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书论
谭德国
第一部:理论与实践
一
墨趣笔韵纸生辉,点画之中藏性情。
乍看若拙实大巧,非崇艳形贵传神。
二
渐佳渐妙渐入神,由临到创自风格。
必然王国常人至,自然王国神仙客。
三
文史哲经共参修,理论实践相结合。
边沿科学亦为用,生体之象结硕果。
造化虽非赖人力,夷近险远苦求乐。
宣泄情怀纸与笔,万法归一称简约。
四
立定根基纳万派,选准门径闯千关。
精察笔墨与空白,雄视宏观与微观。
五
平正寓险绝,端严藏流丽。
工整存规矩,机巧藏古质。
自然现空灵,沉劲凝神境
六
阴阳黑白天地间,驰骋遨游乐无穷。
计白当黑巧分割,知白守黑妙律动。
宇宙人生一太极,气运生动升仙阁。
七
习碑临帖师自然,阴阳刚柔如混沌。
境界源于法理道,天人合一为灵魂。
八
取法乎上博后约,水到渠成自天倪。
标新立异求风格,诸体兼备雄其一。
笔墨空白妙分割,气息畅达变乃机。
儒道玄佛灵彻悟,宇宙太极生正气。
九
纵横有象象外象,远近生景景中景。
二维空间瞬息成,磅礴大作无限情。
十
混沌未开藏书意,宏观探道辨阴阳。
笔墨含情呈法象,微观寻真赏心画。
古今中外融一炉,景外有景天外天。
宇宙人生一太极,灵韵生动可称仙。
十一
胸有成竹自天然,计白当黑阴阳道。
内外宇宙贵创变,龙跃凤舞虎不倒。
十二
自然天倪神仙客,宽博恢宏儒佛心。
功夫深处精气神,浪漫浑朴如梦境。
十三
炼己持心养人生,至简至易书道成。
无法之法恋悟性,变化无穷艺始真。
十四
内触外感而有灵,外触内激而有象。
黑白一统阴阳道,真灵浩气冲天光。
刚柔得中至于精,理境圆通法自然。
出入合度妙且神,意象完美俩情欢。
十五
玄且玄,妙且妙。法含情,理寓道。
德重才溢,心静艺高。荷塘清梦,巫山云雨。
仙风道骨,禅心佛意,琴和凤鸣,日照春雨。
气合乾坤,情同水月。乘龙舞剑,跨鶴往归。
至柔至刚,至大至美。登临绝顶,峰上之峰。
笑赏日月,其乐无穷。大道乃臻,书道即成。
第二部分:创作与赏析
十六
试笔舞黑有感
久不挥毫业荒废,临案欲书恐心慌。
强舞笔墨寻古韵,才知手眼两不畅。
十七
古风·题癸己书
——题记:癸己年某日畅书不加印,一气数十祯,纸尽墨未尽,今偶得,令诗思,浅吟低唱,不复得当日境况!虽非佳作,存念尚可。
古风·题癸已书
癸巳某日书兴浓,一气呵成数十纸。
随性畅心忘法度,无章无印耐人思!
水云炊烟伴童笛,日上三杆春风痴。
桃花艳然美人舞,情歌声韵润我诗。
十八
古风·又题癸巳书
昨日偶见癸巳书,拍照题诗察墨趣。
笔下春湖起微浪,抬眼山溪放歌奇。
几只燕子舞麦浪,喜鹊畅舞堂前戏。
飞流翻腾似纸墨,畅怀早忘印章事。
十九
古风·吟书道
心藏万卷书,笔含千秋墨。
书乃无定法,熟后复临摹。
法而转生法。书道千重路。
大道只有一,一却生万络
二十
古风·复吟书道
大象无形非雕琢,气韵天然神摄人。
鬼斧神工任宏威,暗合造化自然神。
兰亭魁首世无双,偶然神助夸万声。
古今书家万万千,谁若悟透可大成!
二十一
古风·书道
书云雕虫技,道法藏其中。
临习遵古意,创新随时风。
勿趋丑怪路,中庸永还红。
笔力日渐成,神韵出心胸。
雲烟龙凤意,千山万水容。
笔飞龙蛇趣,万象瞬间隆。
八斗与五车,复观万程松。
禅佛仙神阁,威严入云耸。
峰峦崖石态,草木花卉功。
一齐纳胸怀,笔下显神工。
二十二
遊于艺而心向莲
严寒酷暑五十载,饮墨研几近白发。
遍览书界无我体,清秋一枝野山花。
同人若笑俗无奈,道眼识破唱芳华。
仙风道骨不怕埋,濁泥方可生莲花!
二十三
自书自题
字存天地气,文含宇宙观。
心性藏还露,书富境界宽。
二十四
书之妙道
笔黑调阴阳,道法跃纸上。
心性才情泄,妙手著文章。
吾今逢盛世,闲情亦能彰。
旷达无小节,品行有花灿。
玩字不在字,视字如穴山。
龙脉奔腾去,何处好风光。
慧眼才识宝,观气勿要闪。
二十五
古风·书并赏(一)
纸笔随意取,桌椅任性坐。
有意表性情,无心弄刨作。
书成自观赏,仙云绕峰角。
绿水歌韵悠,山峦尽错落。
二十六
古风·书并赏(二)
提笔率性飞,阳光穿云灿。
春笋拔节趣,林幽鸟身藏。
声远荡微风,绿意洗山光。
岚气润高怀,得道自然欢!
二十七
书法创作有感
梦想鸾笺变作花,赖何笔墨不神奇?
龙蛇拼命舞云浪,欲将甘霖泽海涯。
二十八
七绝·甲辰三月初二日辰时吟
四龙聚会兴风雨,山海星辰气象新。
神鬼欲要重抖擞,雷惊地覆震三春。
注:甲辰年戊辰月甲辰日戊辰时,雷雨大作而兴诗。
二十九
若遇大家笑也乐
近日有书兴,草草数张笺。
不怕大家笑,从来不善谦。
三十
释书趣
短语如花开原野,远近山峰生秀色。
绿竹枝头春燕鸣,清溪绕路歌音涩。
三十一
书趣生辉
一纸字墨满天星,照我曲径夜归行。
放下繁事寻闲情,自在春水润我心。
三十二
无尽诗书意
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
一抹烟云起,半卷诗书痴。
峰巅若有神,问君装不识。
日辉察山边,月光照春池。
心思星际外,欲归意尚迟。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