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遁》第五章:喔喔晨鸡
商船在夜色中顺流而下,船头破开墨色江水,溅起银白浪花。甲板上那位华服女子缓缓转身,面纱随江风轻扬,露出额间一点朱砂痣,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李珩与武明空登上甲板,与那女子相对而立,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女子先打破了沉默:“十年了,珩儿都长这么大了。”她的声音温柔中带着威严,目光转向武明空时变得复杂,“还有明空...或者说,我该叫你什么?”
武明空直视着她:“您就是太平公主?” 女子微微颔首,摘下面纱。面纱下的容貌与武明空确有五六分相似,但更显成熟雍容,眉宇间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仪。
“姑母...”李珩躬身行礼,却被太平公主扶住。
“在外不必多礼。”她引二人进入舱室,“袁天罡的眼线无处不在,这江上也不安全。”
舱室内布置雅致,焚着淡淡的檀香。太平公主屏退左右,这才仔细端详二人,眼中泛起泪光:“那夜宫中大变,我本欲带珩儿一同逃走,却被乱兵冲散...后来得知你被送往寒山寺,我才稍安心。”
她又看向武明空,神色复杂:“至于你...我当年一念之仁,用亲生女儿换下武氏女婴,谁知竟造成这许多因果。”
武明空跪坐下来:“公主能否告诉我,我究竟是谁?” 太平公主长叹一声:“你的生母是武氏旁支女子,因谶语之事被先帝赐死。我见你襁褓中无辜,便偷偷将你与我刚夭折的女儿调换,交给武士彠抚养。后来袁天罡为绝后患,剿灭武氏满门,我派人救你出险,却不想你在途中重伤失忆。”
她取出一枚长命锁,上面刻着“长乐未央”四字:“这是你周岁时我赠你的礼物,背面应有三道刻痕。”
武明空接过长命锁,翻到背面,果然有三道清晰的刻痕。她手指颤抖地触摸那些刻痕,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画面:一个华服女子为她戴上长命锁、庭院中追逐蝴蝶、夜半被抱上马车的恐慌...
“我想起来了...”她喃喃道,“那夜有个蒙面人救我出来,马车翻倒时我撞到头...”
太平公主点头:“那蒙面人就是狄怀英。他将你送往寒山寺,求方丈收留。后来我得知你还活着,便让方丈给你取名明空,既是希望你明心见性,也是暗合'日月当空'的谶语——最危险的名字反而最安全。”
李珩忽然问:“姑母这些年为何隐姓埋名?” 太平公主冷笑:“袁天罡以为我死了,我正好在暗中联络旧部,等待时机。他在明,我在暗,这才保全了许多忠良。”
她走到窗边,指向远处一点灯火:“看,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鹦鹉洲。”
鹦鹉洲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因形似鹦鹉得名。船靠岸时,已有数人在码头等候。为首的是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见到太平公主立即躬身行礼。
“这位是骆宾王,当年的长安才子,如今是我们的谋士。”太平公主介绍道。
骆宾王看向李珩,眼中闪过激动之色:“像,太像先帝了!”他又看向武明空,神色变得古怪,“这位姑娘...”
武明空坦然道:“我叫明空,身世复杂,一言难尽。” 骆宾王却道:“不,我是说...姑娘可知道袁天罡正在全力搜捕一个额有朱砂痣的女子?他放话说太平公主其实未死,而是隐姓埋名准备谋反。”
太平公主皱眉:“他这是要引蛇出洞。看来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了。”
果然,远处江面上突然出现数艘快船,正飞速向鹦鹉洲驶来!船头黑衣人的装扮分明是夜枭卫。
“来得真快!”太平公主当机立断,“进密道!”
骆宾王引领众人奔向岛心一处隐蔽洞穴。进入洞中,竟是别有洞天——里面俨然是个小型军营,聚集着近百名精壮士兵!
