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槎魂溯星谶
洛阳的硝烟与血腥尚未完全散去,残垣断壁间弥漫着劫后余生的死寂。李寰、希夷与婉儿立于明堂巨坑之畔,皆感身心俱疲,然心头重压稍减。那萦绕不散的心魔戾气终于消散,虽天地满目疮痍,却至少挣得一片清明。
忽的,李寰怀中河洛剑柄(玄铁)与婉儿手中星踪罗盘同时嗡鸣,并非预警,而是一种奇异的、带着牵引感的共振。遥远的地底,星槎亦传来模糊却急切的呼唤。
“星槎在召唤我们。”李寰沉声道,目光扫过重伤的希夷与力竭的婉儿,“此地不宜久留,武氏余孽或还有残党,且洛阳地脉受损,怨气仍需时日净化。”
他再次强催所剩无几的真元,沟通星槎。空间波纹荡漾,将三人包裹,下一刻,已重返骊山地底那庞大而古老的舰桥之上。
舰桥内光华流转,比之前更为明亮,壁刻的星辰轨迹仿佛活了过来,缓缓运行。中心的“源初之光”影像柔和而稳定,不再闪烁不定。槎魂的意志清晰了许多,带着一种历经漫长沉睡终于舒缓的疲惫,以及一丝亟待交流的迫切。
“它…似乎恢复了一些。”希夷倚靠着冰冷的舰壁,轻声说道。她的苗疆血脉对这类古老灵体感知尤为敏锐。
李寰将手轻轻按在舰桥主控界面上,闭目凝神,不再仅仅是意念沟通,而是放开了心神,将三世记忆、帝王血脉、以及对河洛至理的感悟缓缓流淌而出,如同溪流汇入大海。
“告诉我们,”他心中默念,“你所知的‘大劫’全貌,以及…‘源初之光’的真正踪迹。”
槎魂的回应不再是破碎的景象,而是一段段更为连贯、却也更令人心悸的信息流,直接涌入三人识海。
星空的衰亡并非均匀。他们看到的,是一场席卷无数星域的、加速的“热寂”与“法则崩解”。星辰并非简单地熄灭,而是其核心的物理规则正在失效,时空结构变得脆弱,维度开始混淆。而引动这片星域提前步入终焉的,正是一颗被异常能量驱动、如同死亡信使般的“妖星”——一颗庞大无比、内部结构早已死亡、却被某种未知力量强行加速、轨迹直指此方天地的古老星骸!
其撞击并非单纯的物质毁灭,更会带来恐怖的法则涟漪,如同在即将冻结的湖面投下巨石,瞬间彻底粉碎本就脆弱的时空平衡。
袁天罡二人窥见的,正是这“妖星”的轨迹,以及其引发的、注定无法逃脱的连锁毁灭。绝望之下,他们选择了窃取本源、驱动星槎逃亡的绝路。
而星槎,并非这个纪元的造物。它来自上一个辉煌的文明纪元,其核心驱动,正是那宇宙诞生之初蕴藏的、“源初之光”的能量。它并非战斗堡垒,而是文明的诺亚方舟,其设计初衷是寻找未受大劫波及的新世界。
但漫长的时光与多次受损,已让它核心的“源初之光”近乎枯竭。袁天罡他们试图以轮回大阵窃取的本源力量进行“劣化驱动”,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效率低下,更引发了恐怖的反噬。
信息流在此处稍稍停顿,继而显化出“源初之光”的特性:它并非固定存在于某处,而是宇宙生机与法则修复力的凝聚,会随着宇宙本身的呼吸而流动、隐匿。它可能显化为一道极光,可能沉睡于某颗星球的核心,也可能寄托于某个特殊的生灵体内。它会被强烈的“生机”、“秩序”与“创造”的韵律所吸引。
而李寰的帝王血脉(乾钥)与能沟通地脉星轨的“坤辅”(希夷的巫血、婉儿的灵性),二者结合所产生的独特频率,正是引导乃至唤醒“源初之光”的关键钥匙!
最后,槎魂传递出一幅不断变幻的星图坐标,那并非静态的位置,而是一段复杂的、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运行轨迹——正是那“妖星”的死亡之路!计算其速度与轨迹,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然不足……十年!
十年之内,若不能找到并补充足够的“源初之光”,让星槎恢复足够力量进行拦截或迁移,那么撞击必将发生,万物同寂。
庞大的信息流结束。舰桥内一片死寂。
十年……星空级的大劫……流动的源初之光……
压力如山,却也将前路照得更为清晰。不再是盲目的对抗或逃亡,而是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
李寰缓缓睁开眼,看向希夷和婉儿。她们眼中同样充满了震撼,却也有一丝明悟后的坚定。
“十年……”李寰声音低沉,“我们必须立刻开始寻找‘源初之光’的线索。”
“可是,它会移动,会隐藏,我们该从何处找起?”婉儿握着罗盘,秀眉紧蹙。
希夷凝神感应着槎魂残留的意念,忽然道:“它似乎提到…强烈的‘生机’、‘秩序’与‘创造’的韵律会吸引它。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些历史悠久、蕴含着独特文明生机或自然奇迹的地方开始寻找线索?”
李寰点头:“有理。神州大地,浩瀚无边,蕴藏无数神奇。我们需分头行动,凭借各自感应,搜寻线索。”
他看向婉儿:“婉儿,你心思缜密,且与这星踪罗盘感应最深。你携罗盘,或许可往西域一行。丝路古道,汇聚东西文明,诸多古城遗迹或许藏有关于星空、关于古老能源的记载。”
他又看向希夷:“希夷,你身负苗疆巫脉,能沟通地脉生灵。南方十万大山,云梦大泽,乃至百越故地,多有无尽生机与上古秘辛,或与‘源初之光’有缘。你可往南疆探查。”
“而我,”李寰目光扫过星槎壁刻的浩瀚星图,“我将借助星槎之力,尝试感应更遥远的、可能与‘源初之光’相关的能量波动。同时,也需设法修复星槎的部分功能,并为你们提供远程支援。”
分工已定,三人皆无异议。深知前途艰险,时间紧迫,唯有全力以赴。
稍作调息后,李寰操控星槎,分别将希夷与婉儿送至地面约定的出发地点。
离别在即,无需多言。希夷深深看了李寰一眼,苗疆纹身在阳光下闪烁,转身化作一道青影,投入南方苍茫山峦。婉儿对李寰盈盈一礼,握紧罗盘,登上早已准备好的西行马车。
李寰重返星槎舰桥,巨大的舱室内只剩他一人。他深吸一口气,将手再次按上主控界面。
“现在,只剩我们了。”他对槎魂低语,“让我们开始吧。首先,让我看看,这星槎…究竟还能做到什么。”
壁刻星图光芒大盛,将他的身影吞没。
遥远的星空中,那颗死亡的“妖星”,依旧沿着既定的轨迹,无声却迅疾地逼近。十年的倒计时,已然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