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孤注一掷》以真实案件为原型,将境外网络诈骗的黑暗链条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最终凝练出“别信、别贪、别冲动”的六字警示,成为叩击人心的反诈警钟。
影片中,潘生本是前途光明的程序员,在一家在线教育公司辛苦做了六年,志得意满以为自己要被升职,结果意外落空。就这样他因不满职场压榨愤而离职,轻信“高薪招聘”的诱惑,被诱骗至境外诈骗园区。安娜则是渴望证明自己的模特,在“快速赚大钱”的谎言下踏入陷阱。两人被骗到缅北后彻底失去自由,被诈骗团伙用暴力威胁、人身控制逼迫参与诈骗,从受害者沦为诈骗团伙的“帮凶”,每日在恐惧与良知的撕扯中挣扎。潘生和安娜在完成业绩目标后,仍难以从诈骗工厂抽身,还遭受诈骗头目阿坤和阿才的百般折磨。最终,在警方的努力下,诈骗集团被一网打尽,潘生和安娜也配合警方救出了受困的百余名受害人,同时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救赎。
阿天本是家境优渥的大学生,小雨是他的女友。阿天偶然陷入网络赌博骗局,起初的小额盈利点燃了他的贪心,但是输钱却是必然。即便小雨多次劝阻,他仍然心有不甘,其扭曲的心态是“赢回本金就收手”,他通过网贷、骗走家中所有钱财不断下注投入,最终不仅输掉了父母的积蓄、抵押了房产,还在诈骗团伙的步步紧逼下被逼跳楼轻生,用生命为自己的贪念和冲动付出了代价。
网络诈骗的得逞,本质上是精准利用了“贪心”与“不甘心”这“二心”的人性弱点。潘生和安娜因贪慕“高薪”“捷径”轻信谎言,落入圈套后又因恐惧冲动妥协。阿天则被“一夜暴富”的贪心裹挟,再因“不甘心亏损”陷入赌局的恶性循环。这恰恰印证了“别信、别贪、别冲动”的惨痛教训——不信天上掉馅饼的谎言,不贪超出能力的利益,不被情绪裹挟做出冲动决定,才能守住人生底线。
影片也真实揭露了境外网诈的治理难题,诈骗团伙往往与当地黑恶势力勾结,甚至买通部分执法人员,还利用境外执法权的壁垒逃避打击,更通过虚假宣传愚弄当地乡民为其提供掩护。好在我国警方跨国协作、攻坚克难,最终成功破获案件,让观众看到了打击诈骗的坚定决心。
尽管《孤注一掷》已上映两年,但现实意义丝毫未减。如今网络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从虚假投资、AI人脸语音制作到冒充公检法,陷阱无处不在。打击诈骗既需要公安部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织密反诈防护网,更需要每个公民将“别信、别贪、别冲动”牢记于心,提高防范意识。毕竟,人生没有回头路,一次“孤注一掷”的冒险,可能换来的是满盘皆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惨痛结局。
作者简介:
彭一三,1955年生,1971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过银行职员、中学语文教员、教育、文化行政部门公务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原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现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遵义市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顾问,遵义师范学院、遵义电大、贵州新华电脑学院客座教授,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散文、评论作品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著有散文、评论集《生活的圈子》(四川人民出版社),主编纪实文集《红花盛开的地方》(贵州人民出版社),参与主编纪实文集《我的高考 我的大学》(西南交大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