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剥》第三章:洛阳惊变
河水东流,小舟在夜色中悄然前行。
白芷站在船头,目光如炬,警惕地巡视着两岸。李长夜坐在船中,手中紧握玉佩,思绪万千。
“白姑娘,我们这是要去哪里?”他终于忍不住问道。
白芷回头,月光映照着她清冷的面容:“去洛阳城南的一处安全屋。那里有我们的人接应。”她顿了顿,“李公子,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
“请讲。”
“关于你那枚玉佩的传说。”白芷压低声音,“相传这阴阳和合璧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高人研制推背图时所用信物,内藏推背图最终奥秘。得此玉者,可知天命,改国运。”
李长夜震惊地看着手中玉佩:“这...这怎么可能...”
“安史之乱后,天下大乱,此玉不知所踪。”白芷继续道,“直到最近,有传言说它重现人间,各方势力都在寻找。神策军之所以追捕你,恐怕不只是因为你的身份。”
李长夜想起秦岳也曾对玉佩表现出兴趣,心中警铃大作:“那秦岳...”
“希望他不是为此而来。”白芷轻叹,“但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黎明时分,小舟抵达洛阳城南的一处偏僻码头。一个老渔夫早已等候多时,见到白芷,微微点头,引他们上岸。
穿过几条狭窄巷道,三人来到一座不起眼的宅院前。老渔夫有节奏地敲了敲门,门应声而开。
院内,十余名精壮汉子肃立两旁,见白芷到来,齐身行礼:“白姑娘!”
白芷点头回应,引李长夜进入内室。室内陈设简单,却有一人令李长夜大吃一惊——竟是袁老者!
“老先生!”李长夜急忙上前,“您没事真是太好了!素问她...”
袁老者独眼中带着疲惫,抬手止住他的话:“长夜,先坐下。素问的事我已经知道。”他咳嗽几声,继续道,“眼下情况比想象的更复杂。神策军东调确实与洛阳另立朝廷有关,但背后还有更大阴谋。”
“什么阴谋?”
袁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卷绢帛展开:“这是我们从察事厅内线获得的情报。有一股神秘势力,借神策军之名,实则想掌控大唐龙脉,改天换地。”
李长夜看向绢帛,上面绘制着复杂的图案和标记,中心处赫然是洛阳皇宫的平面图。
“三日后的大典,表面上是拥立新皇,实则是要举行某种仪式。”袁老者指着图上某处,“这里,是大明宫的复制建造,据说能连接长安与洛阳的龙脉。”
白芷接话:“而素问妹妹被选中,是因为她生辰八字特殊,是仪式所需的关键人物之一。”
李长夜心中一紧:“我们必须救她出来!”
“自然要救。”袁老者点头,“但需周密计划。皇宫守卫森严,大典当日更是戒备重重。”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喧哗声。一个汉子匆忙进来:“袁公,白姑娘,秦岳来了,说要见李公子!”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白芷看向袁老者:“他如何找到这里?”
袁老者独眼微眯:“让他进来。”
秦岳快步走入,神色凝重:“各位,情况有变!大典提前了,明日午时举行!”
“什么?”众人大惊。
“神策军已经控制洛阳各要害部门,察事厅内亲神策军的一派也已到位。”秦岳急道,“我刚刚得知,他们不仅要立新皇,还要在仪式上处决一批‘逆党’,其中就包括素问姑娘!”
李长夜猛地站起:“为什么?”
秦岳深吸一口气:“因为她的特殊命格是仪式关键,但仪式完成后,祭品必须...牺牲。”
室内一片死寂。
袁老者沉声道:“秦大人有何建议?”
“我在宫中有一内应,可带少数人潜入。”秦岳道,“但必须今晚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
白芷质疑:“我们如何信你?为何你刚走,我们的据点就遭袭击?”
秦岳面露惊讶:“据点遭袭?我不知此事!我离开后直接去了宫中安排,这才得知大典提前的消息。”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发簪,“这是素问姑娘托我带给李公子的信物,她说‘记得城南杏花’。”
李长夜接过发簪,心中一颤——这正是素问常戴的发簪,城南杏花则是他们小时候常去玩耍的地方。若非素问亲自告知,秦岳不可能知道这个细节。
“我相信他。”李长夜坚定地说。
袁老者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如此,事不宜迟。白芷,你带几个人随秦大人去。长夜,你也去。”
“我也去?”李长夜惊讶。
“有些事,必须你亲自面对。”袁老者意味深长地说,“记住卦辞:阴霾既去,日月复光。这或许就是转机所在。”
夜幕降临,洛阳城内戒备森严,一队队神策军士兵巡逻街头。
秦岳带领李长夜、白芷和另外三名好手,穿行在小巷中。来到一处宅院后门,秦岳有节奏地敲了敲门。
门开,一个宫女打扮的女子探出头来:“秦大人,快进来!”
