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遁》第四章:遗枝拔尽
荆州城的晨雾带着江水的腥气,弥漫在青石板街巷间。李珩与武明空裹紧粗布衣裳,混在早市的人群中,刻意佝偻着背,步履蹒跚如寻常乡民。
“看那边。”武明空压低声音,用眼神示意城墙方向。
城门口围着不少人,对着新贴的海捕文书指指点点。文书上画的正是他们三人的面容,惟妙惟肖,连李珩额角的疤痕和武明空特有的眼神都捕捉得精准异常。
“画师好手段。”李珩冷笑,“袁天罡倒是舍得下本钱。”
最令人心惊的是武明空画像额间那点朱砂痣——那是太平公主的标志性特征,寻常人绝无可能知晓。
“去武氏墓园。”武明空忽然道,“我要看看那座坟。”
狄怀英在前方巷口做了个手势,示意安全。三人穿街过巷,避开巡逻的官兵,终于来到城西的武氏家族墓园。
墓园荒草丛生,显然久未打理。武明空根据记忆找到武士彠墓区,果然在旁边发现一座小坟,碑上刻着“爱女武明空之墓”。
蹊跷的是,这坟墓泥土新鲜,似是近年所修,与周围古旧墓碑格格不入。
“这坟是假的。”狄怀英蹲下捻起一撮土,“最多两三年前所建。”
武明空脸色苍白,手指轻抚冰凉的墓碑:“为什么要伪造我的坟墓?如果我真的三岁夭折,坟该有近二十年了才对。”
李珩忽然道:“或许不是为了证明你已死,而是为了...” “为了什么?”武明空转头看他。
“为了让人相信你就是武明空。”李珩目光锐利,“若有人查证,见此坟便不会怀疑你的身份。”
狄怀英颔首:“殿下推测有理。袁天罡老谋深算,或许这一切都是他的安排。”
武明空踉跄后退,靠在旁边一棵柏树上,忽然觉得天旋地转。若她的身份、记忆甚至仇恨都是被刻意塑造的,那她究竟是谁?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李珩上前扶住她:“明空,无论如何,你就是你。身份可以伪造,记忆可以篡改,但一个人的本性不会变。”
就在这时,墓园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狄怀英从树后窥视,脸色顿变:“是夜枭卫!快走!”
三人急忙躲入墓园深处的祠堂。这祠堂年久失修,蛛网密布,供奉着武氏先祖的牌位。
武明空的目光忽然被最下方一个牌位吸引——那牌位材质特殊,竟是罕见的紫檀木,与周围普通木牌格格不入。更奇怪的是,牌位上无字,只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日月相交的图案。
“这是什么?”她伸手想去触碰。
“别动!”狄怀英突然喝道,但为时已晚。
武明空的手指已经碰到牌位。只听机括声响,整面牌位墙缓缓移开,露出后面一条向下的阶梯!
墓园外脚步声已近,追兵将至。三人不及多想,急忙进入密道。牌位墙在身后合拢,将外界声响隔绝。
阶梯深不见底,壁上每隔一段嵌着发光的萤石,提供微弱照明。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前方豁然开朗,竟是一处巨大的地下石窟。
石窟中央有一座石台,台上放着一个青铜匣子。四周壁刻满星象图和谶语,最显眼处刻着:
“遗枝拔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李珩轻声念出,与武明空对视一眼——这正是推背图遁卦中的后两句谶诗!
狄怀英却突然跪倒在地,老泪纵横:“先帝...老臣终于找到了...”
石台上除了青铜匣,还供着一幅画像。画中人身着龙袍,面容慈祥,额角有一道与李珩极其相似的疤痕——正是驾崩多年的先帝!
李珩怔怔地看着画像,脑海中突然涌现大量记忆碎片:被抱在父亲怀中的温暖、御花园中追逐蝴蝶、夜半被匆忙抱走的恐慌、额角撕裂的剧痛...
“父皇...”他喃喃自语,不由自主跪了下来。
武明空则被壁上一处刻文吸引。那刻文记载着一个惊人秘密:
“贞观二十三年,武氏生女,额有朱砂,相者云:'日月当空,代唐者武'。帝恐,欲除之。太平公主怜幼,以己女易之,救武女性命。后公主女夭,武女遂养于武氏,名明空...”
她颤抖着读下去:“...开元十年,国师袁天罡查知此事,恐谶语应验,剿武氏满门。唯明空得逃,记忆尽失...”
真相大白于天下!
武明空的确是“代唐者武”谶语中的那个女婴,但也是太平公主用自己的女儿换下来养在武家的孩子!而太平公主的亲生女儿,早在二十年前就已夭折!
“原来如此...”武明空瘫坐在地,“我不是太平公主,也不是武明空...我到底是谁?”
李珩扶起她,目光坚定:“你就是你,是我的明空。谶语荒谬,怎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狄怀英却面色凝重:“恐怕没那么简单。袁天罡深信谶语,必欲除你而后快。而他扶立幼帝,把持朝政,恐怕才是真正的'代唐者'!”
