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青龙东吟破迷雾
楚惊澜的轻骑如离弦之箭,昼夜兼程奔赴京城。与此同时,慕容铮整顿北疆大军,任命李岩为副帅,率主力紧随其后。
京城之中,云瑶与南宫婉处境日益危险。长公主与国师加紧搜捕,她们不得不藏身于南宫家一处鲜为人知的别院密室。
“明日就是九月廿九了。”云瑶忧心忡忡地看着从密室缝隙透入的月光,“不知慕容公子和楚将军能否及时赶到。”
南宫婉正在调试一把古琴的琴弦:“相信我,惊澜从不失信。”她指尖轻拨,流出一段奇异音律,“这是楚家与南宫家约定的紧急信号,若他接近京城百里内,必能感知。”
云瑶好奇地看着古琴:“这琴似乎非同寻常。”
“这是‘焦尾琴’,南宫家世代相传的宝物。”南宫婉轻抚琴身,“据说能通天地之音,察阴阳之变。”她忽然凝神,“听!”
琴弦自行微微震动,发出低沉鸣响。南宫婉面露喜色:“惊澜到了!就在城外!”
果然,此时楚惊澜的精骑已抵达京城外最后一道关卡——青龙门。此门由国师亲信把守,盘查极严。
“将军,硬闯必会打草惊蛇。”副将低声道。
楚惊澜凝视高耸的城门,忽然想起儿时与慕容铮在此玩耍时发现的秘道。多年过去,不知是否还在。
他令部队隐于林中,独自绕至城门东侧荒废的祠庙。拨开杂草,果然找到那块刻有青龙纹样的石板!
石板下,秘道依旧。楚惊澜立即传信回北疆,告知慕容铮这条入城捷径。
与此同时,宫中正在为明日大典做准备。玄冥子督导工匠在钦天监顶层搭建祭坛,四根玉柱分别刻着四象图腾,唯独缺少对应的信物。
长公主冷眼看着被铁链锁在墙角的南宫婉:“最后机会,说出其他信物的下落。”
南宫婉倔强地抬头:“公主殿下,您真相信逆天改命能成功吗?推背图警示的是‘阴盛阳先竭’,不是‘阴盛阳可替’!”
长公主扇了她一耳光:“闭嘴!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守护者,根本不懂天命可违的道理!”
玄冥子走来:“殿下不必动怒。待明日月食之时,以皇族血脉为引,四象信物为媒,必能逆转乾坤。”他阴冷地看着南宫婉,“至于缺失的信物...用守护者的血也能暂时替代。”
夜深人静,云瑶通过密室暗道潜入皇宫。她牢记慕容铮的嘱托,一定要找到那个被隐藏的皇子。
根据南宫婉提供的线索,她来到冷宫深处的一处偏僻院落。奇怪的是,这里竟无人看守。
推门而入,只见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正在灯下读书,见有人来也不惊慌:“你是来救我的,还是来杀我的?”
云瑶怔住:“你...知道会有人来?”
男孩平静道:“师父圆寂前说过,今年中秋后会有守护者来找我。”他取出半块玉佩,“他说这是信物。”
云瑶取出自己的玄武玉佩,二者完美契合!
“我叫李寰,按理说...该是当朝皇子。”男孩语气淡然,“但我宁愿做个普通人。”
云瑶急切道:“殿下,国师和长公主要用您做祭品,必须马上离开!”
李寰却摇头:“不能走。师父说,唯有‘真龙血染祭坛’,才能破逆天之术。”
云瑶震惊:“您是要...牺牲自己?”
“不是牺牲,是责任。”李寰眼神坚定,“就像你们的守护之责一样。”
正当云瑶要再劝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她急忙藏身屏风后。
进来的是玄冥子!他竟亲自来查看祭品。
“殿下近日可好?”国师假惺惺地问。
李寰淡定如常:“劳国师关心,一切如常。”
玄冥子忽然抽动鼻子:“有生人气息?”目光扫向屏风。
危急时刻,忽然窗外射进一支弩箭,直取国师面门!玄冥子闪避不及,被射中肩头。
楚惊澜破窗而入:“寰殿下,快走!”
原来楚惊澜通过秘道入城后,首先联系了南宫家旧部,得知云瑶可能来救皇子,急忙赶来。
玄冥子怒极,念动咒语。顿时黑雾弥漫,无数黑影从地底冒出!
“阴兵符!”楚惊澜大惊,“你竟修炼这等邪术!”
混战中,楚惊澜护着李寰且战且退。云瑶从屏风后冲出,以药粉暂时阻挡黑影。
三人退至院中,却被大批侍卫包围。眼看无处可逃,忽然夜空中传来琴音。
琴声悠扬,如清泉流淌。那些黑影听到琴音,竟开始扭曲消散!