众人闪身入内。那女子看向李长夜,微微一怔,随即恢复常态:“各位请随我来。”
通过一条隐秘通道,他们竟然直接进入了皇宫范围。女子低声道:“我是崔尚宫的侄女,在宫中做女官。秦大人于我有恩,今日冒险相助。”
“素问姑娘在何处?”李长夜急切地问。
“在凝香殿偏殿,明日大典前都会在那里。”女官道,“但那里守卫森严,硬闯是不可能的。”
秦岳问道:“可有办法引开守卫?”
女官思索片刻:“一更时分会有换岗,那时可趁机潜入。但只有一刻钟时间。”
白芷当机立断:“足够了。秦大人和李公子去救素问,我带人在外策应。”
计划已定,众人潜伏下来,等待时机。
一更鼓响,换岗开始。秦岳和李长夜在女官指引下,悄然接近凝香殿。
果然,殿外守卫正在交接,稍有松懈。二人趁机从侧窗潜入殿内。
偏殿中,素问被软禁在内室。当她看到李长夜时,又惊又喜:“长夜哥哥!你怎么...”
“来不及多说,快跟我们走!”李长夜拉住她就要离开。
突然,殿外火光四起,喊声震天:“有刺客!”
秦岳脸色一变:“中计了!”
殿门被撞开,大批神策军涌入,为首将领冷笑:“秦岳,果然是你!尚书大人料事如神,就知道你会自投罗网!”
秦岳护在李长夜和素问身前:“赵将军,放下武器,我可向皇上求情饶你不死。”
赵将军大笑:“皇上?明日之后,天下就要换新主了!”挥手令下,“拿下!”
混战中,秦岳武艺高强,连伤数人,但官兵越来越多,三人被逼至角落。
眼看就要被擒,突然殿外传来更大骚动。白芷带人杀到,与神策军战作一团。
“从后窗走!”秦岳推开窗户,助李长夜和素问先出,自己断后。
三人跌跌撞撞在宫中奔跑,身后追兵不绝。
素问突然拉住李长夜:“等等!我知道一条密道!”
她引二人来到御花园假山处,触动机关,一道暗门悄然开启:“快进来!”
进入密道,暗门闭合,追兵的声音被隔在外面。三人这才稍松一口气。
“素问,你怎么知道这密道?”李长夜惊讶地问。
素问黯然道:“这些日子被软禁宫中,偶然听宫女说起先帝在位时修的密道,暗中记下了位置。”
秦岳警惕地打量四周:“这密道通向何处?”
“据说可通宫外。”素问答道,“但我们不能就这么走。”
“为什么?”
素问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这是我被迫为‘大典’准备药物时,偷偷抄录的仪式细节。他们不仅要另立新皇,还要用邪术吸取大唐残余龙气,转接给新主。若成功,天下必将大乱!”
李长夜接过帛书,只见上面详细记载着某种古老仪式的步骤和要求,令人触目惊心。
秦岳面色凝重:“我们必须阻止这场大典!”
“但如今皇宫戒备森严,我们如何阻止?”李长夜问。
素问忽然想起什么:“仪式需要三件法器:阴阳和合璧、推背图原稿和传国玉玺。玉玺在长安,推背图原稿据说早已失传,所以他们只能用仿制品。但阴阳和合璧...”
三人目光齐齐看向李长夜怀中的玉佩。
“原来如此...”李长夜恍然大悟,“他们追捕我,是为了这块玉佩!”
秦岳沉思片刻:“或许我们可以从此入手。若仪式缺少关键法器,就无法完成。”
突然,密道前方传来脚步声。三人立即警惕起来。
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既然来了,就请过来一叙吧。”
密道尽头是一间石室,室内烛光通明,一位老者独坐其中。让李长夜震惊的是,老者容貌与袁老者有七分相似,只是更显苍老。
“你是...”李长夜迟疑地问。
老者微笑:“老朽袁守诚,袁天罡后人。这位想必是李淳风后人李长夜了。”
李长夜震惊不已:“李淳风后人?”
“正是。”袁守诚点头,“当年袁李二位高人研制推背图,将最终奥秘藏于和合璧中,交由两家后人共同守护。若非天下大乱,不可轻现。”
他看向素问:“而这位于姑娘,命格特殊,是启动和合璧能量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找到她。”
秦岳问道:“老先生可知明日大典的具体计划?”