他打开石台上的青铜匣,里面不是珍宝,而是一卷血书。血书详细记载了袁天罡如何构陷忠良、密谋篡位的罪证,最后是先帝的亲笔:
“朕若不幸,珩儿当承大统。武女明空,虽应谶语,然人性本善,不可因预言而罪之。望辅政大臣善加引导,使其成为珩儿助力而非阻力...”
血书最后盖着传国玉玺的印鉴!
突然,整个石窟震动起来,顶部落下尘土。
“他们找到入口了!”狄怀英急道,“快找其他出口!”
三人分头寻找。李珩在先帝画像后发现一个暗格,内有一枚金龙令牌;武明空则在石壁找到一道隐蔽石门。
震动越来越剧烈,追兵正在强行破门。
“走!”狄怀英推二人入石门,自己却留在外面。 “狄公!”李珩急呼。 “老臣断后!”狄怀英微笑,“记住谶诗'遗枝拔尽根犹在'——袁天罡杀尽李唐枝叶,但根还在殿下身上!'喔喔晨鸡孰是雄',来日朝堂之上,且看谁是真龙!”
石门轰然关闭,将狄怀英的身影和外面的杀伐声隔绝。
李珩一拳砸在石壁上,眼中含泪。武明空轻握他的手:“不要辜负狄公牺牲。”
这条新的密道更加狭窄,二人只能匍匐前行。不知过了多久,前方出现亮光,出口竟是荆州府衙的后院!
更令人惊讶的是,院中站着一个人——正是日前率水师救援他们的张将军!
张将军见到二人从地洞钻出,先是一惊,随即跪拜:“殿下果然至此!狄公早有安排,命末将在此接应。”
李珩警惕地将武明空护在身后:“你究竟是谁?” 张将军取出半枚虎符,与李珩手中的金龙令牌严丝合缝! “末将张柬之,北衙禁军旧部,奉先帝密诏潜伏荆州,以待时机助殿下复位!”
就在此时,府衙外忽然传来喧哗声。一个士兵慌张来报:“将军不好了!夜枭卫持国师手令,要强闯府衙搜捕钦犯!”
张柬之脸色一沉:“来得真快。”他转向李珩,“殿下请快换装,混入我的亲兵队。我已备好车马,送二位出城。”
武明空却道:“等等!张将军,你可知道我的身世?” 张柬之凝视她片刻,忽然躬身行礼:“无论您是谁,先帝有旨:『视如己出,护其周全』。末将只知道这一点。”
府门外撞击声越来越响,夜枭卫开始强行闯门!
张柬之急忙带二人换装,混入一队士兵中。刚从侧门出府,就见大队夜枭卫蜂拥而入。
“快走!”张柬之低声道,“马车在巷口,会送你们到城西安全屋。那里有人接应。”
李珩却停下脚步:“张将军,你跟我们一起走!” 张柬之微笑摇头:“末将若走,谁给你们断后?放心,袁天罡还不敢明目张胆杀朝廷命官。”
他猛地推了二人一把,转身拔刀走向府门,高喊:“何方狂徒,敢闯荆州府衙!”
李珩与武明空被迫跑向巷口马车。上车前最后回头一瞥,只见张柬之巍然立于府门前,独自面对数十夜枭卫,如中流砥柱。
马车疾驰出城,无人敢拦张将军的车驾。车内,李珩与武明空沉默不语,各怀心事。
武明空忽然道:“谶诗说'遗枝拔尽根犹在'...袁天罡杀尽李唐忠臣,却不知真正的'根'不在朝堂,而在民间这些忠义之士心中。”
李珩握紧金龙令牌:“还有'喔喔晨鸡孰是雄'...终有一日,我要在朝堂之上与袁天罡当面对质,让天下人知道谁才是真龙!”
马车突然急停。车帘掀开,接应者竟是位蒙面女子。她示意二人下车,指向远处江面上的一艘商船:
“快上船,它会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哪里?”李珩问。 女子摘下面纱,容貌与武明空有几分相似。她微笑道:“去见一个你们都想见的人——太平公主。”
武明空震惊:“太平公主还活着?” 女子颔首:“公主一直在等你们。快走吧,追兵马上就到。”
二人奔向上船的小舟。李珩忽然回头问那女子:“你是谁?为何帮我们?”
女子眼中泛起泪光:“我是太平公主的侍女,也是...你的乳母。殿下,你额角的疤痕,是我当年匆忙中不慎让你磕在桌角所致,这愧疚我背了十年。”
小舟离岸,向江心商船驶去。武明空忽然对李珩道:“无论我是谁,无论谶语如何说,我都会助你重夺江山。”
李珩握住她的手:“然后呢?若我得登大宝,你当如何?” 武明空望向茫茫江面:“那就到时再说吧。现在,我们先要活下去。”
商船甲板上,一个华服女子凭栏而立,面纱随风轻扬。她额间一点朱砂痣,在月光下如血般鲜艳。
遗枝拔尽,根本犹在。晨鸡一鸣,真龙将现。
而更大的阴谋与冒险,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