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梨雨落天枢
马嵬驿的土腥气混着血腥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逃亡者的胸口。昔日銮驾仪仗的华美碎了一地,绫罗被践踏入泥,金玉委弃于道。六军不发,甲胄的寒光比月色更冷,兵士们沉默的愤怒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李寰和希夷如同两道幽影,避开主道,沿着驿馆后方的乱葬岗边缘疾行。希夷腕间,两枚合一的古铜铃被布条紧紧缠裹,不再发出声响,却隐隐与大地深处某种波动共鸣,指引着方向。
“就在前面,”希夷压低声音,指向坡下一片废弃的梨园。时值初夏,本不该有梨花,但那园中竟有零星惨白的花瓣在夜风中飘零,诡异非常。
园中心,一棵最为古老的梨树下,泥土有新翻动的痕迹。
无需言语,李寰抽出随身短刃,与希夷迅速挖掘。不过尺余,刃尖便碰到硬物。并非棺木,而是一具以白玉石精心砌成的方形椁室,大小仅容一人蜷缩。
椁盖被合力推开。
没有预想中的杨玉环遗骸。椁内铺陈着华美的皇后礼服饰物,却空荡荡如同戏台。唯有正中心,静静悬浮着一团柔和的光晕。光晕核心,是一道模糊的、由无数细微光粒构成的女子虚影,保持着沉睡的姿态,眉眼间与杨贵妃有七八分相似,却毫无生气,如同一个精致的人偶。
“鲛人泪…”希夷指尖轻触那光晕,冰凉湿润,“以三百六十五颗鲛人泪珠凝其形,以万民对‘贵妃’的思念念铸其魂…好大的手笔!她根本未曾真正死去,而是被做成了…镇物!”
李寰目光骤凝,落在虚影心口处。那里,一枚玉佩正随着光晕缓缓起伏。玉佩材质非金非玉,色呈玄黄,正面河图星点流转,背面洛书脉络生辉,散发出浩瀚而古老的法则气息。
河图洛书佩!
就在他伸手欲取之时,那玉佩仿佛被无形之力激发,骤然爆发出璀璨光芒!光芒并非直射,而是扭曲盘旋,在上方形成一个巨大的、缓缓旋转的浑天仪虚影!
仪体透明,内部星辰运转,赫然是缩小的大唐疆域舆图!而仪器的核心指针,并非指向星辰,而是死死钉在长安城北——玄武门的方向!
几乎是同时,李寰怀中的玄铁与希夷手中的合二为一的古铜铃剧烈震颤,发出前所未有的嗡鸣!一股庞大的吸力从浑天仪虚影中传来,竟要将他们的魂魄扯离肉体!
李寰怒吼一声,体内历经三世磨砺的帝王血脉轰然沸腾,强行稳住心神。他眼中闪过那三百六十五面铜镜中武后的背影,闪过冰窟中袁天罡拾起玉佩的冷漠侧脸,闪过轮回中一次次国破家亡的惨剧!
“原来如此!所谓的轮回填补天漏,所谓的帝王种与护道者之血…”他声音嘶哑,带着彻骨的寒意,“皆是为了维持这窃取来的国运!这浑天仪,才是真正抽取龙脉、逆转循环的邪器!”
极致的愤怒与明悟交织,他猛地挥起短刃,并非刺向玉佩,而是狠狠劈向那悬浮的浑天仪虚影!
“给我破!”
刃光与法则之光猛烈撞击!
没有巨响,只有一声仿佛琉璃破碎的清脆哀鸣!整个白玉椁室剧烈摇晃,那鲛人泪凝成的杨贵妃虚影发出无声的尖啸,骤然溃散,化作漫天晶莹的泪滴飞溅!
河图洛书佩光芒一黯,从空中坠落。
浑天仪虚影崩碎成的无数光点却没有消散,反而如同受到指引,汇成一股洪流,冲向长安玄武门的方向!
第十章:双曜照丹墀
玄武门。
历经血火洗礼的城门巍峨依旧,城楼上的“乾”字碑是太宗皇帝亲手所刻,历经风雨,字迹仍虬劲如龙,隐有金光流动。
此刻,这座象征着大唐无上皇权与兵戈起源的城门,却被一片死寂的恐慌笼罩。安禄山的叛军先锋已抵渭水,烽火照夜,喊杀声隐约可闻。城内,逃难的百姓与溃散的兵卒混杂,哭喊与马蹄声撕扯着最后的盛世余晖。
李寰与希夷追着那浑天仪破碎后的流光至此。身后,是烽烟滚滚的马嵬坡;前方,是摇摇欲坠的长安城。
流光照在“乾”字碑上,那石碑竟如同活了过来,表面浮现出与李寰怀中玄铁一模一样的“乾下乾上”卦象,金光大盛!
怀中的玄铁自行飞出,与石碑卦象严丝合缝地嵌为一体!
轰隆——!
整个玄武门为之震动!以石碑为中心,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柱冲天而起,穿透乌云,直抵霄汉!
天空仿佛被撕裂了。乌云翻滚着向两侧退避,露出了其后……赫然是两轮太阳!
一轮赤红如血,悬于正空,那是原本的日曜。 另一轮淡金泛紫,新生于东方,与红日并悬于天!
双日同辉!光芒洒落长安,照亮了每一张惊恐万状的脸,照亮了残破的街巷,也照亮了李寰和希夷决然的身影。
光芒及体,李寰感到一股浩瀚无匹的纯阳之力涌入四肢百骸,体内那肆虐的金蚕蛊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瞬间被净化蒸发!三世轮回的记忆碎片如同百川归海,彻底融入他的神魂,再无痛苦,只余沉淀后的磅礴与明澈。
他抬手,玄铁自碑上飞回手中,却已形态大变,化作一柄古朴长剑,剑身一面刻河图,一面刻洛书,剑格处正是那枚已完美镶嵌的河图洛书佩!
希夷手中的古铜铃自动飞起,悬于他的左侧,铃声变得恢弘正大,涤荡世间邪祟。她腕间那只小铃也飞起,悬于他的右侧,铃声清越,唤发生机。
李寰举剑向天。双日之光汇聚于剑尖。
他望向这座满目疮痍的帝都,望向那些绝望的百姓,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带着重塑乾坤的意志:
“日月循环,非为一姓之私产!” “周而复始,当启生民之新元!”
剑尖引落双日辉光,化作无数温暖的光雨,洒向长安。光雨所至,焦土生芽,枯木逢春,伤者愈合,惶惑之心渐安。
希夷立于他身侧,苗疆纹身在双日光耀下流转生辉,她轻声接续那古老的谶言:
“悟得循环真谛在…” 李寰剑指废墟,目光穿透时空,朗声道: “试于唐后——论元机!”
“元机,不在天命,而在人心!” “新元,不在轮回,而在当下!”
双日之光愈发璀璨,驱散乱世阴霾,将两人的身影投在玄武门上,巨大、辉煌、如同神祇临世。
无数幸存者怔怔地望着这神迹般的景象,望着光雨中重获生机的家园,望着那并立于丹墀之上、引导双曜的身影,泪水混合着希望,缓缓淌下。
一座新的长安,正在旧日的废墟与血火中,沐浴着前所未有的双日辉光,悄然孕育。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