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冥之希夷 山水间
文/梧闽
《聊斋志异》幽冥界,有个不同于道教教义,关于人死以後的阐述,更有一种不变的轮迴。道教认为为,人死后,得道的升天成了神仙,大多数一般的阴魂,还在这地上的阴界游荡…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阎王把这些阴魂从地狱释放出去…各人回去看看子孙后代…浑然不知所归者,便是闽南俗話說的'无主家神',各个社区都有普度日,可以去享受一些'免费午餐',接收一些银纸'冥币'…反正,也是人的善后关爱!故而,中元节祭祀祖先,尤其是过往父母,是一种民俗文化。那么,对于已經变成神仙或野鬼的灵动,是否如活人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呢?有…《幽冥录》是有答疑阐釋。
人死了成鬼,鬼死了又变成聻,聻死了变希,希死了变夷,而夷陵老祖说:'人死了是鬼,也是这个风声物色…娑婆,'忽悠隐约!'北宋'五子'之一张载理学大师说:'其實,人死了变成了气体和土壤,并不是鬼神,鬼神乃阴阳之良能,太阳出來,阳伸了便有神;太阳下山了,阴归了,便是鬼回來了…',鬼神作为阴阳之良能的理气分合论,似有唯物主义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吧!'
《水调歌头·武夷志学》
武夷仙山处,寒泉绕石清。深林幽径人罕,闲客意难宁。今念智能惊变,心怀忧思难遣,怎可怠时行。笨鸟奋先起,勤勉志坚凝。
探微理,攻术业,尝研经。学途何惧,累月经年步犹停。休叹机锋难测,且把诗书为则,幽思寄弦鸣。但为己修进,无悔此心铭。
所以,中元节祭奠亡魂,还是以过往父母为主。至少父母的爸妈或爷奶,可能已經变成渐(下加耳),或者心希微、影夷化,在风飘飄吹衣时忽见,或在水淼淼荡船时浮现,'希'与'夷'虽在五行中,亦可以不在三界内,一柱香难于招唤回來吧。
人一旦退休了,每年都有一些至爱亲朋走了。有的走的太突然,因為太年轻或意想不到。有的也在预料之中,比如岳父母在91岁和90岁时拜拜…在经意与不经意中,咱也是正在奔赴中,世间的路,大多数都希望短一点,唯有生路,总是希望长一些…还有7o、8o、9o岁的里程。
那么,活着有沒有意义呢?季羡林大师说无意义,对地球自然界而言'人如蚂蟻',有啥意义?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係的总和',如果人在社会性关係中,存在与不存,意义是重大。生命是父精母血给的,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连去远方旅遊都不行,为啥⊙∀⊙?责任呀,距离太远,怎麼为父母养老送终。古人云:'积谷防饥,养儿待老。',人是有家庭与社會责任的人,做到不留遗憾,瞌睡寿终正寝…才有'心安',二祖向达摩祖师跪求,问'求佛做啥?',道信曰:'求个心安!',达摩认可了他并传钵给他。活着没有业障才有可能'心安'…活着别说太高大上,能不能对得起生咱的人和我生的人,这是心安的底数吧!
高山流水大姐说:'不能把握生命的长度,尽量把握好生命的宽度 '。
对于夫妻而言,《流泪的两只鹅》深深地告诫我,'心安'是生命的复数与延伸!
从一巢孵蛋中破壳而生,一起摇晃走进田野,扎进池塘戏水过…吃过同一株的野菜,同床共枕在那竹棚小区,虽说都是被圈养,也曾为主人下过一阵又一阵新鲜的鹅蛋。
哎,里面有许咱俩爱情的种,孵过一茬又一茬,鹅儿鹅女…甚至不知它们是否依然活着无恙!而今,妳被主人这么装束,最笨的我也会感觉到,妳依然爱我,而我却无法救妳。
此去何方,绝然时刻,让妳接受我最最深情的一吻,别了,两小无猜的妹子,妳的走,留着孤独的寂寞与思念的缠绵,伴随着长天,会没日没夜地折磨我。
我想和妳一起上架,一起伸长脖子等待钢刀切喉、下锅烫羽…奉献出这身无血冰冷的残骇,摆上主人的朋友圈、桌面和胃肠通道,一起被消化…殆死悲爱,这瞬间涌出的热泪,告诉妳我出来江湖混吃。
好日子过完了,那是迟早要还的,乘着膘肥体壮,还有点价格,也让主人高高兴兴过个年吧…孩子的妈,妳就安心走吧!或许,明天我会随妳一起去。
我有冥思遐想过…咱的生命逝后,灵魂或者变成了几种灵动物,渐(下加耳)、希、夷…忽有男女阴阳际会,又是一个婴兒的出世。这个世界、冥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暗物质涌动,新事物不断!领導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寓意深刻,这一片中华故土,我在,世界在,我不在,也随父母与列祖列宗一样在,在不同的界面,异样的心境吧!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学与艺术联谊会副会长。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2024年卷);《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梦里百花 正盛开》荣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本书《日出紫云》,历时15年,从1033篇在线网絡文学中,精选500余篇上线《北京头条》+《今日头条》联袂展播,再从中筛選200余篇,结集40万字散文专著,作为20万字《月泊龙江》(海峡出版社)姐妹册,谢謝亲的您,一路鼓勵、点赞、补台、转发、并参与本书编审校对出版发行过程!谨以此文表达知恩谢意!本书精品有国家级征文'二等奖'以上22篇、每篇全国读者超过5万人次。欢迎惠购收藏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