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不是战争是和平宣示
作者/李永合
在今年 9 月 3 日我受杭州萧山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于萧山横店影视城的特大屏幕前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式,那场面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看着整齐受阅的部队、先进精良的装备,尤其是那些彰显我国强大核威慑力的核武器,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和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新成就。那一个个步伐铿锵的徒步方队,一支支威武雄壮的装备方队,一架架呼啸而过的空中梯队,还有那些震撼亮相的核武器,无不让人热血沸腾。曾经,我们在高原上为了祖国的安宁默默坚守,如今看到人民军队如此强大,我们的付出和牺牲都变得更加有意义。
阅兵场上,9 时 44 分,空中护旗梯队率先亮相,揭开阅兵分列式的序幕。3 架直升机分别悬挂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迎风向前,26 架直升机组成巨大的“80”字样,3 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那壮观的景象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对正义的坚守,对和平的渴望。
这次阅兵,共有 45 个方(梯)队受阅。首先接受检阅的是 13 个徒步方队,人民军队全面深化改革后形成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4 个军种、4 个兵种方队和武警部队方队,首次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步伐铿锵,展现出人民军队的高昂士气和严整军容。
23 个装备方队分为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接受检阅。其中,核武器的展示成为了此次阅兵的一大亮点。东风 - 5C 新型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首次亮相,在地面装备中压轴出场,再次展现东风浩荡,威震寰宇的磅礴气势。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展示的东风 - 5C 新型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射程覆盖全球,具有突防能力强,打击精度高的优势。它综合了我国此前研发制造东风系列导弹的技术和经验,具有非凡的战略价值。其结构更新,整枚导弹通过三辆运输车分段运输进行展示,预计发射准备时间相较以前的东风 - 5 系列导弹更短,反应更快。此外,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惊雷 - 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 - 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 - 61”陆基洲际导弹和“东风 - 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也在此次阅兵中受阅,展现了中国强大的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它们一辆辆先进的战车、一门门威力强大的火炮、一枚枚精准的导弹,共同展示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强大的战斗力。
8 个空中梯队战鹰呼啸,预警侦察、远程打击、制空作战、战略投送、支援保障等机型成体系展示我军快速提升的空中作战能力。教练机梯队拉出 14 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 14 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 14 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光明前景。
战旗方队的 80 面功勋荣誉旗帜迎风飘扬,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等英雄群体的旗帜格外醒目。它们让我想起了在高原上度过的那些艰苦岁月,也想起了无数为了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战友们。我们曾经一起在雪域高原上巡逻站岗,一起克服严寒缺氧等重重困难,只为了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看到祖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国防力量,特别是强大的核威慑能力,我可以骄傲地说,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军队一定会越来越威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年9月5日于萧山
作者简介
李永合简介:
河南南阳人,1986年10月入伍,从军20余载,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在部队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获评优秀党员20余次。出版报告文学《天路军魂》、散文专辑《心贴青藏线》,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散文大全》《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中国好作品》等选集。在繁忙工作之余,采写各类文学与新闻稿件600余篇(幅),累计约50万字,被多家报刊电台聘为特邀通讯员。现居杭州,任中国散文作家协会会员、杭州余杭区作家协会理事、杭州兵之初公益导师,始终以笔为犁,耕耘于红色文化传播与军旅题材创作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