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遁》第九章:凤鸣岐山(最终章)
叛乱平息后的长安城迎来了久违的太平盛世。李珩与武明空共理朝政,开创了“神龙之治”,国力日盛,万邦来朝。
然而武明空心中的隐忧从未消散。那夜她独坐梧桐苑,月珏再次显现异象——这次不再是地图或预言,而是一串奇怪的符号,似文字非文字,似图非图。
她召来墨鸦,连这位影卫统领也摇头:“此非影卫所传秘文,倒像是...某种更古老的文字。”
更令她不安的是,李珩近来时常独自前往太极殿下的文藏,每每归来便神色凝重,欲言又止。
“珩,你有事瞒着我。”这夜,武明空终于忍不住问道。 李珩长叹一声,取出一卷泛黄帛书:“我在文藏最深处发现了这个...是太平姑母的绝笔。”
武明空展开帛书,太平公主娟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明空吾儿:若你见此信,说明我已不在人世。有关你身世之事,我尚有最后一段真相未曾相告——你并非安乐亲生,亦非武氏之女。你的生母实为...”
信到此戛然而止,最后几字被血迹模糊。 “这血迹...”武明空颤抖着手,“是姑母的...” 李珩沉重地点头:“姑母在写这信时遭人袭击。我在信匣旁发现了这个——”他取出一枚凤凰金钗,正是安乐公主常戴之物。
武明空如遭雷击,跌坐在地。多年来支撑她的身份认知彻底崩塌——她既不是武氏女,也不是安乐所生,那她究竟是谁?
就在这时,墨鸦紧急求见:“陛下、娘娘,终南山突发地动,露出一处神秘洞穴!洞中金光万丈,疑似...秘藏现世!”
二人对视一眼,心知这是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秘藏入口处已聚集了不少好奇的百姓。当地官员正在维持秩序,见圣驾到来急忙迎拜。
洞穴深处,一扇巨大的青铜门挡住去路。门上刻着凤凰展翅的图案,与月珏上的纹路惊人相似。
“需要日月珏合璧才能开启。”墨鸦道。 武明空与李珩同时取出玉佩。双珏合璧的瞬间,青铜门缓缓开启,露出后面令人震撼的景象——
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座巨大的青铜图书馆。中央祭坛上供奉着一卷玉简,旁边放着一个小巧的青铜匣。
武明空打开玉简,竟是《推背图》全本!最后一象画着凤凰栖于梧桐,下方谶诗:
“凤鸣岐山周室兴,武止干戈唐祚长。不是日月当空照,怎知凤凰是真龙?”
她心中剧震,急忙打开青铜匣。里面是一幅婴儿襁褓,上面绣着“天授”二字;还有一封信,署名竟然是——太祖李渊!
信的内容更让她目瞪口呆:
“...隋末大乱,天降异星于岐山。有凤来仪,鸣而周兴之兆现。朕得天神托梦,言此异星当为女帝,开创盛世。然世人愚昧,难容女主,故秘而不宣。今将此女托于忠臣,假称武氏所出,待时机成熟,自当真相大白...”
武明空瘫坐在地,喃喃自语:“所以...'代唐者武'不是要取代唐朝,而是...武姓女子将开创盛世?'日月当空'也不是祸乱之兆,而是...新朝的象征?”
李珩接过信细看,神色复杂:“原来太祖早有预言...难怪姑母信中说你将'以武止戈'...”
突然,洞穴剧烈震动!碎石纷纷落下! “地龙又动了!”墨鸦急呼,“快走!”
三人急忙退出。就在青铜门即将闭合的瞬间,武明空看见祭坛下露出一角绢帛——与太平公主绝笔相同的材质!
她猛地冲回洞穴:“你们先走!” “明空!”李珩欲追,却被落石阻断去路。
武明空在摇晃的洞穴中艰难前行,终于抓到那角绢帛。果然是太平公主绝笔的后半部分!
“...你的生母实为隋炀帝之女杨氏。隋亡时被太祖所救,隐姓埋名。你额间朱砂痣实为隋室嫡系标记...安乐不知此事,只知你身份特殊,欲加利用...”
真相终于大白!武明空既是隋室血脉,又是天命所归的女帝!这也解释了为何她能与日月珏共鸣——隋室本就信奉日月之神!
洞穴崩塌在即,武明空急忙退出。就在她冲出洞穴的瞬间,整个秘藏彻底塌陷,永远埋于地下。
李珩紧紧抱住她:“你吓死我了!” 武明空却平静地拿出后半封遗书:“珩,我知道自己是谁了。”
她将遗书内容坦然相告,最后道:“根据太祖遗训,我才是天命所归的皇帝。你...打算如何?”
李珩凝视她良久,忽然笑了:“记得'凤鸣岐山'的谶语吗?凤凰一鸣,周室复兴。你若为帝,必开创盛世。”他单膝跪地,“臣李珩,愿辅佐陛下,共治江山!”
