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地处城西北六盘山北垂须弥山上,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各代大规模营造及宋、元、明、清 各代修葺重妆,是古代固原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须弥山石窟在地理上位于宁夏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须弥山南麓,共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须弥”是梵文的音译词,意为“金山”。须弥山,原本指印度传说中佛教名山。从早期的石窟壁画来看,须弥山一名伴随着佛教东传,即与佛教经典的翻译、石窟的开凿、佛本生故事及石窟壁画的出现而产生的。
须弥山石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早于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晚于甘肃的敦煌和三反积山石窟。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162个洞窟。
须弥山石窟所有造像由北魏开始直至隋唐各时期的大型石窟艺术造像组成。现存洞窟162座,分布在由南往北自然形成的八个区域,即大佛楼区、子孙宫区、圆光寺区、相国寺区、桃花洞区、松树洼区、三个窑区和黑石沟区;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有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分布总面积6平方千米。须弥山石窟的建造也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过程,具有较高艺术价值。1982年,须弥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北周石窟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造像之精美,在须弥山石窟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与北魏石窟相比,其最大的变化是中央塔柱小龛已不见,代之以大龛及发鬓低平、面相方圆、两肩宽厚、腹部鼓出的大型造像,给人以厚重敦实之感。现存造像最多的第四十五、四十九两窟,有比真人还大的造像40余尊,每龛内,有的是立佛,一般皆为一佛一菩萨。装饰性的雕刻,如幔帐式的佛龛;龛边龙嘴衔口的流苏;龛颔上的各种小佛;龛座下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或吹横笛,或弹琵琶,或击羯鼓。窟顶围绕塔柱,还雕有一对相向手舞足蹈的伎乐飞天,披巾飘动,反映了北朝音乐艺术的盛况。
须弥山石窟开凿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石窟中无论是佛教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佛教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浮雕(平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佛造像采用石刻手法雕造。有研究者认为,我国的石窟造像有雕塑和开凿两种形式和类型。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造像为泥塑;敦煌莫高窟为泥塑彩绘;炳灵寺造像大多为彩塑或者石胎泥塑;麦积山石窟仍是以石胎彩绘为主。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石窟造像均变成石刻雕凿。须弥山正好处在石窟造像泥塑与石刻的过渡过程。这种石刻造像艺术手法反映了佛教造像由雕塑到石剖的更替和定型,是在须弥山完成的。它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
须弥山石窟的开凿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有研究者认为,一方面是为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以及中西文化的融汇,另一方面是源于北魏时期统治阶层的信仰及其崇佛浓郁的政治环境,再加上北周政权奠基人宇文泰对原州(今属固原市)的着意经营,使得固原在唐代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
须弥山凡宏伟华丽、造像众多的石窟,每窟都有高6-7米的造像。龛内立佛多为一佛二菩萨,刻工精美。除此外,龛额上有各种小佛,龛座下有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窟顶有围绕塔柱翱翔的飞天浮雕,千姿百态,琳琅满目。
和敦煌、龙门石窟一样,须弥山石窟最繁荣的时期也是唐代,这从诸窟中雕刻的众多菩萨像中感受到。这些菩萨像多为一手提瓶的袒臂露脐的女性形象,身着天衣,胸挂璎络,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符合唐代的文化倾象。唐代有“宫娃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宫娃”,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现实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自南而北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分别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还雕刻有佛传故事;北周石窟则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大部分为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3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是现存北周造像中最罕见的杰作。
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大佛楼区的大佛造像仪态端庄而安详,身披袈裟,头梳螺髻;双耳垂肩,神情庄重。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佛像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一只耳朵有两人高,一只眼睛有一人长。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温柔,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
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为国内外石窟造像有明显的不同特征,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
须弥山石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内最大的石窟群,南距甘肃麦积山300多公里;西距敦煌莫高窟450多公里。自然风貌和文化资源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等特点,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游览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