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露 为 霜
文/战 飞
白露是中国自创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千古名句,道出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悲凉景象。
莲蓬撑着一把破伞,凄凉地站在暮色中,期盼着春天的到来,没有了昨天“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姿色。此刻人们都去为红叶题诗了吧?还是在为菊花画像?或许正忙着为那些山谷的景色投笔着墨?可我偏偏觉得青霜的玲珑剔透却为白露披上了洁白的颜色,更值得关注。
看那千顷稻谷在等待收割累弯了腰身,看那万亩高粱为颗粒归仓也急红了脸膛。他们随清风起舞,伴秋虫歌唱。他们肩负着五谷丰登的使命,寄托着满地金黄的期望。
俗话说“白露不露身”。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但早晚不饶人的气候,大有“过了白露,长衣长裤”的感觉。此时,北方的人们都增添了衣服,到户外锻炼更加神清气爽。
“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霜如泣”的诗句,也赋予白露情感的一面。其实,在城市之中,平时很少见到泫霜如泣的景象,不免有些许伤感与无耐,倒是在室外车窗的玻璃上却能体会到秋霜的迫降。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玄鸟就是燕子,从春分时节的“玄鸟至”,到白露节气的“玄鸟归”,人们在燕子的归去来兮中,感觉到季节的更替和变换。
记得有一句俗语“白露烟上架”,不禁让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那时家在农村,母亲每年的这个时候就会用小刀“削”烟叶,即把每个烟叶与烟茎斜切在一起,然后夹在草绳的缝隙里。根据烟叶量的多少和绳子的长短,确定每个草绳结的缝隙中夹几片叶子,之后,再悬挂于用葵花杆立起的“障子”上面晾晒。
唉!往事不堪回首,转眼已过去五十余年。父母都去了天堂,回家的路也变得又慢又长,家乡已经变换了模样,旧时的农艺也都被收进了历史的储藏箱。
秋风瑟瑟,秋雨凉凉,秋粮醉醉,秋人忙忙。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不由得让我产生一片片幻想,看见一个个忙碌身影,忽然发现又是一派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
此时,想起“春去春会来,花谢花还会再开,只要你愿意,让梦划向你的心海”的歌词。但愿白露的晓梦,能够划向雪的世界,冰的海洋,拥有冬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