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国师
水中的倒影对着萧疏微笑,冠冕上的珠旒无风自动。那笑容诡谲而熟悉——正是镜妖皇帝惯有的表情。
萧疏猛地击碎水面,涟漪扭曲了倒影,却扭曲不了正在发生的现实。
林未央连退数步,直至背抵古柳,指尖悄然按上剑柄:“你究竟是谁?国师玄冥子应当已在三年前伏诛!”
三年前?萧疏心头剧震。所以轮回大阵崩溃的后果,是时间线被重置到了三年前?
他试图解释:“未央,听我说,我是萧疏。我们从昆仑...”
“萧疏?”林未央眼神愈发警惕,“那个萧家余孽早在十七年前就死了。你竟敢冒充死人?”
萧疏如遭重击。在这个被修正的历史里,他竟然已经“死了”十七年?
他急中生智,取出怀中三件神器。炎帝令、双生玉玦、龙纹玉佩虽然光芒黯淡,但确是真品。
林未央见到玉佩时微微一怔:“这是...如妃娘娘的贴身之物?怎会在你手中?”
萧疏抓住这一线希望:“是如妃亲手交给我的。就在长安宫,她为护龙种而...”
“住口!”林未央剑尖直指他咽喉,“如妃娘娘深居简出,从未有孕。你再胡言乱语,休怪我剑下无情!”
萧疏突然明白了:历史被修正得如此彻底,所有关键节点都被篡改。他现在不仅是“已死之人”,更是顶着国师身份的“篡位者”!
远处传来马蹄声,一队禁军疾驰而来。为首将领滚鞍下跪:“国师大人!陛下急召您入宫商议要事!”
林未央脸色煞白,显然确认了萧疏的“身份”。
萧疏知道此刻辩解无用,只得顺势道:“带路。”
他深深看了林未央一眼,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骊山陵,姬轩辕。若想知真相,去那里看看。”
禁军簇拥着他离去。萧疏回头时,看见林未央怔在原地,面露挣扎。
皇宫比记忆中更加森严。每道宫门都增设了铜镜,镜面刻满符文。经过时,萧疏怀中的三神器微微发烫,似乎在抵抗某种窥探。
养心殿内,熏香氤氲。龙椅上坐着的皇帝年轻得惊人,看起来不过二十许,眉眼间却有着不符年龄的沧桑。
——正是镜妖皇帝的模样,但似乎哪里不同。
“爱卿来了。”皇帝放下朱笔,笑容温和,“朕刚得报,青州一带又有幽冥殿余孽作乱。”
萧疏心中一动。在这个时间线里,幽冥殿已经成了“余孽”?
皇帝继续道:“朕欲派你亲自前去清剿。毕竟...”他意味深长地看着萧疏,“没有人比爱卿更了解他们了。”
萧疏垂下眼帘:“臣遵旨。”
退出宫殿时,他与一个白衣女子擦肩而过。那女子抬头瞬间,萧疏几乎脱口而出——西王母!
但她只是淡淡颔首:“国师大人。”眼神陌生而疏离。
引路太监低声道:“那是新晋的瑶台真人,陛下特意请来炼丹的。”
萧疏心中寒意更甚。所有故人都被重置了记忆,成为新历史的一部分。
回到国师府,更是触目惊心。府中处处镜阵,每面镜子都映出他戴着国师冠冕的模样。最可怕的是,他开始习惯这个形象。
深夜,他悄悄取出三神器。光芒比白天稍亮,但远不如前。似乎在这个被修正的世界里,它们的力量也受到压制。
“必须找到破局之法。”萧疏喃喃自语。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响动。一个黑衣人悄无声息地潜入,竟是白玉京!
“白叔?”萧疏又惊又喜。
白玉京却冷冷道:“别叫我白叔。我只问你一句话——棺中之人托我带给你的信物,可还认得?”
他取出一枚青铜钥匙,样式古老,上面刻着炎帝图腾。
萧疏福至心灵:“骊山陵的钥匙?”
白玉京神色稍缓:“还好,你没完全被镜阵同化。”他急切道,“时间不多,听好:这个世界是假的,但正在变成真的。”
“什么意思?”
“轮回大阵崩溃时,镜妖用最后的力量重塑了历史。但现在维持这个幻境的不是他,而是...”白玉京指指天上,“更高层次的存在。”
萧疏想起姬轩辕最后未说完的话:“...本就是...一体...”
白玉京继续道:“三神器是唯一能保持清醒的依凭。但若戴冠满四十九日,就会彻底被这个世界同化,成为真正的‘国师’。”
萧疏计算时间,从醒来至今已过三日。
“该如何做?”
“找到镜妖的‘锚点’。”白玉京道,“每个幻境都有支撑其存在的核心物事。摧毁它,就能打破幻境。”
“锚点在哪里?”
