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十八枝证道
朔风卷着雪粒,砸在昭陵汉白玉神道上簌簌作响。太子李俶独立于石翁伯之间,手中梅枝忽白忽黑,映得眉间龙气明灭不定。
“殿下。”老将秦怀道踏雪而来,战甲结满冰霜,“叛军残部已肃清,但青夫人和小柒姑娘...”
太子抬手,梅枝指向东南方向:“她们在骊山地宫。带着祖母的遗骸。”
秦怀道愕然:“难道她们真要...” “复活祖母?”太子轻笑,“不,她们要证明一件事。”
梅枝突然离手,在空中划出卦象。雪地随之浮现光纹,竟显出一条直通地底的石阶!
“走吧将军。”太子拾级而下,“去看看《推背图》不曾记载的真相。”
地宫深处,景象诡奇。长孙皇后的玉白骨殖悬浮空中,被十八枝梅条环绕——正是散落天下的所有梅枝!小柒与青夫人各执黑白主枝,能量在骨殖上交汇。
“来了?”青夫人也不回头,“正好做个见证。” 小柒虚影越发凝实:“太子殿下,可知为何梅枝共十八之数?”
太子凝视骨殖:“对应《推背图》第十八象?” “对应太宗皇帝十八年隐痛。”青夫人突然落泪,“他毕生都在弥补这个错误。”
梅枝交错,映出尘封往事:武德九年,玄武门前。年轻的李世民一箭射向兄长,却被长孙无垢挡下。濒死的皇后握着他的手说:“我要你用江山赎罪...将来若生乱世,需以我血脉平天下...”
画面再转:贞观十年,太宗在长孙皇后陵墓中,将她的三缕魂息注入三枝梅条。“无垢,朕会让我们的血脉成为天道守护者...”
李淳风(神识)在《推背图》中剧震。原来双生天狩的源头,是太宗皇帝的赎罪之心!
“但现在,”小柒突然开口,“我们找到了更好的方式。” 十八枝梅条同时亮起,骨殖化作流光,涌入地宫壁画的《推背图》中。谶言一个个亮起又湮灭,最终停留在第十九象。
“枯梅映血写新史...”太子喃喃道,“你们在重写谶言?” “不。”青夫人抚过壁画,“我们在证明,谶言本就可变。”
她执黑梅点在“否”字上,小柒执白梅点在“泰”字上。二人合力——整幅《推背图》突然活了!卦象流转,谶言更迭,仿佛有无数可能的历史在同时上演!
李淳风的神识被强行抽出,融入这浩瀚信息流。他看见安史之乱的各种结局:有叛军成功的世界,有大唐中兴的世界,甚至有完全不同的文明...
“明白了吗?”小柒的声音在虚空回荡,“《推背图》不是预言,是警示。第十九象展示的是最可能的未来,而非确定的未来。”
太子手中梅枝突然飞向壁画,在“乃克有后”处生根发芽。 “所以...”他若有所思,“‘后’可以是我,也可以是别人?” “可以是任何人。”青夫人指向壁画上新生的枝桠,“只要愿意承担守护之责。”
突然,所有梅枝剧烈震颤!壁画上的否卦发出吸力,竟要将三人扯入其中! “不好!”小柒惊呼,“有人在对岸强行牵引!” 青夫人冷笑:“是袁天罡。他果然留了后手...”
李淳风的神识突然失控,疯狂抽取梅枝力量。整个地宫开始坍塌! “原来如此...”太子突然大笑,“袁师是想告诉我们——”
他主动跃向否卦中心:“谶言可变,但变要付出代价!”
强光吞没一切。最后时刻,李淳风看见太子的龙气与梅枝融合,在《推背图》上烙下新的一句:
```
十八枝证道非道
枯梅新史自逍遥
```
《推背图-否》
第十一章:逍遥自在否
黑暗中有梅香浮动。 李淳风(神识)感觉自己像片落叶,在卦象的洪流中飘荡。前方有光,映出太子身影——他正漫步在《推背图》的谶言之间,指尖掠过一个个可能的历史。
“袁师好手段。”太子轻笑,“将神识藏在第十九象,就为引我来此?”
虚空响起袁天罡的叹息:“殿下既得双生天狩认可,当知否卦真意。”
四周浮现万千景象:安禄山称帝的世界、回纥入侵的世界、甚至女子称帝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梅枝闪烁,维系着天道平衡。
“这些是...” “是《推背图》推演的所有可能。”袁天罡现身,身形透明,“太宗皇帝当年恐惧的,正是这无穷变数。”
太子注视着一个世界:那里的大唐延续百年,最终亡于气候巨变。“所以祖母才化身天狩,想将历史固定在某条线上?”
“但现在我们有了新选择。”小柒和青夫人从光影中走出。二人手心相贴,黑白梅枝已交融共生。
青夫人指向某个微光闪烁的世界:“那里没有天狩,没有《推背图》,人类靠自己度过危机。” 小柒接话:“但需要有人帮他们点燃第一枝梅。”
太子若有所思:“就像帮迷路者举火把?” “更像帮种子破土。”袁天罡挥手,展现那个世界的细节:冰封的大地上,有少女正用身体温暖最后一批麦种。
李淳风神识忽然明悟:“第十九象的‘极目萧条十八枝’...不是指梅枝散落,是指希望渺茫?”
“是了。”太子微笑,“所以‘赖有猴儿齐着力’——要很多人共同努力。”
他伸手触碰那个世界,梅枝突然生根发芽,穿透虚空连接过去未来!无数身影在光中浮现:秦怀道在练兵、诗人们在写诗、农妇在播种...甚至还有安禄山部将在偷偷放粮!
“这是...” “这就是‘猴儿’。”小柒轻声道,“所有在否塞中坚守本心的人。”
青夫人补充:“他们不知道天狩存在,却本能地在守护生机。”
太子手中梅枝突然开花,结出十八颗果实。每颗果核里都藏着一个世界的光影。
“殿下要选哪个?”袁天罡问。 太子却将果实撒向虚空:“让它们自己选。”
果实裂开,十八个世界如蒲公英飘散。有的很快熄灭,有的顽强亮起,最终有七个世界诞生出新的梅枝!
“原来如此...”李淳风惊叹,“第十九象不是终点,是起点!”
突然所有梅枝指向同一个方向——现实中的骊山正在剧震!安禄山残部启动了最后手段:用火药爆破地脉!
“不好!”袁天罡变色,“地脉若断,所有世界都会...” 太子却从容不迫:“还记得谶言吗?‘已倾大树仗扶持’。”
他折下梅枝一截,递给小柒和青夫人:“该回去了。” “回哪里?” “回需要我们的地方。”
三人携手跃出《推背图》。李淳风的神识随之回归,看见震撼景象:骊山裂开的地缝中,无数梅枝破土而出,硬生生托起了崩塌的山体!
山脚下,秦怀道正率军民以人体结阵,唱着他从未听过的歌谣:
```
否极泰来非天赐
枯梅新史在人為
```
太子落在阵眼,梅枝插入地脉。光芒贯通天地,将爆破之力转化为蓬勃生机!
雪停了,朝阳跃出地平线。人们惊讶地发现:枯死的梅林全部重生,每棵树上都结着谶言状的果实。
小柒和青夫人相视一笑,化作光点散入新梅。 太子拾起一枚果实,轻轻念出上面的新谶:
```
逍遥自在否
心梅即天道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