“焦尾琴!”玄冥子惊怒,“南宫婉那个贱人!”
趁此机会,楚惊澜吹响哨子。潜伏在外的精骑突袭杀入,打开一条生路。
众人汇合后,急忙退往密室。南宫婉果然在那里,焦尾琴横于膝上。
“婉姐姐!”云瑶惊喜,“你怎么...”
南宫婉微笑:“别忘了,南宫家最擅长的不仅是音乐,还有开锁技巧。”她亮出腕间已断的锁链。
楚惊澜紧紧抱住她:“没事就好。”
李寰忽然道:“我们不能一直躲着。明日月食之时,必须阻止大典。”
南宫婉点头:“但四象信物我们只有其三,还缺慕容家的青龙玉佩。”
云瑶这才想起慕容铮的托付,急忙取出青龙玉佩:“在这里!慕容公子让我暂时保管。”
楚惊澜沉思道:“既然信物齐全,我们或可将计就计...”
次日黄昏,钦天监顶层祭坛。
长公主身着祭服,玄冥子主持大典。四根玉柱已升起,但只有朱雀玉佩和白虎兵符(假)在位,另外两处空着。
“时辰将至,信物不全如何是好?”长公主焦虑道。
玄冥子冷笑:“无妨,用守护者的血一样。待我施法逼出他们的...”
话音未落,忽然祭坛中央光芒大放!四象信物竟同时出现在玉柱上,散发出磅礴能量。
“怎么回事?”长公主又惊又喜。
玄冥子却觉不对:“小心!有人启动了祭坛!”
此时,慕容铮率领的北疆军已通过秘道潜入城中,正与御林军激战。而祭坛上,楚惊澜、南宫婉、云瑶和李寰缓缓走出。
“姑母,收手吧。”李寰平静道,“逆天改命,终遭天谴。”
长公主怒极:“小孽种!也配教训我?”她命令玄冥子,“快开始仪式!”
玄冥子念动咒语,祭坛开始旋转。四象信物发出耀眼强光,天空中的月亮渐渐被阴影吞噬——月食开始了!
“就是现在!”楚惊澜大喝。
四人各站一方,同时将手按在信物上。按照推背图真正传承的方法,他们引导着四象之力,不是为逆天,而是为平衡阴阳。
玄冥子惊觉不对:“他们在夺取控制权!快阻止他们!”
但为时已晚。四象之光交汇成一道光柱直冲云霄,正在侵蚀月亮的阴影竟开始消退!
“不!这不可能!”玄冥子疯狂施法,但反噬之力让他吐血倒地。
长公主拔剑冲向李寰:“既然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
剑锋将至,忽然一支羽箭射来,击飞长剑。慕容铮站在门口,弓弦犹震:“到此为止了,公主殿下。”
此时月食完全消退,明月重光。祭坛光芒渐渐平息,四象信物恢复平静。
长公主瘫倒在地,喃喃道:“为什么...为什么总是我输...”
李寰走上前,轻声道:“因为您只想夺取,不懂守护。”
玄冥子突然暴起,扑向最近的云瑶:“既然功亏一篑,那就同归于尽!”
慕容铮眼疾手快,一剑刺穿国师胸膛。玄冥子临死前狞笑:“阴阳已乱,灾难才开始...推背图...最后一句...”气绝身亡。
危机暂解,众人松口气。但慕容铮神色凝重:“北疆军虽控制皇宫,但突厥大军仍在边境虎视眈眈。而且...”
他看向四象信物:“国师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
云瑶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那卷推背图帛书。在月光下,原本空白的背面竟显现出新的字迹:
“阴阳逆乱日,四象归位时。 真龙血染处,天下重光始。”
李寰轻声道:“真龙血染...原来师父说的是这个意思。”他走向祭坛中央,划破手掌,让鲜血滴在太极图上。
鲜血滴落处,整个祭坛发出柔和金光。远方传来捷报:突厥大军莫名退兵,各地异象逐渐平息。
“平衡恢复了。”南宫婉感知着焦尾琴的振动,“阴阳重归和谐。”
数月后,新帝李寰登基。慕容铮官复原职,楚惊澜镇守北疆,南宫婉执掌钦天监,云瑶则继承云道人遗志,继续研究推背图奥秘。
登基大典上,新帝将四象信物归还四人:“守护者的使命尚未结束。推背图还有四十七象,未来的路还长。”
四人相视而笑。是的,姤卦之谜虽解,但推背图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星空下,慕容铮与云瑶并肩而立。 “接下来去哪?”云瑶问。 慕容铮握住她的手:“天涯海角,只要与你同行。”
远方,又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仿佛预示着新的故事即将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