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镜海浮生
世间万象,皆在镜中。 镜外看镜中,是谓轮回; 镜中看镜外,方见真如。
——录自《昆仑镜语·卷一》
第一章 寒江孤影
寒江如练,暮雪千山。 一叶扁舟在暮色中悄然滑过江面,船头立着个青衫少年,眉眼间凝着与年纪不符的沉郁。江风卷起他额前几缕散发,露出底下那道淡得几乎看不见的疤痕。
“公子,前面就是青州地界了。”船夫低声提醒,话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
萧疏抬眼望去,但见江岸上山峦叠嶂,暮霭中隐约可见一座雄城依山而建,城阙参差,灯火初上。那就是青州城,天下九州中最繁华也最危险的所在。
十七年前,他就是从这里被带走的。那时他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归来,却已是北凉王府的“义子”——一个明面上尊贵,实则朝不保夕的身份。
舟楫靠岸,萧疏踏上青石码头时,怀中的半块玉佩突然微微发烫。他不动声色地按了按胸口,那里藏着义父北凉王交给他的残缺玉玦,也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
“小心青州。”离府前义父的话言犹在耳,“那里人人都戴着面具,每句话都可能是试探,每个笑容背后都可能藏着刀。”
萧疏整理了一下衣衫,随着人流走向城门。就在经过一个卖糖人的小摊时,忽然听到一声女子的惊呼。
“拦住他!那是我的钱袋!”
萧疏想也未想,身形一晃,已拦住一个正欲逃窜的瘦小男子。那人见去路被阻,眼中凶光一闪,袖中滑出一柄匕首,直刺萧疏心口。
这一下来得突然,周围人群发出惊呼。萧疏却似早有预料,侧身避过锋芒,二指如电,精准地扣住了对方腕脉。那人只觉半身一麻,匕首“当啷”落地。
“光天化日,行窃不成还要行凶?”萧疏声音不大,却自有一股威严。
那窃贼脸色惨白,忽然嘶声道:“你、你是北凉...”
话未说完,一枚银针悄无声息地没入他的后颈。窃贼双目圆睁,软软倒地,再无声息。
萧疏猛地抬头,只见人群中一个灰色身影一闪而逝。他正要追赶,衣袖却被拉住。
“多谢公子相助。”清脆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萧疏回头,看见一个身着鹅黄衣裙的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明眸皓齿,正笑吟吟地望着他。她手中拿着失而复得的绣花钱袋,眼角余光却瞥向地上气绝的窃贼,神色间不见丝毫惊慌。
“举手之劳。”萧疏淡淡应道,心中却升起疑虑。这少女出现得太过巧合,面对死人又太过镇定。
少女却似看穿他的心思,嫣然一笑:“小女子姓林,家就在前面不远的林氏玉行。公子若是无事,不妨到舍下喝杯茶,容我聊表谢意。”
林氏玉行?萧疏心中一动。北凉王给他的情报中提到过,青州城最大的玉器行“林氏玉行”,背后似乎与他要查的往事有关。
“那就叨扰了。”萧疏颔首。
二人穿过繁华的街市,林小姐一路指点风景,言笑晏晏,萧疏却注意到她步履轻盈,显然身怀武功。更让他警惕的是,自他们离开码头,就有至少三拨人在暗中跟踪。
林氏玉行坐落在城东最繁华的街道,朱门高墙,气派非凡。进门时,萧疏注意到门楣上刻着一个奇特的徽记——半块玉佩的形状,与他怀中的玉玦惊人地相似。
林小姐引他进入内厅,屏退左右,忽然敛起笑容:“萧公子从北凉远道而来,不只是为了游山玩水吧?”
萧疏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林小姐何出此言?”
少女从袖中取出一物,放在桌上。那竟是另外半块玉玦,与萧疏怀中的那块恰好能合成完整的一块。
“因为这半块玉玦,从今早开始就一直在发烫。”林小姐直视他的眼睛,“而它上一次有这样的反应,是在十七年前。”
萧疏缓缓取出自己那半块玉玦。两半玉玦靠近时,突然发出柔和的光芒,竟然自行合为一体,严丝合缝,仿佛从未分开过。
“你究竟是谁?”两人异口同声问道,又同时愣住。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响动。萧疏反应极快,揽住林小姐的腰向侧方闪避。几乎同时,三枚乌黑的透骨钉穿透窗纸,钉在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
“待在这里别动。”萧松低声道,身形如电穿窗而出。
屋顶上,一个黑衣人正欲逃走。萧疏疾追而去,二人在屋脊上展开追逐。黑衣人身法诡异,几个起落已至城外。
萧疏紧追不舍,心中却越发疑惑:这人的身形,竟与日间在码头上灭口的灰衣人十分相似。
追至一片竹林,黑衣人突然停下脚步,缓缓转身。
“疏儿,你不该回来。”沙哑的声音从面具下传出。
萧疏浑身一震:“你认得我?”
黑衣人却不答,忽然出手如电,直取萧疏要害。招式狠辣,却隐隐带着北凉王府的影子。
萧疏连连闪避,怀中合一的玉佩突然发出灼热的气流,涌入四肢百骸。一瞬间,他只觉得体内某种禁锢被打破,十七年来无法修炼的真气竟然奔涌而出。
下意识地,他抬手格挡。双掌相交,气劲迸发,四周竹叶纷飞如雨。
黑衣人被震退数步,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你竟然...能修炼了?”
萧疏也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双手。那股暖流仍在体内流转,强大而陌生。
“告诉我,十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萧疏逼近一步,“我的父母是谁?为什么北凉王要收养我?你又是什么人?”
黑衣人长叹一声:“知道真相,只会让你死得更快。”话音未落,他突然甩出一枚烟幕弹,待烟雾散尽,人已不见踪影。
萧疏站在原地,感受着体内奔流不息的真气,心中波澜起伏。十七年的谜团刚刚揭开一角,却已经危机四伏。
回到林氏玉行时,只见府内灯火通明,人声嘈杂。萧疏心中一紧,快步走进内厅。
林小姐安然无恙,正在查看那具被银针灭口的窃贼尸体。见萧疏回来,她抬起头,面色凝重:
“萧公子,看来我们惹上大麻烦了。”她指着尸体颈后的银针,“这是‘阎王帖’,天下最神秘的杀手组织‘幽冥殿’的独门暗器。”
萧疏皱眉:“幽冥殿为何要杀一个窃贼?”
“不是杀窃贼,是灭口。”林小姐缓缓道,“因为这窃贼认出了你的身份。而幽冥殿...不希望任何人知道你还活着。”
她顿了顿,直视萧松的眼睛:“因为十七年前,就是幽冥殿血洗了萧家。你是唯一的幸存者。”
萧疏如遭雷击,怀中的玉佩突然灼热如火。
窗外,月隐星沉,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