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散文】闲时光51——法门之光
凡值得一做的事,自有值得倾注乃至做“过”的价值。须知,每一次失落,皆是另一番得到。
久违了山水清音。受友人所荐,遂往米芇公园信步。雨丝倏忽而至,缠绵如网,便闪身避入山门旁那座尚在修葺的寺院。檐角滴答,敲打石阶,禅院幽寂。恰逢方丈在彼,一袭素衣,眉宇间自有平和气象。
此寺名曰“长山”,方丈亦是大圣寺住持。言语间,得知他正倾力于养老与临终关怀之事。心弦骤然一紧——这恰是我青葱岁月里沉甸甸的夙愿,虽因尘缘际会未能亲践,却始终萦绕心头,如灯不灭。遂随大和尚,同往大圣寺。
寺中景象,竟如心中所盼,纤毫毕现。窗明几净,庭院花木扶疏,有安详老者或倚藤椅晒暖阳,或临窗静坐观云起,神色恬淡,如归故园。冬有地暖驱寒彻,夏有凉风送清幽。更见精准仪器悄然守护,无声中维系着生命最后的尊严——非为延宕,实为呵护那份行至终途的从容。
肃然敬意,如清泉自心底涌出。此情此景,不正是“佛法”本该有的模样吗?
也曾踏访过无数名山古刹,飞檐斗拱,金碧辉煌。亦曾为解禅机,翻阅过典籍千卷。自诩略窥门径,直至此刻,目睹这人间烟火的慈悲道场,方真切领悟昔日高僧所言“法门”二字之重。从前常以“方便法门”为懈怠开脱,此刻恍然:“方便”非“随便”,“随意”非“不为”!
岁月长河,确会裹挟走许多砂砾,却也沉淀下无数珍宝。正义与良知,便是暗夜不熄的星辰,其光芒恒在,只是我们有时,甘愿蒙上自己的眼睛。
那些知性的辉光,修为的沉淀,教养所滋养的善根,从不依附于浮华皮囊。它如幽谷兰香,由内而外,弥散出温润而恒久的美德。
置身这“物欲横流”之世,多少心魂迷失了归途,追逐着“作秀”堆砌的刹那浮光?殊不知,浮于表相之物,终如沙上筑塔,一阵风过,便了无痕迹。唯那细水长流、跬步千里的善为,方是人生真正可依恃的恒产。
形式,固然有其庄严仪轨。然形式终是渡河之舟,承载内容、抵达彼岸方是目的。若徒留空舟,其义何在?或许一时,形式能喧嚣于前,然行至深处,终将澄明:真正的佛法精义,终究凝结于对“人”的深切关怀与温暖抚慰之上。
人生亦复如是。美丽的皮囊,大多雷同;而灵魂深处的光华,才是万里挑一。安守己道,于平凡岁月里默默耕耘,坚持阅读以涵养心田,坚持思索以烛照幽微,终有厚积薄发之日。莫轻易评判他人皮囊之相,因人之价值,从不系于浮表;亦莫为自身形骸渐衰而自卑,因我们内在的光芒,从来不为时光所蚀,不为枯骨所湮。
故曰:凡值得一做的事,自有值得倾注乃至做“过”的价值。须知,每一次失落,皆是另一番得到。
晨曦,2025年6月于江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