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残阳照天枢
洛阳。东都昔日冠盖云集、笙歌彻夜的繁华,已被铁蹄踏碎,烈火焚尽。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尸骸,在血色残阳下拖出长长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血腥味和一种绝望的死寂。
李寰与希夷借着星踪罗盘的指引,如两道青烟,在废墟间穿梭。罗盘上星云流转,不仅标示路径,更隐隐预警着前方能量的混乱与危险。越靠近明堂废墟,那股隐晦的、与星槎同源的古老波动愈发清晰,但也更加躁动不安。
明堂,这座武则天时期耗费巨资修建的帝国象征,如今已坍塌近半。巨大的蟠龙金柱折断,仰倒在瓦砾之中,唯有中心那巨大的、代表“天枢”的鎏金基座依然倔强地矗立着,表面布满了刀劈斧凿和烟熏火燎的痕迹。
罗盘的指向,正源于这天枢基座之下!
基座周围,散布着叛军的巡逻队,但更令人心悸的是,一些身着古怪黑袍、并非军中打扮的身影,如同幽灵般游弋在废墟间。他们步伐僵硬,眼神空洞,身上散发着与这死寂洛阳格格不入的、阴冷的能量波动。
“是阵傀!”希夷压低声音,苗疆传承的记忆让她认出了这些东西,“以生魂炼入阵法,成为大阵的活体节点和守卫…好狠毒的手段!”
李寰眼神冰冷。这些黑袍阵傀,无疑是袁天罡二人的手笔,用来守护这处关键阵眼。
两人借助废墟阴影悄然靠近。就在接近天枢基座五十步时,罗盘突然剧烈震颤,中心星云疯狂旋转!
“不好,被发现了!”李寰低喝。
那些游弋的黑袍阵傀猛地停下脚步,空洞的眼睛齐刷刷转向他们的方向!下一刻,他们以非人的速度扑来,双臂张开,指尖冒出黑气,带起刺耳的破空声!
与此同时,天枢基座底部,一道暗门无声滑开,更多黑袍阵傀如同潮水般涌出!
“冲过去!”李寰河洛剑出鞘,剑光一闪,冲在最前的两个阵傀瞬间被凌厉的剑气绞碎,化作黑烟消散,但更多的阵傀悍不畏死地扑上。
希夷腕间铜铃急摇,铃声不再空灵,而是带着尖锐的驱邪之力。音波过处,阵傀的动作明显一滞,身上黑气翻腾,仿佛极其痛苦。她双手结印,苗疆巫咒化作道道青光,击退靠近的敌人。
两人联手,一者剑光如龙,霸道无匹;一者铃咒交加,诡秘难防。阵傀虽多,一时竟无法近身。
李寰目光锁定那敞开的暗门,剑势猛然一变,河图洛书虚影自剑身浮现,交织成一道旋转的光梭!
“破!”
他大喝一声,光梭离剑飞出,所过之处,阵傀触之即溃,硬生生在黑色的潮水中开辟出一条通道!
“走!”他拉住希夷,身形如电,紧随光梭之后,冲入暗门!
身后,暗门猛地闭合,将无数追击的阵傀隔绝在外。
门内并非想象中的幽暗地穴,而是一条向下延伸的、宽阔的甬道。甬道四壁光滑如镜,材质非石非玉,与星槎内部的通道极为相似,壁上同样蚀刻着繁复的星图与符文,此刻正发出微弱的光芒,提供照明。
而那古老的、躁动的波动,正从甬道深处传来,比在外面感受到的强烈十倍!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凝重。没有丝毫犹豫,沿着甬道疾奔而下。
甬道极深,仿佛直通地心。越往下,空气越发灼热,能量也越发狂暴,甚至能听到隐约的、如同心脏搏动般的沉闷声响。
终于,前方出现亮光。两人冲出甬道,眼前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地下空间。空间的中心,并非什么祭坛法阵,而是一座巨大到难以想象的——浑天仪!
其规模远超地上明堂的那座象征物。无数青铜圆环交错嵌套,按照玄奥无比的轨迹缓缓运转,每一道圆环上都刻满了星辰与符文。浑天仪的核心,是一团剧烈翻滚、沸腾的、近乎液态的光能!光能之中,隐约可见山河虚影、城池幻灭、众生百态…正是被强行抽取的时空本源与众生运数!
而在这狂暴能量核心的两侧,各有一个身影盘膝悬浮于空!
左侧一人,身着残破的袁天罡官袍,面容枯槁,双目紧闭,双手不断打出法诀,引导着狂暴的能量注入浑天仪结构,维持其运转,嘴角不断溢出鲜血,显然已到极限。
右侧一人,则是李淳风!他状态更为诡异,身体半透明,仿佛由光影构成,双手虚按,似乎在计算着什么,面前悬浮着一幅不断变化的推背图虚影,口中念念有词:
“……偏差……过大……反噬提前……乾钥……苏醒……星槎……干扰……” “……必须……修正……坐标……能量导向……” “……不行……阵眼……要崩溃了……”
他们果然在这里!而且,看起来他们并非从容掌控一切,而是同样被失控的大阵反噬所困,正在拼命维持和修正!
李寰与希夷的出现,瞬间惊动了他们。
袁天罡猛地睁开眼,看到李寰,尤其是他手中的河洛剑和身上的衣袍,眼中爆发出极度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狂喜,更有深深的恐惧:“你……你竟然……找到了星槎?!还激活了它?!”
李淳风的虚影也剧烈波动起来,推背图虚影一阵混乱:“不可能……命轨已变……乾钥归位……大劫……大劫要提前了!”
李寰剑指二人,声音冷冽如万载寒冰:“停下大阵!否则,在你们所谓的大劫到来之前,我先让你们应劫!”
袁天罡惨然一笑,声音嘶哑:“停下?现在停下,被窃取的本源瞬间失控,整个中原立刻化为齑粉!我们已经……停不下来了!”
就在这时,整个地下空间剧烈一震!浑天仪核心那团光能猛地膨胀,表面裂开无数黑色的闪电!
李淳风虚影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反噬峰值!阵眼要爆了!”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