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辉成
从春熙路出发,拐出商圈街巷的热闹,车子很快汇入往都江堰方向的高速入口。车轮在柏油路上平稳前行,窗外的城市天际线渐渐缩成模糊的轮廓,风里的市井烟火气也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山野特有的清润——混着竹香与泥土的气息,偶尔还能嗅到一丝冷杉的苍劲味道。我们一家四口,朝着藏在龙门山脉余脉中的熊猫谷进发,这是一场从人间喧嚣往生灵自在的奔赴,也是白露过后,一次与自然深度对话的开端。
熊猫谷藏在一条狭长的山谷里,比起成都熊猫基地的规整,这里满是未经雕琢的山野野趣。入口处的功夫熊猫特别显眼,路旁“请轻步,听竹语”的提示语,让人不自觉放慢了脚步。往里走,蜿蜒的青石板路被竹叶半掩,路两旁是比人还高的原生箭竹——比成都基地的慈竹更粗壮,竹节间泛着深绿的光泽,竹叶密得能遮住大半阳光,只漏下点点光斑,在石板路上晃来晃去。 石板路一侧还藏着条细窄的溪流,水流顺着青石板缝往下淌,“叮咚”声轻得像耳语,混着竹叶的沙沙声,格外悦耳;偶尔有山雀“啾啾”的鸣唱从竹丛深处传来,或是斑鸠的“咕咕”声从头顶的冷杉枝桠间落下,像是在给游人引路。露水比早晨更重了,走几步裤脚就被打湿,凉丝丝地贴在腿上,却让人觉得浑身清爽,连呼吸都变得轻快起来。
刚转过一道竹丛弯,就听见前方传来细碎的笑声,许多人正压低声音,兴奋地指着山坡。顺着人群的方向望去,山坡上的干草堆旁,一只熊猫正四脚朝天地趴着,圆滚滚的肚皮对着天空,随着呼吸轻轻起伏;黑耳朵时不时扇动一下,像是在赶绕着鼻尖飞的小虫;爪子偶尔抬起来挠挠下巴,沾在毛上的干草屑簌簌往下掉。那是熊猫“真真”,饲养员站在不远处笑着说,真真性子最是慵懒,白露过后总爱找向阳的地方蜷着,有时候连吃饭都要等饲养员把竹笋递到嘴边才肯动。许是察觉到了我们的目光,真真慢悠悠地翻了个身,露出沾着草屑的爪子,眼神里满是惬意,惹得周围人都忍不住放轻了笑声。
往前没走几步,又听见竹丛里传来“沙沙”的响动,伴着竹枝轻微的晃动——是君君在里面穿梭。君君比真真活泼太多,只见它抱着一根粗壮的竹枝,爪子抓得紧紧的,竹枝被它压得微微弯曲,它却毫不在意;身子轻轻一荡,就从这根竹枝跳到了另一根上,黑尾巴翘得高高的,像挂了个小绒球;偶尔没抓稳,会趔趄一下,耳朵瞬间向后贴,随即又稳稳地扒住竹秆,一点也不怯。不一会儿,它抱着一根嫩竹笋从竹丛里钻了出来,坐在一块青灰色的石头上啃得津津有味,竹屑顺着嘴角往下掉,沾在下巴的毛上,模样既机灵又可爱。
最让人惊喜的,是在溪边看到双好。溪水顺着岩石缝隙蜿蜒,“潺潺”地绕过双好趴着的石块,水底的鹅卵石被冲得发亮,偶尔有几片枫叶顺着水流打转,又被细小的漩涡卷着漂远。双好就趴在溪边的岩石上,低头舔着溪水里的露水,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水面的倒影——岸边的冷杉也把影子映在水里,枝叶的轮廓随着水波轻轻晃,和双好的身影叠在一起,像幅流动的画。双好的毛比其他熊猫更显蓬松,沾了点溪水的湿气,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它似乎格外喜欢水,时不时用爪子轻轻拨弄一下溪水,溅起小小的水花,然后自己歪着脑袋看,眼神里满是好奇,模样憨态可掬。饲养员说,双好性子最温和,有时候小熊猫路过它身边,它不仅不驱赶,反而会往旁边挪挪,给小熊猫腾出地方。这般温顺,倒真像极了白露时节的山野,温柔地包容着每一个生灵。 正看着,一只红棕色的小熊猫从竹丛里钻了出来,踩着碎步,尾巴卷成个圈,慢悠悠地走到双好旁边。一声清脆的鸟鸣从头顶的冷杉枝桠间落下,小熊猫猛地抬头,尾巴竖成根小旗子,待看清是只灰雀,又慢悠悠地低下头,舔起了溪水,舌头一舔一舔的,格外乖巧。喝完水,小熊猫还抬头蹭了蹭双好的爪子,双好只是轻轻抬了抬眼皮,一点也不恼,依旧低头舔着露水。溪水映着两只生灵的影子,也映着岸边的枫香树与冷杉,秋风一吹,又有几片枫叶落在水面上,顺着水流漂远,像一封封寄给自然的信。
车子驶出熊猫谷时,裤脚上未干的露水还沾着竹香与冷杉的清冽,混着溪水的气息,仿佛连真真的慵懒、君君的活泼、双好的憨态,都裹在这湿润的水汽里。回望山谷,冷杉的剪影在夕阳里拉得很长,鸟鸣和水流声渐渐远了,却像还绕在耳边。
不过半天的行程,像是给我补上了一堂白露时节的生态课。熊猫从来都不只是一种动物,更是连接城市与山野、人类与自然的温柔纽带。真真的慵懒、君君的活泼、双好的温和,全是山野慷慨赋予它们的天性;而人类能做的,从来都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顺应”自然——不是将生灵圈在温室里禁锢,而是给它们一片有冷杉、有竹丛、有鸟鸣与溪流的山野,让它们活出最本真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熊猫谷最动人的地方:它让我们清晰看见,人类与自然,本就该像真真、君君、双好与这片有冷杉、有溪流的山野那样,不疾不徐,温柔相依,共生共荣。
2025.9.8
作者简介:王辉成,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优秀语文教师,,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北京中关村网络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情报员,“齐鲁壹点”个人号、都市头系、微信公众号《玫城文学》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