“这些都是北衙禁军旧部,誓死效忠李唐。”骆宾王道。
太平公主却摇头:“不够,远远不够。袁天罡掌控十万禁军,我们这点人手无异于以卵击石。”
李珩忽然道:“谶诗说'喔喔晨鸡孰是雄',我们要等的'晨鸡'是什么?”
骆宾王眼睛一亮:“殿下问到关键了!根据我们的情报,袁天罡将在三日后举行'祭天大典',宣称得到天启,要代唐自立。而祭坛就设在长安城南的天鸡台!”
武明空接口:“天鸡台...晨鸡...莫非谶诗指的是祭天大典?” 太平公主颔首:“正是。我们要在祭天大典上当场揭穿袁天罡的阴谋,让天下人知道谁才是真命天子!”
计划很大胆,但如何实现?天鸡台守卫森严,袁天罡本人更是武功深不可测,身边还有夜枭卫保护。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哨声——夜枭卫已经登岛了!
“殿下请随我来。”骆宾王引着李珩和武明空走向洞穴深处,“这里有一条密道直通对岸。公主会带人断后,我来护送你们去长安。”
太平公主拔出长剑,对李珩郑重道:“记住,活着到长安,在祭天大典上现身。这是唯一的机会!”
武明空却突然停下:“不,我和公主一起断后。” “明空!”李珩急道。 “我的容貌最易引起夜枭卫注意,由我假扮太平公主引开追兵,你们才能安全离开。”武明空语气坚决,“别忘了,袁天罡现在最想抓的是额有朱砂痣的女子。”
太平公主凝视她片刻,忽然将头上朱钗取下,插在武明空发间:“好孩子,那就让我们演一出双凤戏枭!”
计划既定,武明空与太平公主互换外衣,又用胭脂在额间点了醒目的朱砂痣。李珩虽万分不舍,但知这是唯一办法。
临别时,武明空忽然拉住李珩的手,将月珏塞入他手中:“日月珏不能分开,你保管好。” 李珩也将日珏交给她:“不,你我各持一珏,约定在长安天鸡台重聚——晨鸡鸣响之时,便是再见之日。”
二人手掌相合,双珏在掌心发出微弱共鸣,仿佛有生命般温热。
密道石门在身后关闭,将杀伐声隔绝。李珩最后回望一眼,只见武明空手持长剑,与太平公主背靠而立,如双生凤凰般耀眼。
骆宾王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殿下请快走,我们要在天亮前到达对岸。”
密道曲折幽深,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亮光。出口竟是岸边一处渔家小屋。
小屋中早有接应之人——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渔夫。见到骆宾王,老渔夫立即跪拜:“骆先生,船已备好,今夜江上有大雾,可掩护渡江。”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上船时,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老渔夫脸色大变:“是荆州水师的巡逻队!今夜不该他们巡防的啊!”
骆宾王当机立断:“殿下请先上船,我引开他们。” 李珩抓住他:“不可!已经牺牲太多人了!” 骆宾王微笑:“殿下,还记得谶诗吗?'喔喔晨鸡孰是雄'——晨鸡一鸣,真龙现世。您就是那只晨鸡,就是真龙!为此牺牲,值得!”
说罢猛地推开李珩,自己向反方向跑去,还故意大声呼喊吸引注意。
李珩被迫上船,老渔夫奋力划桨,小船很快隐入江雾中。透过浓雾,李珩看到岸上火把攒动,听到骆宾王朗声大笑:“尔等鹰犬,岂知真龙已在九天!”
然后是箭矢破空声,一切归于寂静。
李珩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老渔夫叹息道:“骆先生是高洁之士,可惜生逢乱世。”
船到对岸,已有马车等候。车夫是个沉默的年轻人,递上一套宦官服饰:“请殿下换装,我们要混进一支进宫送菜的队伍。”
接下来的两天,李珩在不同人的帮助下辗转向长安进发。他扮过宦官、菜农、甚至乞丐,每一次都有人在关键时刻相助,又有人在危急时刻牺牲。
他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遗枝拔尽根犹在”的含义——袁天罡可以杀尽李唐明面上的支持者,但那些暗中的忠义之士,如地下的根须般绵延不绝,默默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机。
第三日清晨,他终于到达长安城外。祭天大典就在今日午时举行!
