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星槎破云涡
冰窟的轰鸣渐歇,碎冰如雨落下。李寰手持那枚焕然一新的古铜铃,铃身温热,仿佛拥有了自己的心跳。方才那一声反叛的锐响,不仅震碎了冰壁幻影,更似乎触动了这冰川深处某个沉寂万古的机括。
脚下传来沉闷的齿轮转动声,并非来自机械,而像是地脉本身在移位。巨大的冰台缓缓沉降,露出下方一个深不见底的幽暗通道,森寒之气扑面而来,其中却夹杂着一丝奇异的、非草木的清香气。
“这是……”希夷面露惊疑,她世代守护此地的族中秘典,从未记载冰窟之下另有乾坤。
通道四壁并非岩石,而是某种温润如玉、却又冰冷刺骨的未知材质,上面蚀刻着繁复的星图,比之前水底所见更为古老浩瀚,其中许多星辰方位与今世截然不同。星图之间,还夹杂着从未见过的奇异文字,似篆非篆,似符非符。
李寰凝视那些文字,三世记忆碎片翻涌,却难以解读,只觉得其中蕴含着极其遥远苍古的气息。他手中的河洛剑却微微震颤,剑格处的河图洛书佩流光大盛,与壁刻星图交相辉映。
通道向下延伸极深,仿佛直通地心。走了约莫一炷香时间,前方豁然开朗。
两人竟步入一座巨大的地下空腔!空腔中心,并非预想中的地底熔岩或水脉,而是一艘……船?
那是一艘巨大到难以想象的舟船,通体由一种暗金色的木质构成,木纹天然生成龙鳞凤羽之形,船身线条流畅完美,不似人造,倒似天生地长。船体表面同样蚀刻着无尽的星图与那些古老文字。它静静地悬浮在空腔中央,下方并无水液,而是氤氲着浓郁的、如同液态星光般的能量雾霭,缓缓流淌。
一股磅礴、威严、却又不带丝毫生机的气息笼罩着这里。
“星槎…”希夷失声,眼中充满难以置信的震撼,“传说中上古圣皇巡天御宇、横渡星海的座驾…竟真的存在?而且藏在这里?”
李寰亦感到心神激荡。他走近一些,发现星槎的甲板上并非空无一物,零星散落着一些器物:一件破损的、材质非丝非麻的袍服;几块黯淡的、内部却有星云流转的水晶;还有一尊小巧的青铜鼎,鼎中似乎曾焚烧过什么,只余一层银白色的灰烬。
他俯身拈起一点银灰,指尖传来微麻的触感,一段极其模糊的碎片记忆骤然闪回:无尽星空,巨大的星体崩毁,一道模糊的身影立于星槎船头,悲怆长啸,将那青铜鼎中的灰烬洒向虚空…
那是比三世轮回更为久远、更为破碎的记忆!
“袁天罡和李淳风…”李寰猛地抬头,看向这巨大无比的星槎,“他们布下的局,难道不仅仅是为了李唐国运?这星槎,这远超当世的力量…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希夷腕间的铜铃轻轻自鸣,与星槎产生了某种微弱的共鸣。她脸色微白:“或许…我们之前的猜测都错了。他们窃取轮回之力,填补的或许并非简单的‘天漏’,而是…这艘星槎所需的能量?他们要驱动它?去往何处?”
李寰走到星槎边缘,向下望去。那液态星光般的能量雾霭深处,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的、锁链般的法则符文在闪烁、流转,构成一个无比复杂的大阵。大阵的核心,传来一丝令他血脉悸动的熟悉感——那正是推背图预言之力、以及轮回大阵的根源气息!
这艘上古星槎,才是袁天罡所有布局的真正核心!长安的轮回,天下的兴衰,或许都只是为了给这艘船提供“燃料”!
就在此时,河洛剑突然发出一声高亢的剑鸣,脱离李寰掌控,自行飞向星槎上方,剑尖直指船体中心一处巨大的、龙形的凹陷处!
那凹陷的形状大小,竟与李寰怀中那块已化为剑柄的玄铁,以及其中蕴含的“乾下乾上”卦象,完美契合!
一个疯狂的念头击中李寰。
难道…这块自黄河淤泥中掘出的、伴随他至今的玄铁,并非是袁天罡布局的一部分,而是…开启这星槎的最终钥匙?!
第十六章:乾钥启槎心
星槎寂然,悬浮于地脉星光之上,亘古如一。河洛剑高悬其上,剑鸣不止,剑尖直指那龙形凹陷,急切之情溢于言表。
李寰与希夷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涛骇浪。若这玄铁真是钥匙,插入其中,会引发什么?是彻底启动这艘上古巨舰,还是……摧毁袁天罡经营数百年的可怕布局?
