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火中挺立的中国
——中元节祭忠魂
文盅
今夜,万盏河灯逆流而上,
照见九一八的伤口仍在胸口发烫。
你们倒下的姿势,
长成后来所有站起的脊梁。
长城在,黄河在,
不跪的膝盖铁铸成的钢!
从卢沟晓月到南京城墙,
每一粒弹壳都开出今天的稻浪金黄。
血浸透的泥土最炽烫,
长出高铁,长出麦穗锋芒。
笔尖戳破苍穹,
呼啸的墨迹全是呐喊飞扬。
那群用胸膛堵枪眼的儿郎,
把呼吸缝进我的肺叶激荡。
此刻每分每秒的呼吸,
都是你们借给我的怒吼——
把“东亚病夫”的牌子
一脚踹进太平洋,
浪花也立正向中华敬礼歌唱!
看!九月三日战机拖出的彩烟,
那是你们在云端写的家书:
“吾儿莫哭,此身许国,
化作卫星上的五星红旗,
化作航母甲板上的铆钉,
化作永不跪下的中国向太阳!”
而灾难中沉默的同胞,
你们的名字是烧焦的教科书,
是废墟下攥紧的铅笔,
是母亲护住婴儿的弓起的脊梁。
今天我们用高铁丈量废墟,
用星光穿透当年哭墙。
告诉你们:“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如你们所血,如你们所烫,
如万顷麦浪永远朝向东方!”
中元节的月亮是枚军功章,
别在今夜中国的胸膛。
我们烧的不是纸钱灰扬,
是歼-20尾焰,是北斗轨道的光。
是谈判桌上敲碎封锁的指节响,
每一声脆响都是未来在鼓掌!
听长江在朗诵《满江红》的激昂,
黄河在合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高亢。
你们未瞑目的眼睛请闭上,
看我们如何把“不可能”变成锋芒。
复兴号挡风玻璃映出霞光,
350公里时速是同一个梦想在冲浪。
每颗道钉都在呐喊:“前进!前进!势不可挡!”
此刻,我血管里奔跑着东风导弹,
骨骼里站立着万里长城。
每一次心跳都是微型阅兵场,
正步踏过苦难,踏过羞辱的墙。
踏过赤道,踏到敌人封锁的天空海洋,
把未来踏成钢铁洪流的回响!
你们看啊,今天的红领巾是天安门飘扬的旗帜,
今天的教科书是你们的英魂在发光。
今天的中元节不用河灯引路——
用辽宁舰的探照灯,
照见你们在海底沉睡的航母,
照见我们终将统一的东方。
万顷波涛化成铁甲的那一夜,
万吨大驱鸣笛三声最响,
是给你们最隆重的——招魂航!
而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
请记住:那不是恒星,是十四亿个
燃烧的你们
托起的——永不沉没的中国,
永远朝着胜利的方向!

作家简介:
文盅,实名王兴国,黑龙江鹤岗人。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全国注册二级建造师、非水险保险高级核赔师。在《鹤岗金融》、《黑龙江保险》、《土木建筑》、《经济技术协作信息》等报刊发表过30余篇专业性文章,其中有多篇文章在黑龙江省金融系统获奖,有的还被收录在《中国跨世纪金融文献》之中。
他从小酷爱文学,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创作的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有2000余篇。古诗词代表作有《满庭芳·咏巾帼英雄》、《七律·咏芦苇》、《贺新春》、《大江东去--雪》等:现代诗歌代表作有《向死而生》、《那颗星》、《那一刻》、《五彩鹤岗》等。
除此之外,他还是徒步和摄影爱好者。他的摄影作品《鹤岗北山“飞机房”》被鹤岗市兴山区政府官网宣传录用并收藏。如今,他还是《北疆头条》有声文学网站副主编、《书香雅韵》有声平台作家团团长,亦是多家网络有声文学平台邀约作者。
主播简介 : 牧歌,现任北京运河情文化传媒中心轮值主席,鹤岗市作家协会会员,鹤岗市图书馆“书润人生艺术团”朗读者。鹤岗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以最简朴的文字,书写着最动听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