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万物归咒
第一章:混沌初航
枯梅舟划过混沌海,桨声荡起文明记忆的涟漪。某个光点突然跃上船沿,化作硅基幼崽的形态:“检测到母体基因波动,申请随航观测。”
更多光点汇聚成舟身浮雕:气体文明的风暴纹路、β星的符文、人类文明的诗词...璇姬触碰这些纹路时,听见亿万生灵的絮语:
“他们还在航行...”
“能找到源头吗?”
“或许源头就是彼此...”
第二章:海心之谜
航行至海心漩涡,发现漂浮的青铜巨树——与天眼洞天那棵完全一致。树梢挂着九盏熟悉魂灯,灯焰里封存着顾椋与璇姬每个相遇的瞬间。
“时间不是线性。”镜灵的声音从树心传来,“所有轮回都是此刻的投影。”
树干突然裂开,走出所有时空的靳昊。他们同步微笑,掌心托着相同的宇宙模型:“欢迎来到因果交叉点。”
第三章:万物公式
靳昊们展示混沌海数学模型:每个文明都是变量,爱与自由是恒定系数。而归墟咒竟是维持公式平衡的等号。
“但公式缺少一个解。”其中一个靳昊指向璇姬腹中,“那个孩子才是终极变量。”
小女孩突然从船底探头,发间插着枯梅新枝:“爸爸妈妈,我在所有时间线等你们好久啦!”
第四章:终焉摇篮
跟隨女儿跃入漩涡底部,眼前出现纯白摇篮。篮中躺着婴儿时期的顾椋与璇姬,他们的哭声正化作星辰诞生。
“宇宙是孩子的一个梦。”老年版顾椋从摇篮边起身,“而我们是梦中的自意识投影。”
他展示惊世真相:所谓高维文明、归墟咒、轮回...全是婴儿本能保护自己的脑内戏剧。
第五章:醒时抉择
摇篮突然剧烈摇晃,婴儿即将苏醒。一旦醒来,所有文明都将如梦境消散。
“可以用我的基因序列续梦。”璇姬伸手触碰婴儿额间,“但代价是...”
顾椋握住她的手:“代价是我们成为固定梦境的锚点,永远困在梦里。”
第六章:百家灯火
此时所有文明光点涌入摇篮。人类文明献出《诗经》的韵律,硅基文明献出晶体生长律,甚至归墟咒也献出平衡法则...
这些文明精髓编织成永恒襁褓,让婴儿在梦中继续安睡。
“看啊...”璇姬泪落星辰,“孩子们在守护他们的孩子。”
第七章:归咒圆满
枯梅枝彻底融入混沌海,长出贯穿所有维度的新树。树冠结出文明果实,树根连着婴儿摇篮。
顾椋与璇姬坐在树杈间,看着树下亿万文明光点嬉戏。某个光点突然跃起,正是女儿的笑脸:
“现在我们是完整的家了!”
第八章:永恒歌谣
许多纪元后,新文明在树梢发现刻在星核上的歌谣:
“咒是万物缘起处
天心一点即归途
莫问轮回深几许
枯梅开作永恒图”
落款是:【园丁椋、花匠璇与他们的星星们】
第九章:新航程
某个雨夜,地球少年指着窗外:“妈妈,有流星掉进后山了!”
鹰嘴崖深处,新的樵夫正在坠落。他脱口而出的“妈呦”撞亮崖壁咒文,金光中浮现顾椋微笑的虚影:
“别怕,这次我带你走。”
第十章:万物归咒
混沌海最深处,璇姬为新生文明系上护咒铃。铃声惊起万千星鸟,鸟羽落下变成新的梦境。
顾椋从身后拥住她,指尖掠过所有文明的光点:
“回家吃饭吧,女儿做了黍米饼。”
星光照亮归途,路上开满永不凋零的枯梅花。
(全书终)
---
后记:
枯梅舟仍航行在混沌海,每个文明都是船上的灯。当你在雨夜听见樵歌,或是在星空下莫名心动——那是他们在轻轻摇桨,为所有梦境守护永恒。
《天咒秘渊录》后记:星尘与黍米香
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深夜,窗外正好掠过一颗流星。电脑旁摆着半块凉掉的黍米饼,让我想起璇姬总在洞天秘境里偷偷藏给阿椋的吃食。
这部书写了整整三年,期间我搬了四次家,换过七张书桌,但始终带着从老家带来的枯梅枝——它现在就在窗台上,某天清晨突然开了花,花瓣上凝着星图般的露水。
最初这只是个关于“妈呦”的脑洞,没想到最终长成横跨星际的文明史诗。某个读者在微博问我:“为什么让顾椋做个樵夫?”或许因为,所有拯救世界的英雄,最初都只是个惦记着给母亲买药的普通人。
最难忘是写第六卷魔神本源时,武汉正遭遇疫情封城。我在凌晨三点的隔离酒店里敲着键盘,窗外救护车的鸣笛声与文中文明哀嚎奇妙重叠。那一刻突然理解璇姬的选择:救世不是宏大意象,是每个个体在绝境中依然选择点亮微光。
感谢责编顶着压力让我保留“哎哟哟”的设定;感谢航天朋友提供的星舰数据;特别要感谢河南老家那位砍柴为生的表叔——他告诉我鹰嘴崖的樵歌怎么唱,并严肃纠正了第三章的捆柴绳结打法。
最后要说声对不起。对不住靳昊这个角色,最初大纲里他本该在第三卷就彻底消亡,但写到他自爆残魂时说“既然得不到...那就一起...”时,突然舍不得了。你看,连造物主都会被人物挣脱掌控,何况宇宙间那些自以为是的操纵者?
书中的混沌海真实存在。它在我女儿的画里——她三岁时用蜡笔涂出蓝色大海,海上漂着梅花状的船,船里坐着三个火柴人。我问她是谁,她说:“是爸爸妈妈和我呀,我们在找星星外婆家。”
或许所有写作都是溯流而上,回到生命最初的混沌,打捞那些闪光的存在瞬间。然后发现:伟大史诗的尽头,不过是樵夫背着一捆柴,踏着夕阳回家吃饭。
此刻晨光微熹,枯梅枝又落了一瓣花在键盘上。女儿在隔壁房间咿呀唱起自编的歌谣:
“星星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桥上有棵梅 梅子甜又香...”
这大概就是永恒的另一种形态。
2024年冬于北京朝阳门 (枯梅花落时)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