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血绫惊凤阙
长安的冬夜,肃杀之气比往年更重。皇城角楼的风铃被冻硬,发不出丝毫声响。上官婉儿提着一盏孤灯,快步穿过御史台废墟间清扫出的小径。焦木的气味仍未散尽,混着雪后的清冷,钻进肺腑。
她怀中揣着那角写有“日月循环”的素绢,以及…一枚刚刚从灰烬深处拾得的、烧得半融的鎏金小印。印钮是罕见的飞凰逐日图,这绝非寻常官吏之物。
狄仁杰那日凝重的神色在她脑中挥之不去。她鬼使神差地没有将小印立刻上交。
前方隐约传来压抑的呜咽声。婉儿蹙眉,悄步靠近断墙。只见几个小宦官正围着一口废井,将一个不断挣扎的麻袋奋力向下推搡!麻袋缝隙中,露出一角宫裙和几缕花白的头发。
“怨不得咱们,要怨就怨你看见了不该看的…”一个宦官尖着嗓子低斥。
婉儿心头一凛,正欲出声呵斥,脚下却踩中一根焦炭,“咔嚓”一声脆响。
“谁?!”宦官们惊惶回头。
灯光照亮婉儿清冷的脸庞。
那几个宦官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互相对视一眼,竟同时露出狠厉之色,弃了麻袋,朝婉儿扑来!动作迅捷,分明身负武艺!
婉儿疾退,同时将手中灯笼猛地掷出。火油倾洒,瞬间点燃了一个宦官的衣摆,惨叫声划破夜空。
但另外几人已逼至近前,刀光从袖中闪出!
就在刀锋及体的刹那,一道赤影如匹练般从天而降!只听“叮叮”数声脆响,宦官手中的短刀尽数被击飞。那赤影一旋,如毒蛇吐信,精准地缠住最近一人的脖颈,猛地一绞!
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响起。
其余刺客大骇,只见墙头立着一个红影。那人身着如血红衣,面覆轻纱,只露出一双冷冽凤眸,手中一条近丈长的血色绫带正缓缓收回,绫梢系着一枚乌金色的尖锐梭镖。
红衣人并不言语,身形飘落,血绫再次翻飞,如灵蛇狂舞,又似红梅绽雪,每一击都刁钻狠辣,直取要害。不过呼吸之间,剩余几名宦官皆喉间一点红痕,无声倒地。
婉儿惊魂未定,靠着断墙喘息。
那红衣人却看也未看她,径自走到废井边,挥绫斩断绳索,将麻袋提了上来。解开袋口,里面竟是一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老宫女。
红衣人探了探老宫女的鼻息,迅速喂她服下一粒药丸,随即将其负在背上。她终于回头看了婉儿一眼,目光落在婉儿怀中露出的那角素绢和鎏金小印上。
眼神微微一凝。
“凤印…果然在武承嗣的人手里。”她的声音透过面纱,有些模糊,却异常年轻清冷,“不想死,就忘掉今晚所见。”
话音未落,红影一晃,已背着那老宫女消失在废墟阴影之中,快得如同鬼魅。
只留下满地尸首、惊呆的婉儿,以及空气中一丝极淡的、似有还无的梨花香。
婉儿缓缓蹲下,从一具宦官尸体腰间,摸出一块掉落的铜牌。上面刻着的,并非宫禁标识,而是一个小小的、扭曲的“周”字。
她握紧铜牌,又摸了摸怀中的凤印和素绢。狄仁杰的话语、推背图的谶言、诡异的铜镜、今夜的血案…无数线索在她脑中疯狂交织。
风雨,已吹进了宫墙最深處。
第八章:铃溯三世殇
冰窟深处,时间仿佛被冻结。唯有李寰粗重的喘息和体内蛊虫啃噬骨髓的细微声响,证明着生命仍在挣扎。
《唐后元机》摊开在冰台上,松赞干布与袁天罡合著的文字如同冰锥,刺入他的眼中,更刺入他的魂魄。
“安史之乱非终局…”
希夷拿起那枚更大的古铜铃,铃声不再清越,而是沉郁苍凉,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敲打在时光的壁垒之上。
铃声入耳,李寰猛地抱住了头!比之前强烈十倍的幻象如同决堤洪水,冲垮了他的意识!