白玉京刚要回答,突然脸色剧变:“他们发现了!”说着身形开始模糊。
最后时刻,他奋力掷出一卷帛书:“未央可信!去找她...”
话音未落,人已化作青烟消散。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国师府护卫正在集结。
萧疏急忙藏起帛书。门被撞开,护卫长躬身道:“国师大人,有刺客潜入,您可安好?”
萧疏压下心惊,淡淡道:“无事。退下吧。”
待众人退去,他展开帛书。上面是姬轩辕的亲笔,记载着轮回大阵的真正秘密——
原来镜妖皇帝不过是某个存在的傀儡。真正操控一切的,是来自“镜外”的观测者。而骊山陵中埋葬的,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秘密的姬轩辕。
帛书最后是一幅地图,标注着三个可能藏有“锚点”的地方:北凉王府、青云剑冢、昆仑镜宫。
萧疏陷入沉思。这三个地方都与他有极深渊源,显然不是巧合。
次日,他以清剿幽冥殿为名,请旨离京。皇帝爽快应允,甚至派给他一队精锐禁军。
出城不久,禁军统领突然道:“国师大人,陛下有密旨。”说着取出一面铜镜。
镜中浮现皇帝的面容:“爱卿此去,顺便查查这三个地方。”赫然便是帛书上的三个地点!
萧疏背后渗出冷汗。皇帝不仅知道这些地方,甚至可能一直在监视他!
队伍行至黄昏,突然遭遇伏击。对方武功路数竟似幽冥殿,但出手间颇有留手,更像是在演戏。
混战中,有人塞给萧疏一张字条: “三更,十里坡。” 落款是一个火焰图腾。
是炎帝令的线索!萧疏精神一振。
三更时分,他悄然来到十里坡。月光下,林未央独自等候,手中正握着那枚炎帝令。
“你果然来了。”她神色复杂,“今早有人将此令送到我手中,说能解答我的疑惑。”
萧疏取出龙纹玉佩:“现在可信我了?”
林未央凝视玉佩,突然落泪:“这是我娘亲的遗物...你究竟是谁?”
萧疏将前因后果简要说来。林未央听得面色变幻,最后道:“所以我们现在活在一个被篡改的幻境中?”
“可以这么理解。”萧疏指向她手中的炎帝令,“它是保持清醒的关键。”
林未央沉吟片刻:“我知道其中一个‘锚点’的下落。”她压低声音,“在北凉王府的镜阁。但我父亲...现在的北凉王重兵把守,外人根本无法接近。”
萧疏想起那个抚养自己长大的义父,心情复杂:“总有办法的。”
二人商议良久,决定先回北凉王府。毕竟那里是萧疏最熟悉的地方。
三日后,北凉王府在望。但眼前的景象让萧疏愣住——王府张灯结彩,正在办喜事。
门房见到他,慌忙跪拜:“国师大人莅临,蓬荜生辉!王爷正在为世子办纳吉之礼...”
“世子?”萧疏怔住。义父何时有了世子?
进入正厅,只见北凉王笑容满面地接待宾客。他身边站着个锦衣青年,容貌竟与萧疏有七分相似!
北凉王见到萧疏,热情迎上:“国师大驾光临,小儿婚事必定美满!”说着拉过青年,“快拜见国师。”
青年躬身行礼,抬头时露出一个诡异的微笑:“在下萧疏,见过国师大人。”
萧疏如遭雷击。这个青年不仅与他同名,连容貌都如此相似!
宴席间,他暗中观察。这个“萧疏”言行举止无可挑剔,甚至对北凉王府的一切了如指掌,仿佛真是这里长大的世子。
更可怕的是,所有宾客都对此习以为常。
林未央低声道:“我看到他去过镜阁...”
萧疏心一沉。难道这个冒牌货就是“锚点”?
他借口更衣,悄然潜往镜阁。果然在附近发现那个“萧疏”的身影。
对方似乎早有预料,转身微笑:“等你多时了,国师大人。”
说着取出一样东西——竟是完整的昆仑镜!
“没想到吧?”冒牌货轻笑,“我才是真正的‘锚点’。至于你...”镜光骤亮,“不过是我的倒影罢了!”
萧疏被镜光笼罩,只觉得天旋地转。最后看到的,是对方逐渐变得透明的身体,以及镜中自己戴着的国师冠冕...
再醒来时,他躺在国师府的床上。侍从道:“国师大人巡边劳累,昏睡了一日。”
一切仿佛又重置了。
但这次,萧疏注意到一个细节:侍从的瞳孔深处,映出的不是他的脸,而是一张破碎的镜面。
他忽然明白了白玉京的话: “这个世界是假的,但正在变成真的。”
而更可怕的可能是—— 他早已不是最初的萧疏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