“三世轮回,天下为棋,苍生为薪…”李寰喃喃自语,目光扫过这宏伟却冰冷的星槎,扫过那些散落的、属于未知远古老者的遗物,“只为填补这艘船?他们究竟想去往何方?又或者…是想逃避什么?”
希夷腕间铜铃急响,她脸色愈发苍白,指尖掐诀,似乎在感应着什么:“这槎…它在‘饥饿’。我能感觉到,下方那能量雾海正在缓慢减退。袁天罡的轮回之阵,汲取的力量,大半都汇入了这里,但依然……不够。远远不够驱动它。”
她猛地看向李寰,眼中充满恐惧:“若我们所经历的苦难,都只是为了满足这艘船的‘食欲’……”
后面的话她没说,但李寰已然明白。这艘星槎,才是悬于大唐乃至整个天下命运之上的真正利刃!
不能再犹豫!
李寰眼神一厉,纵身跃起,凌空握住河洛剑。剑柄入手,那龙形凹陷传来巨大的吸力。他不再抗拒,顺应那力量,将剑柄——那块蕴藏着“乾下乾上”卦象的玄铁,稳稳地嵌入凹陷之中!
严丝合缝!
“铮——!”
一声仿佛来自太古洪荒的巨鸣震爆开来!整个地下空腔剧烈摇晃,星槎龙形凹陷处爆发出无法形容的璀璨光芒,瞬间吞没了李寰的身影!
光芒并非扩散,而是如同活物般,沿着星槎表面那些古老蚀刻的星图与文字疯狂流窜!所过之处,暗金色的木质仿佛从万年沉睡中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龙鳞凤羽的木纹清晰浮现,熠熠生辉!
轰隆隆……
星槎之下,那液态星光能量雾海沸腾起来,化作无数道光流,被虹吸般卷入船底。整艘巨舰开始发出低沉的、令人心悸的嗡鸣,仿佛一头洪荒巨兽正在舒展筋骨,即将挣脱束缚!
希夷被那庞大的能量波动推得连连后退,勉强稳住身形,焦急地望向光芒核心处的李寰。
李寰悬于龙形凹陷之前,双目紧闭,浑身被强光包裹。他感到一股无法想象的浩瀚信息流正通过河洛剑,疯狂涌入他的识海!
那不是文字,不是图像,而是星辰的生灭、时空的褶皱、文明的兴衰……是远比《推背图》、《唐后元机》更为宏大、更为本源的“知识”!与此同时,三世轮回积攒的力量在这知识洪流的冲击下飞速融合、蜕变!
他看到了!看到了袁天罡和李淳风站在此地,面对沉寂的星槎,脸上那混合着敬畏、野心与绝望的复杂神情!听到了他们绝望的低语:
“……能量不足……无法完成‘跃迁’……” “……必须延续……否则……大劫……” “……轮回之阵……窃取时空本源……虽险,亦不得不为……” “……寻‘乾钥’……觅‘帝王种’……以血脉引之……”
碎片化的信息掠过,李寰骤然明悟!
袁天罡二人并非单纯的野心家,他们似乎预见到了某个远超王朝兴替的、足以毁灭一切的“大劫”,试图驱动这艘上古遗留的星槎,带领文明火种逃离或者对抗?但星槎所需能量庞大到绝望,他们不得已才布下这窃取轮回之力的邪阵,并以帝王血脉为引,试图启动它!
而自己,这块“乾钥”,这个“帝王种”,从出生那一刻起,或许就注定要成为这艘星槎的……祭品?或者……新的主人?
光芒渐敛,李寰缓缓睁开眼。
眸中已无迷茫,唯有星辰运转,深邃无垠。他感受到了与脚下这艘星槎之间那种血脉相连、如臂指般的联系。
他成功了。乾钥归位,初步激活了星槎。
但与此同时,他也清晰地感受到,星槎深处传来的那种仿佛能吞噬星辰的“饥饿感”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被压制。袁天罡的轮回大阵仍在运转,仍在将庞大的能量输送至此。
他拔出河洛剑,落回希夷身边。
“如何?”希夷急问。
李寰目光复杂地看着苏醒的星槎,声音低沉:“我们猜对了一半。袁天罡所图甚大,远超王朝更迭。但这艘船……”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它需要的力量,是一个无底洞。轮回之阵,填不满。我们必须找到他们,终止大阵。然后……”
他抬头,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岩壁,望向无尽苍穹:“……弄清楚那所谓的‘大劫’,究竟是什么。这艘船,是希望之舟,还是……更大的毁灭?”
星槎嗡鸣,仿佛在回应他的话语。
新的征程,指向了布阵者,也指向了更为遥远的、关乎整个世界存亡的谜团。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