯下,手中提着一盏莲花灯。
李长夜又惊又喜:“素问!这些日子你去哪了?为何不辞而别?”
素问神色转为凝重:“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关乎陛下安危,不得不暗中调查。”
她引李长夜至僻静处:“天机阁的阁主,很可能就是袁守诚前辈。”
李长夜震惊:“这怎么可能?”
素问低声道:“那日我救治白芷时,发现她中的箭毒十分罕见,唯有袁家秘制。后来我暗中调查,发现袁守诚与许多神秘事件有关。”
她取出一枚银针:“这是在陛下遇刺现场找到的,上面残留的毒药,与袁家药典中记载的一种奇毒相同。”
李长夜心中巨震,想起袁老者的种种神秘,以及他对自己命运的精准预测。
难道这一切,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突然,破空声响起,无数暗器从四面射来!
影九及时出现,挥刀挡开暗器:“陛下小心,有埋伏!”
黑暗中,数个黑衣人悄然现身,攻势凌厉。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们使用的竟是失传已久的唐宫秘技!
激战中,一个黑衣人直扑素问,出手狠辣。李长夜挺身相护,与之交手数招,突然扯下对方面纱——
竟是本该在长安的秦岳!
“秦卿?怎么是你?”李长夜又惊又怒。
秦岳面色复杂:“陛下,此事说来话长。请随臣来,一切自有分晓。”
李长夜护住素问,冷声道:“朕还能信你吗?”
秦岳苦笑:“陛下可记得‘信任值得信任之人’?此刻就是践行之时。”
正当僵持之际,一个苍老声音传来:“都住手吧。”
袁守诚缓步走出阴影,独眼在月光下闪着诡异的光芒:“陛下,老朽恭候多时了。”
李长夜凝视这位曾经的恩人,如今的疑犯,心中百感交集。
大唐的天子,再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他不仅要面对外敌,更要直面那些曾经最信任的人...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