——不再是碎片!是完整的、连贯的、令人窒息的人生!
第一世。他是武德年间的亲王李承羲,她是太史局女官道希。玄武门血夜前夕,他窥破杀局,欲将她送离长安。追兵至,乱箭如蝗。她返身扑来,以身为盾,血染道袍。他抱着她渐冷的身体,看着她腕间一模一样的铜铃沾满污泥,于悲愤绝望中自刎殉她。耳边是玄武门内震天的喊杀声,是大唐初建时最惨烈的序曲。
第二世。他是开元盛世的边将李寰,镇守安西。她是随商队而来的苗疆巫女希夷,为寻失落圣物。怛罗斯之战,援军迟迟不至,孤城将破。她于城头燃尽本命蛊,以巫咒逼退大食联军三日,自身遭反噬而容颜尽毁,青丝成雪。他最终战死沙场,城破前最后一刻,将她推出的密道被乱石封死。她腕间铜铃被敌将斩断,一半随他葬于黄沙,一半被她死死攥在手心,指甲掐入血肉。
第三世。他是天宝年间的节度使安…不,他本是皇子!因武惠妃构陷而被废,化名安禄山潜入范阳!而她,竟是杨玉环身边那个沉默寡言、腕系铜铃的侍女!马嵬坡下,六军不发。他亲眼看着她为保杨妃(抑或是为保他?),主动承认以巫蛊惑乱圣心,被高力士缢杀于梨树下!她临死前望向他的方向,眼中没有恐惧,只有无尽的悲哀与…轮回的疲惫。那枚河图洛书佩,就从她散乱的衣襟中滑落,滚入泥泞,被一只匆忙的脚踢入枯井!
“啊——!”李寰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咆哮,不是因蛊毒,而是那三世爱别离、求不得、国仇家恨交织的剧痛!每一世,他都眼睁睁看着她为自己、为这李唐江山而死!每一次,她都戴着那铜铃!
“现在,你明白了?”希夷的声音冰冷,却带着一丝无法掩饰的颤抖。她举起手腕,那枚较小的铜铃上,赫然有一道深刻的断痕,与她刚刚在冰台上拿起的那枚古铃的缺口完美契合。
“这不是我们的第一世,也不是第一百世。”她看着他,眼中是积攒了三百年的痛楚与绝望,“自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我们就在这命定的轮回里,一次次相遇,一次次为这注定倾覆的王朝殉葬!每一次国运衰微,轮回之力便会将我们的魂魄扯回,重复类似的悲剧,试图以帝王种与护道者的血来填补天漏!”
李寰踉跄着,手按在冰台上,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蛊毒在疯狂的记忆冲击下竟暂时蛰伏,取而代之的是滔天的恨意与不甘。
“为什么…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告诉你?”希夷惨然一笑,“告诉你,然后呢?像第二世那样,你明知必死也要为我断后?还是像第三世,你为我掀起滔天兵祸,最终却仍逃不过马嵬坡的结局?”她抚摸着冰台上那枚古老的铜铃,“唯有历尽三世之苦,痛到极致,恨到极致,你的帝王血脉才会真正苏醒,才有一线可能…悟得循环真谛!”
她猛地将两枚铜铃合在一起!
断痕弥合,光芒大盛!
冰窟四壁,无数冰镜之中,不再是他们二人的倒影,而是飞速流转的前三世画面,最终齐齐定格——定格在马嵬坡那棵梨花树下,杨贵妃(或者说,那个戴着杨妃面容的、眼神空洞的傀儡)颈间滑落的河图洛书佩,正被一个黑影悄然拾起!
那黑影抬起头,冰镜映出的,赫然是袁天罡那张毫无表情的脸!
李寰如遭雷击,彻底僵在原地。
冰窟内,只剩下铜铃融合后发出的、悠长而哀伤的嗡鸣,一声声,敲打着三百年的轮回宿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