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釜底抽薪
夜色如墨,浸透青霖峰。石屋内,楚禹盘膝而坐,并未修炼,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地面上划动。
秦烈、陈风之毒计,如鲠在喉。置之不理,道心难安,且祸患必延自身。贸然揭发,则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须得寻一计,既能破局,又可自保,若能为己谋利,则更善。
念头飞转,忽忆起地火室内那堆积如山的火煞废丹,以及《九霄龙吟诀》炼化火煞时那狂暴却精纯的能量……又想起那“蚀脉散”,需精准操控方能延时发作……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逐渐于脑海中勾勒成形——釜底抽薪,移花接木!
此计险极,然一旦功成,则可一举数得!
他不再犹豫,长身而起,身影没入浓重夜色,如鬼魅般潜行,再次来到丹阁区域。白日已仔细观察过地形,此刻轻车熟路,避开零星巡逻,绕至地火室后方堆放废弃物的偏僻角落。
此处杂乱无章,废弃药渣、破损丹炉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怪味。他屏息凝神,于一堆刚刚清出、尚未处理的火煞废丹残渣前蹲下——《九霄龙吟诀》对火煞气息感应敏锐,寻之不难。
他小心翼翼取出一只早已备好的特制皮囊——乃是以某种耐高温的妖兽胃囊制成,颇为罕见,是他从前山某处废弃洞府角落寻得,本以为无用,此刻却派上大用。
双手虚按于废丹堆上,功法缓缓运转,不再炼化,而是极力抽取、引导那狂暴的火煞之气!丝丝缕缕赤红雾气自废丹中被强行抽出,汇入双掌,再小心翼翼地导入皮囊之中。
过程极耗心神,需精确控制,稍有不慎便引煞反噬。楚禹额角青筋跳动,汗珠滚落,却眼神沉凝,手下稳定异常。
足足一个时辰,方才将皮囊灌满。囊中火煞浓郁欲滴,狂暴能量蠢蠢欲动,皮囊表面滚烫,微微鼓胀。他迅速扎紧袋口,又以数张禁制符箓(用贡献点兑换的低级货色)层层加固,暂时封存。
藏好皮囊,他并未离去,而是目光锐利地扫视这片废弃物区域。根据日间听到的零星交谈与对赵干此人的判断,其处理“蚀脉散”之地,必是极度隐蔽、且方便将其混入药材之处……
最终,他的目光锁定在一只被遗弃在角落、半人高、沾满药渍的陈旧药槌内部。槌体中空,常有杂役贪图方便,暂藏些私物于此。
指尖灵力微吐,撬开槌头暗盖。一股极淡却异常阴寒的气息逸出!内里赫然藏着几个小巧的玉瓶,瓶身冰凉,贴着符箓,正是那“蚀脉散”!
楚禹眼神一冷,取出玉瓶,拔开瓶塞,其内是少量无色无味的粉末,神识稍触,便觉经脉隐隐刺痛,阴毒无比。他取出一枚空玉瓶,倒出少许蚀脉散备用,随即将其余玉瓶原样放回,恢复暗盖。
做完这一切,他悄然后退,如同从未出现过。
翌日,地火室。
楚禹如常处理废丹,速度却比平日慢上几分,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老执事巡视时,瞥见他脸色苍白,额头虚汗涔涔,不由冷哼一声:“小子,撑不住便滚蛋,火煞入体,悔之晚矣。”
楚禹“艰难”点头:“谢执事关心,弟子…还能坚持。”
午后,赵干果然鬼鬼祟祟而来,与那老执事低声交谈几句,塞过一个小布袋(显然是贿赂),便假借帮忙清理废弃物,溜到那角落,迅速从药槌中取走玉瓶,又匆匆离去。
楚禹冷眼旁观,不动声色。
又过一日,是吴长老开炉炼制“蕴灵丹”之日。丹阁主殿戒备森严,闲人勿近。
楚禹却知,赵干必有手段将蚀脉散混入送入丹阁的药材之中。他并不急于动作,直至黄昏时分,一批预处理好的药材被送入丹阁侧殿,等待明日正式入炉。
夜色再临。
一道黑影如烟,绕过明哨暗岗,悄无声息地潜入丹阁侧殿。殿内药香浓郁,一堆堆分门别类的药材已然备好。
楚禹屏息,神识细细感应。很快,他便在一堆“凝露草”中察觉到那极淡的阴寒气息——蚀脉散已被混入其中!
