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一个星期的雨算停了,天高云淡,气候适宜,于是,到乡下水流,打核桃。一问,又遇到了传统的“忙罢”节。字面意思“忙”指农忙,“罢”指停止、结束。连起来就是 “农忙结束了” 。通常指每年六月底到七月初,冬小麦收割、晾晒、归仓等一连串繁重的劳动全部完成之后。辛苦了一整个春天的农民们,终于可以暂时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获得一段宝贵的休整时间。
传统习俗:在过去,“过忙罢”更像是一个社会性的民俗活动,而非一个官方的“节日”。它的核心是走亲访友、休息庆祝。
1. 探亲(“看忙罢”):出嫁的女儿会带着孩子和礼物(传统上是新麦面蒸的馍馍等)回娘家,探望父母,共享丰收的喜悦。
2. 改善饮食:家家户户会做好吃的,犒劳辛苦了一季的自家人,比如吃面条、蒸白馍、割肉喝酒,庆祝丰收。
3. 社交娱乐:村里邻里之间互相走动,闲聊休息,有些地方过去还会请戏班子来唱秦腔,热闹一番。
所以,传统的“忙罢”是深深植根于关中农耕文明血脉中的一种自我调节和情感联络的机制,充满了丰收的满足感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