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秋天等你》
作者:韩湘生
酷夏的余威终于退去,秋便从天地相接处款款行来,揭开了它轻纱的帷幕。站在初秋微凉的路口,心被天光豁然洗亮:澄澈的碧空铺展如巨大琉璃,被晨曦点燃的云絮堆叠成连绵的雪山;清风拂过面颊,仿佛提神醒脑的良药,令人通体明澈。大雁南飞,时而奋力引颈长鸣,时而扇动翅膀在穹窿上变幻莫测,以生命之力在苍穹绘出动人画卷,最终定格于仰望者的眼眸深处。
俯首而望,碧绿的原野如海无垠。田畦整齐如棋盘,庄稼油润欲滴,生机勃勃地蔓延开去,直似巨大的绿毯铺向天边,那沉甸甸的壮阔无声地震撼着心魄。排排玉米如披绿甲的战士,肃穆挺立,守卫着脚下这方厚土;花生秧蔓匍匐,如同大地秘密孕育的绿色花苞,默默酝酿着泥土深处的甘甜;辣椒棵则青翠茁壮,枝叶在风里交颈摩挲,仿佛低语着金秋将至的密约。
待到中秋,清光遍洒,丹桂的幽香与迟荷的芬芳便悄然浮漾于空气之中。故乡那历经千年的枣林,此刻枝头累累垂坠,宛如无数赤红玛瑙缀满古铜色的枝桠,无声诉说着枣乡的殷实与丰饶。高粱穗子饱满沉重,谦卑地垂首,在风中沙沙低语,仿佛大地染上的一抹胭脂;豆荚在阳光下悄然绽裂,仿佛舒眉而笑;苹果晕红了脸庞,羞怯如少女;秋梨密密匝匝挂满枝桠,那浅黄圆润的鸭梨,不正是脚下这黄土地最淳朴本色的无声印证么?
农人挥镰于金浪深处,古铜色的脊背在秋阳下起伏如连绵的山脉。汗水如溪流般蜿蜒于他们深刻的皱纹里,每一滴都渗入泥土,最终化作粮仓里沉甸甸的谷粒。他们以大地为纸,以汗水为墨,挥毫书写金秋最雄浑的史诗——这史诗字字无声,却堆满了仓廪,甜透了心窝。
我常常独坐田埂,听风声过耳。看秋晨薄雾如纱,裹着玉米缨须上凝结的露珠,仿佛大地初醒时惺忪的泪滴;暮色里,群鸟归巢,翅膀驮着最后一点霞光掠过村庄,如倦笔在天空画下的遒劲飞白。此时常遇一位老农,他坐在场院边默默抽着旱烟,皱纹如沟壑般深刻。稻谷在场院中央堆成小山,孩童的笑声如银铃滚动其间,而他凝视远方,眼中沉淀的岁月,竟比脚下丰收的土地还要厚重几分。原来丰收不仅盈满仓廪,更悄然沉淀于人心深处,酿成一种无声的醇厚。
我在秋天等你。等你来共赏这铺展万里的秋光图卷——雁字横空,是它流动的题跋;累累果实,是它浓墨重彩的钤印。天地间每一缕风、每一片叶都满含自然的深情与画意,只待你我并肩,静读这季节的妙笔丹青。
我在秋天等你。等那仓廪充实后弥漫整个村庄的酣畅喜悦——那并非喧哗,而是谷粒归仓时细密的沙沙声,是霜晨月下农人舒展眉头吐出的那缕轻烟。这喜悦如酒,需以心为杯,慢斟细酌,才能品出泥土深处最浓烈的回甘。
我在秋天等你。更等一个懂得聆听岁月深处回响的自己——当生命行至金秋驿站,终于能停下脚步,细数过往耕耘与收获的深意。我们曾在喧嚣中匆忙赶路,此刻秋光澄澈,照见万物从容的归途:落叶归根,果实入仓,连那田头静默的稻草人,也因见证过所有生长与凋零而获得了土地的智慧。
季节的车轮碾过大地,唯秋光能沉淀喧嚣,滤出生命的真味。人间耕耘不止,土地便以金穗作答;当我们终于懂得驻足,秋天便以整个澄明宇宙相赠——原来生命的华章,不在疾书,而在你于风起处耐心等待,静观万物如何在时光深处酝酿自己的成熟与回甘。
落叶归根处,万物终有期。此心安处,便是你我共绘的无边秋色与生命的深意。
作者韩湘生简介:
韩湘生,男,北京人,1969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后调入六师工作。毕业于北京影视艺术学院,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主席,《文学月报》杂志社常务主编,《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海岛作家村签约作家,至今已发表作品1600余篇,多篇文章在全国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出版了个人专辑《那一片遥远的山林》《梦中的白桦林》《岁月的歌吟》等,都已被国家图书馆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