武明空热泪盈眶,扶起他:“不,这天下是我们共同的。”
二人携手走出终南山,面对闻讯赶来的文武百官。武明空高举日月珏,朗声道:
“今日起,改元'凤仪',立国号为'周',以示万象更新!朕武明空,承天命继大统,当开创盛世,泽被苍生!”
百官震惊,但见李珩率先跪拜:“陛下万岁!”随即山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
就在登基大典前夕,武明空独自来到感业寺太平公主灵前。她轻轻放上一束梧桐枝:
“姑母,我终于明白您为何给我取名'明空'了——明心见性,真空妙有。您早就知道这一切,对吗?”
烛光摇曳,仿佛太平公主在微笑回应。
登基大典上,武明空头戴凤冠,身着龙袍,接受万国朝拜。李珩作为“镇国亲王”站在她身侧,二人携手共掌玉玺。
礼成之时,长安城上空突然出现七彩祥云,有凤鸣之声自九天传来!百姓纷纷跪拜,称颂“天命女帝”!
夜间庆宴上,武明空与李珩并肩站在城楼,俯瞰万家灯火。 “还记得最初的谶语吗?”李珩轻声道,“'日月当空,照临下土'...如今终于应验了。”
武明空微笑:“'参遍空王色相空'——我在佛门十年参透世相;'一朝重入帝王宫'——如今重归皇宫;'扑朔迷离'——身世曲折;'不文亦武'——以武止戈...”
她望向远方:“'遗枝拔尽根犹在'——李唐忠臣虽遭迫害,但精神不灭;'喔喔晨鸡孰是雄'——晨鸡一鸣,方知真龙为凤。”
李珩接道:“'双凤相争'指你与安乐;'龙困浅滩'是我中毒;'玄武门变'是韦太后之乱;'真相大白'是今日...”
二人相视而笑,所有谶语在这一刻圆满。
三年后,武明空开创的“凤仪之治”达到鼎盛。四海升平,百姓安乐,番邦来朝。
这日下朝,她与李珩漫步梧桐苑。新植的梧桐已亭亭如盖。 “珩,我昨日梦到姑母了。”武明空忽然道,“她说...谶语还有最后一句。”
李珩诧异:“推背图不是已经圆满了吗?” 武明空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是那日在秘藏塌陷前,她匆忙带出的最后一件东西。
帛书上只有一行小字:
“凤栖梧桐终有时,龙归大海无穷期。日月同辉三十载,共谱盛世太平诗。”
李珩恍然大悟:“这是说...” 武明空微笑:“是说我们还有三十年时间,共谱盛世。”
她望向满天霞光,目光悠远:
“谶语终有尽时,而人间正道是沧桑。推背图预测的不是宿命,而是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开创着新的可能。”
“就像我选择爱你,而不是恨你;选择守护,而不是争夺;选择共治,而不是独裁...”
李珩握住她的手:“而我的选择,永远是你。”
夕阳西下,二人的身影在梧桐树下融为一体,如画如诗。
长安钟声响起,传遍四方。一个新的盛世,正在开启。
(全文终)
后记:推背图的启示
《推背图-遁》的故事至此画上句号,但推背图的启示远未终结。
这部小说以中国著名预言奇书《推背图》为蓝本,虚构了李珩与武明空在乱世中的爱恨情仇与权力博弈。虽然人物和情节多为艺术创作,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却值得深思。
关于预言与选择
推背图最深刻的启示或许是:预言不是宿命,而是警示。书中的谶语一次次应验,但每次应验的方式都出乎人物意料。这提醒我们,未来的走向取决于当下的选择,而非注定的命运。
武明空从被预言束缚,到最终理解“以武止戈”的真谛,正是突破了预言的局限,创造了新的可能。
关于权力与责任
故事中的权力斗争警示我们:追求权力本身不是目的,如何运用权力造福他人才是关键。袁天罡、安乐公主等人为权力不择手段,最终自食其果;而李珩和武明空始终以苍生为念,终得善果。
关于爱与信念
在诸多阴谋与背叛中,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成为照亮黑暗的光芒。李珩与武明空的爱情超越身份与权力,成为支撑彼此度过难关的力量。
历史与虚构
本文融合真实历史与艺术创作:
· 推背图确为唐代李淳风、袁天罡所著预言书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女皇帝,但本文故事为平行时空虚构
· 唐代确实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历史人物,但故事情节为艺术加工
希望这个故事不仅能带来阅读的愉悦,更能引发对命运、选择与责任的思考。
推背图第六十象云:“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一切预言终有尽时,而生活永远向前。
愿每个读者都能在现实中找到自己的“日月同辉”,谱写属于自己的太平诗篇。
—— 作者谨识 某年某月某日于长安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