他迅速上前,动作轻柔却极快,将那些被动了手脚的凝露草小心拣出,置于一旁。随即,从怀中取出那支藏有少许蚀脉散的玉瓶,将其均匀撒入另一堆未被下毒的“地根粉”中——此物性温,常用来中和药性,少量蚀脉散混入,一时难以察觉。
移花接木!
而后,他取出那鼓胀的皮囊,解开部分禁制,将其小心翼翼埋入那堆被下了蚀脉散的凝露草深处,只留一丝极细微的缝隙。
做完这一切,他迅速将现场恢复原状,抹去一切痕迹,悄然遁走。
翌日,丹阁主殿地火升腾,吴长老亲自开炉炼丹,一切如常。
数个时辰后,丹成开炉!清香四溢,丹晕流转,皆是上品蕴灵丹!
然而,就在丹药即将出炉,药力最为鼎盛澎湃的刹那——
轰!!!
那堆混入了皮囊的凝露草猛地发生剧烈爆炸!赤红色的火煞之气狂涌而出,瞬间冲垮了丹炉内的灵力平衡!
炉盖炸飞,火光冲天!无数炼制成功的蕴灵丹被狂暴的火煞席卷,瞬间焦黑碎裂,更有不少被炸出炉外,散落一地!
丹阁内一片狼藉,弟子惊呼奔走!
“怎么回事?!为何会有如此狂暴的火煞?!”吴长老灰头土脸,又惊又怒,神识疯狂扫视,很快锁定那爆炸源头——凝露草!以及其中残留的、那异常熟悉又狂暴的火煞气息!
“是地火室处理不净的火煞废丹残渣?!混账!谁人负责的药材预处理?!”吴长老暴怒如雷!
而另一边,负责检查丹药受损情况的弟子,却脸色发白地捧起几枚未被完全炸毁、但沾染了火煞和些许诡异粉末的废丹,颤声道:“长…长老…这丹药似乎…似乎还掺有别的异物…像是…像是蚀脉散?!”
“什么?!”吴长老身形一震,抢过丹药,仔细探查,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果然是蚀脉散!而且看其分布,竟像是早已混入地根粉中?!
若只是火煞意外,顶多是失职之过。但蚀脉散出现,便是蓄意破坏,谋害同门的大罪!
“查!给老夫彻查!所有经手药材之人,一个不许放过!”吴长老怒吼声响彻丹阁。
很快,赵干被第一个揪出——有人“无意”中提及他曾鬼鬼祟祟在废弃物区域徘徊。执法弟子立刻搜查其居所,竟真的搜出了尚未用完的蚀脉散玉瓶(楚禹放回原处的那几瓶)!
赵干面如死灰,瘫软在地,在执法殿严刑之下,很快熬刑不过,供出了陈风!
陈风被拿下时,犹自叫嚣,直至与赵干当面对质,人赃并获,方才哑口无言,冷汗直流。他虽未供出秦烈,但秦烈与此事脱不开干系,已是众所周知。
一场风波,震动外门。最终,赵干、陈风皆被废去修为,逐出宗门。秦烈虽凭借背景与未直接出手的证据脱身,但声望大跌,受宗门训斥,闭关思过。
吴长老经此一事,对楚禹这个“无意间”助他揪出内鬼、免去身败名裂之祸的弟子,更是多看几分。虽未明言,但日后在资源分配上,自是略有倾斜。
楚禹依旧每日往返于地火室与青霖峰之间,沉默寡言,仿佛一切皆与他无关。
只有夜深人静时,他才会取出那枚顺来的、装有少许蚀脉散的玉瓶,眼神幽深。
毒药,有时亦是利器。
他指间微光一闪,将那玉瓶深深埋入石屋地基之下。
危机暂解,前路仍险。唯有力量,方是永恒。
窗外,寒月孤悬,冷照千山。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