城门口盘查严密,尤其是年轻男子。正当李珩思考如何进城时,一个老乞丐凑过来塞给他一块令牌:“狄公早有安排,用这个从西侧水门进。”
水门守卫见到令牌,果然放行。进入长安城,李珩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都在等待观看祭天大典的队伍经过。
而更让他震惊的是,他在人群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那个老渔夫、那个沉默车夫、甚至还有鹦鹉洲上的士兵!他们都暗中对他点头示意,形成一个无形的保护网络。
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为这一天默默准备!
午时将至,钟鼓齐鸣,祭天的队伍从皇宫出发了。袁天罡乘坐十六人抬的玉辇,身着紫色法袍,头戴金冠,手持拂尘,俨然已是帝王气象。
队伍行至天鸡台,袁天罡登台作法,宣称接受天命。台下百官跪拜,万民俯首。
就在袁天罡要接过传国玉玺的瞬间,李珩突然从人群中走出,朗声道:“国师代天受命,可经过当今陛下同意了吗?”
全场哗然!袁天罡眼中闪过杀机,却强作镇定:“陛下年幼,由本座代为受命。” 李珩一步步走上祭坛:“陛下年幼,还有我这个皇兄在。国师是要篡位吗?”
夜枭卫纷纷拔刀,却被袁天罡制止——在天下人面前,他必须维持形象。
“殿下说笑了,先帝血脉只剩陛下一人,哪来的皇兄?” 李珩亮出金龙令牌:“此乃先帝亲赐,见令牌如见先帝!国师还不跪拜?”
袁天罡脸色变幻,忽然笑道:“令牌可伪造,殿下若是真的,可有何凭证?”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清亮的女声:“凭证在此!”
众人望去,只见武明空骑马奔来,手中高举日月双珏!阳光下,双珏合璧,发出耀眼的光芒!
“日月珏!”百姓中有人惊呼,“传说中太祖的宝物!” 袁天罡再也维持不住镇定,厉声道:“抓住他们!”
夜枭卫一拥而上。武明空纵马冲上祭坛,与李珩背靠而立。 “晨鸡已鸣,”她轻声道,“该真龙现世了。”
李珩接过双珏,高高举起。更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双珏发出的光芒竟在天幕上投射出一幅星象图,与祭坛上的图案完全一致!
“天显异象!”百姓纷纷跪拜,“是真龙天子!”
袁天罡怒极,亲自出手抓向李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正中袁天罡手臂!
射箭的竟是那个沉默的年轻车夫!他站在远处屋顶,再次张弓搭箭。
更让人惊讶的是,百官中突然有多人撕开官服,露出里面的铠甲,护在李珩身前——他们都是暗中效忠李唐的臣子!
袁天罡心知大势已去,猛地掷出烟幕弹,趁乱逃走。
武明空欲追,却被李珩拉住:“穷寇莫追。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定人心。”
他转身面向万民,高举日月珏:“朕乃先帝嫡子李珩,今日重归朝堂,必扫除奸佞,重振李唐!”
万民跪拜,山呼万岁。武明空看着李珩的侧脸,忽然明白“喔喔晨鸡孰是雄”的真正含义——晨鸡一鸣,不是决定谁是雄主,而是唤醒世人认清谁才是真龙。
然而就在一片欢呼声中,武明空忽然看到远处阁楼上,那个青铜面具人正冷冷注视着一切。他手中拿着一个漆盒,盒盖上刻着诡异的符文。
袁天罡虽败,但夜枭卫未灭,更大的阴谋似乎才刚刚开始。
而武明空自己的身世之谜,也还有未解的环节——太平公主现在何处?那夜鹦鹉洲分别后,她是否安然无恙?
李珩握住她的手,低声道:“从今往后,你我携手,共担江山。” 武明空微笑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
晨鸡已鸣,真龙现世。但这场权力游戏,还远未到终局。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