袁守诚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这是大明宫复制建造的详细结构。仪式将在核心处的‘天地坛’举行。若要阻止,必须在午时正刻破坏坛心。”
他指着图纸某处:“这里有处机关,可令整个祭坛坍塌。但需要有人潜入启动。”
四人仔细研究图纸和计划,直至东方既白。
大典当日,洛阳皇宫张灯结彩,百官齐聚新修建的大明宫前广场。广场中央,一座巍峨祭坛矗立,上设龙椅宝座。
神策军统领李辅国站在坛上,志得意满。他身旁站着一位身穿龙袍的少年——所谓“新皇”,实为傀儡。
“吉时已到,请陛下登基!”司仪高喊。
鼓乐齐鸣,少年一步步登上祭坛。
暗处,李长夜、素问、秦岳和白芷已分头行动。按照计划,秦岳和白芷带人在外制造混乱,李长夜和素问趁机潜入祭坛内部。
祭坛地下通道中,二人按照袁守诚指示,寻找机关所在。
“应该就在这附近。”素问仔细查看墙壁。
突然,前方传来人声。二人急忙躲入暗处。
几个道士打扮的人走过,口中议论:“可惜缺了和合璧,仪式效果恐怕大打折扣。”
“放心,大将军已有安排。听说那玉佩已经找到了,正在送来的路上。”
李长夜心中一紧——难道袁老者那边出事了?
待道士走远,二人继续寻找,终于发现机关所在。但那机关需要钥匙开启。
“怎么办?”素问焦急地问。
李长夜想起玉佩,取出尝试。果然,玉佩严丝合缝地插入机关孔中!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鼓掌声:“精彩!真是自投罗网!”
李辅国带着大批侍卫出现,将二人团团围住。
“没想到吧,我早就知道袁守诚那老家伙会帮你们。”李辅国得意道,“故意透露假消息,引你们上钩。”
他伸手取走玉佩:“现在,仪式可以圆满完成了。至于你们...”冷笑一声,“就作为第一批祭品吧!”
李长夜和素问被押上祭坛。此时“登基大典”正在进行,李辅国手持玉佩,高声宣布:“天赐神玉,佑我新朝!”
台下百官面面相觑,不少人面露忧色,却不敢出声。
午时正刻将至,李辅国开始念诵咒文,玉佩渐渐发出奇异光芒。
李长夜和素问被绑在祭柱上,眼看仪式就要完成。
突然,一支箭矢破空而来,正中李辅国手臂!玉佩脱手飞出!
秦岳站在高处,弓弦犹震:“李辅国,你的阴谋到此为止了!”
顿时,场面大乱。白芷带人从四处杀出,与神策军战作一团。
李长夜挣脱束缚,冲向玉佩。李辅国也同时扑去。
二人争夺中,玉佩突然爆发出强烈光芒,将整个祭坛笼罩。
光芒中,李长夜恍惚看到无数图像闪过——山河破碎,烽火连天,而后日月重光,天下太平...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他无意识地念出这句卦辞。
突然,祭坛开始剧烈震动。素问惊呼:“机关被激活了!”
李辅国大惊,想要阻止却为时已晚。整个祭坛从中裂开,开始坍塌。
混乱中,李长紧紧抓住素问的手,另一手握住玉佩,从坍塌的祭坛上跃下。
烟尘弥漫中,他听到李辅国的惨叫声,以及秦岳指挥若定的声音:“逆党首恶已诛,余者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当烟尘渐渐散去,洛阳皇宫已是一片狼藉。百官惊慌失措,神策军群龙无首,纷纷投降。
秦岳走向李长夜和素问:“你们没事吧?”
李长夜摇头,看向手中玉佩:“这到底是...”
“日后慢慢研究不迟。”秦岳道,“现在必须稳定局势,防止更大的混乱。”
这时,一骑快马奔来,使者滚鞍下跪:“长安急报!皇上驾崩,太子命在旦夕,传诏广平郡王即刻返京继位!”
众人震惊。李长夜更是如遭雷击——皇上驾崩,父亲命在旦夕...
秦岳当即跪拜:“参见陛下!”
其余人也纷纷跪拜。
李长夜茫然四顾,突然明白卦辞“非都是都,非皇是皇”的含义——洛阳非首都却成了临时首都,他非皇帝却即将成为皇帝。
然而看着眼前的废墟和跪拜的人群,他心中没有喜悦,只有沉重的责任。
他扶起素问,望向西方长安方向,轻声道:“阴霾既去,日月复光。但这只是开始...”
远处,袁守诚和袁老者并肩而立,遥望这一幕。
“剥极必复,天道循环。”袁守诚喃喃道,“大唐的命运,就交给年轻人了。”
袁老者独眼中有光芒闪动:“相信他们能乾坤再造,让人民重见太平。”
二人悄然离去,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而李长夜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