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蛊深噬忆魂
剑南道的夜,浓稠得如同化不开的墨。原始密林中,腐叶的气息与某种甜腻的花香混合,织成一张令人窒息的网。虫豸的嘶鸣高高低低,仿佛永无止境。
李寰靠在一棵虬结的古树上,浑身已被冷汗浸透。他牙关紧咬,额角青筋暴起,每一次呼吸都扯得胸腔如撕裂般剧痛。
子时。
那股熟悉的、源自骨髓深处的啃噬感又准时降临。无数看不见的细足在他经脉中爬行,尖利的口器啄食着他的气力,他的精神,甚至…他的记忆。
金蚕蛊。
为救希夷,他硬生生受了那苗疆长老临死前的反扑。此刻,那至阴至毒的蛊虫正在他体内扎根,以他的生机为食。
剧痛如潮水般拍打着他的神智。恍惚间,眼前不再是密林,而是烈焰滔天的宫殿。他看见一个身着冕服、与自己面目依稀相似的男子,将一枚虎符塞入一个道姑打扮的女子手中,旋即被乱箭射穿…画面破碎,又重组为开元盛世的街衢,他骑着高头大马,身披明光铠,却在一个挂着“希”字招牌的药铺前勒马驻足,柜台后的女子抬头,眉眼清冷,正是希夷…
“呃啊——”李寰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指甲深深抠进树皮。这些破碎的、不属于他的记忆,随着蛊毒的发作越来越清晰,每一次都带来更深的精神撕裂感。
一双微凉的手轻轻覆上他痉挛的背脊。
希夷跪坐在他身旁,脸色在月光下苍白得透明。她看着李寰痛苦的模样,那双总是淬着冷火的眸子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痛楚与挣扎。
“为什么…”李寰从齿缝间挤出声音,“那些画面…是谁…”
希夷沉默着,取出一柄银质小刀。刀光一闪,她毫不犹豫地划开自己的左腕。鲜血涌出,却不是正常的鲜红,而是带着奇异金丝的色泽,散发出浓郁的、类似檀香与药草混合的气息。
她将流血的手腕递到李寰唇边。
“喝下去。”她的声音很轻,却不容拒绝,“我的本命蛊血,能暂缓它的噬咬。”
李寰抗拒地别开头。那血腥气却仿佛带着魔力,他体内肆虐的蛊虫竟真的稍稍安静了一丝。求生的本能,以及对真相的渴望,最终战胜了抵触。他闭眼,吮吸了那带着金丝的血液。
一股温和却强大的力量涌入体内,暂时压下了那蚀骨之痛。破碎的记忆幻象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极其清晰、绝不属于他的记忆——
武周深宫,烛影摇红。年迈的武则天屏退左右,独自在《臣轨》的书页夹层间,用孔雀石混着人奶,以极其隐秘的笔法,誊写下一行行小字。而那些字迹的内容,赫然正是袁天罡推背图的一角残卷!尤其“悟得循环真谛在”那句旁,竟以细笔绘着无数小像:披甲的他与道姑打扮的她相拥坠崖、帝王打扮的他与苗女打扮的她饮鸩共赴黄泉…整整三世,皆是殉国殒身的结局!
李寰猛地睁开眼,喘着粗气,看向希夷的眼神充满了震惊与困惑。
希夷移开手腕,伤口竟已自行止血愈合。她避开他的目光,望向密林深处:“你看懂了?那不是幻觉。是轮回印刻在魂魄里的残痕。”
就在这时,夜空中飘下今冬第一片雪花。紧接着,大雪纷纷扬扬,顷刻间覆盖了山林。
积雪压垮了一棵枯树的枝桠,露出其下一块被苔藓半掩的奇异金属物件。那东西被希夷腕间滴落的鲜血浸染,竟在雪地里发出微弱的辉光。
希夷俯身拾起,拂去积雪苔藓。那是一面古老的九宫八卦镜,背面刻着吐蕃符文与大唐宫徽。
“文成公主的镜子…”希夷喃喃道,指尖划过镜背一道深刻的刀痕,“她当年留下的…路标?”
镜面在月光与雪光交映下,突然射出一道清冷的光柱,笔直地指向山谷深处某个从无人迹的方向。
第六章:冰窟藏谶书
暴雪封死了所有出路。李寰靠着希夷的蛊血勉强维持,跟着那镜光指引,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最终,他们在一个完全被冰封的瀑布后,发现了一道几乎与冰壁融为一体的狭窄裂隙。
希夷以银刀划破掌心,将血涂抹在冰壁上。诡异的呲呲声响起,坚冰竟如同活物般向两侧蠕动,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幽深洞口。
寒气扑面而来,带着千年尘封的死寂。
洞窟内部远比想象中广阔。四壁皆是万载寒冰,光滑如镜,映出无数个他们二人的身影,延伸向无尽的幽暗。冰层之下,封冻着早已灭绝的奇异古兽尸骸,保持着挣扎嘶吼的姿态。
而在冰窟最深处,一座巨大的冰台之上,端放着一卷非帛非纸、闪烁着星芒的材质制成的书册。书册旁,还有一枚熟悉的、鎏金铜铃——与希夷之前那只一模一样,只是更大,纹路更为古老。
书册封面,以大唐官文与吐蕃密文同时书写着——《唐后元机》!著者署名处,竟是松赞干布与袁天罡!
李寰呼吸一窒,与希夷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骇。他强忍着体内蛊虫因极寒而再次蠢蠢欲动的躁动,上前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
开篇便是:“安史之乱非终局,三百年轮回启新章。”
后面的内容更是石破天惊!预言了马嵬坡之变、黄巢起义、甚至五代十国的混乱…直至一座“悬日之城”于废墟中崛起。而所有的关键,竟都指向一幅图——旁边以精细笔法绘着杨贵妃于马嵬坡梨树下香消玉殒时,颈间佩戴的一枚玉佩。那玉佩形状奇异,正面河图,背面洛书!
“河图洛书佩…”希夷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传说中能勘破时空轮回、引导天命归属的密钥…竟然一直在杨妃身上?”
李寰猛地合上书卷,冰窟内死寂无声,只有彼此剧烈的心跳。他体内的蛊毒似乎感应到这巨大的秘密,再次疯狂反噬,剧痛排山倒海般涌来!
他踉跄一步,扶住冰台,抬头望向冰壁上无数个痛苦扭曲的自己的映像。
冰窟藏谶,唐后元机。原来安史之乱并非终结,而是一切轮回混乱的开始。那枚能解开一切的玉佩,如今又在何方?
希夷看着他痛苦的模样,缓缓拿起冰台上那枚更大的古铜铃,眼中闪过决绝与某种宿命的悲哀。
“轮回…必须被打破。”她轻声道,铃声在绝对寂静的冰窟中荡开一圈圈涟漪,“无论代价是什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