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几上的西瓜
作者:张庆松
秋夜的海甸岛,风是温的,带着南国特有的慵懒与余韵。海口美兰区的街巷在暮色中缓缓呼吸,白日的炽热并未完全退去,反而在晚风里酿成一种微醺的暖意。金海岸市场周边,灯火渐次亮起,摊贩们早已摆开阵仗——一车车圆滚滚的西瓜如绿宝石般堆叠成山,有的稳踞水泥台面,有的随三轮车穿行于巷口树影之间,更有甚者,将皮卡货厢改装成流动果铺,车头贴着“现切现卖,甜过初恋”的俏皮标语。瓜香混着椰树的清气,在空气中悄然浮动,仿佛整座岛屿都在等待这一口清甜的降临。
那天下午三时许,我踱步至市场深处,在一处不起眼却人气颇旺的瓜摊前停下。摊主是位皮肤黝黑、笑容爽朗的本地大姐,她一边用刀轻敲瓜身试音,一边说:“听声辨瓜,咚咚响才是好货。”我挑中一只青皮泛光、纹路如山水画般舒展的西瓜,圆润得像一轮被大地捧起的明月。半只瓜入手沉实,我小心翼翼提回家,郑重其事地安放在客厅中央的玻璃茶几上——那一刻,它不再只是水果,而是一件被生活供奉的艺术品。
灯光下,那瓜静卧如初,翠绿底色上蜿蜒着墨玉般的条纹,仿佛大地的脉络在果皮上流淌。切口处隐约透出红瓤的光泽,像是封存了一整个夏天的炽烈与清凉。家人陆续经过,脚步不自觉放慢,目光黏在瓜上,有人轻叹:“这瓜,光看着就解渴。”连我家那只平日高冷的猫,也跳上沙发,歪头凝视良久,尾巴轻轻摆动,似在思索这神秘红瓤的来历。
傍晚六点整,我取出银亮的瓜刀,清水冲洗后,缓步走向茶几。刀锋轻抵瓜皮的刹那,一声清脆的“咔”响划破宁静,紧接着,一股清冽的果香喷薄而出,带着露水与阳光混合的气息,瞬间充盈整个客厅。母亲闻声从卧室走出,一眼便怔住了。她盯着那裂开的红瓤,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像孩子看见了糖果铺子。“哎哟,这瓜真俊!”她喃喃道,随即毫不迟疑地掰下一块,迫不及待送入口中。
那一口下去,沙瓤如雪,汁水迸溅,甜意顺着舌尖滑入喉间,仿佛一股山泉自心底涌出。黑籽与白籽错落其间,宛如银河洒落人间,每一粒都承载着热带阳光的馈赠。她边吃边笑,嘴角沾着汁液也不顾,全然忘了正追到紧要关头的电视剧《烈火凤凰》还在电视里激烈上演。往日她可是追剧达人,哪一集谁背叛谁、谁又逆袭翻盘,都能如数家珍。可今夜,剧情再跌宕,也敌不过一块西瓜的诱惑。她一边点头应我“晓得啦,血糖高要节制”,一边又伸手取了第三块,笑得像个偷吃了蜜糖的小女孩。
我转身走进厨房,锅碗瓢盆的轻响与客厅的低语交织成曲。窗外,城市的灯火如星子铺展,屋内,灯光柔和地洒在茶几上——那里,瓜皮残片静静躺着,红瓤已尽,只余一抹湿润的甜香,在空气里久久不散。这一刻,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盛大仪式,唯有茶几上那一抹褪去的红,见证着最朴素的幸福:是母亲嘴角的笑意,是刀锋划开夏日余韵的清响,是秋夜里,一家人围坐共尝一口清甜的烟火人间。
西瓜终会吃完,但那个被它点亮的夜晚,却如一颗晶莹的种子,深埋进记忆的土壤,年年盛夏,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