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甜柚之乡南康
作者/彭余中
在赣南的广袤沃土之上,南康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其名字总是与那清甜的柚香紧紧相连。1995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因盛产南康甜柚,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甜柚之乡”,这座小城,宛如大自然以时光为笔、水土为墨精心雕琢而成的果园,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柚子的芬芳,每一片枝叶都承载着丰收的期盼。在这里,柚子早已不只是一种水果,更是深深镌刻在地域血脉中的符号,是南康人用勤劳书写的甜蜜篇章。
南康的柚子,是大自然馈赠的“黄金果”,更是历经千年沉淀的“果中珍品”。南康甜柚有着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南康人的记忆与传承。它不同于别处的柚子,自带一份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赣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滋养,这里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超1800小时,让柚子能充分吸收阳光的能量;降水丰沛且雨热同期,恰逢柚子生长的关键时节,为果实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水分;加之红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给柚树根系提供了舒展生长的“温床”。在这般水土的孕育下,南康柚子形成了“皮薄肉厚、汁多味甜”的独特品质。其果皮散发着芳樟香气,果肉脆嫩化渣,呈蜜蜡色,风味独特且带有苹果味,被誉为“天然罐头”和“果中珍品”,轻轻一咬,清甜的汁水便在舌尖迸发,没有丝毫涩味,只留下满口回甘,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柚香,让人回味无穷。
每到深秋时节,便是南康最动人的时刻——漫山遍野的柚子树褪去夏的葱郁,换上“金衣”,沉甸甸的柚子挂满枝头,把树枝压得微微下垂,仿佛在向大地躬身致谢。走进柚林,像是闯入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金黄的果皮上跳跃,折射出温暖的光泽;风一吹过,柚叶沙沙作响,带着清甜的香气掠过鼻尖,偶尔还会有熟透的柚子轻轻晃动,似在与路人打招呼。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南康人的身影:他们头戴草帽,手挎竹篮,小心翼翼地将柚子从枝头摘下,动作轻柔得像呵护珍宝。摘果时,老手们还会特意保留一段果柄,既能延长保鲜期,也暗含“留有余香”的美好寓意。孩子们则在柚林间穿梭嬉戏,有时捡起掉落的柚子皮,追着彼此打闹,清脆的笑声与大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热闹的丰收赞歌。
南康人对柚子的情感,早已超越了“种植”的范畴,而是融入了生活的点滴。当地流传着“一棵柚树养一家人”的说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康人便开始探索柚子种植技术,从最初的零散栽种,到如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的柚园,一代又一代南康人在土地上深耕细作。为了培育更优质的品种,农业技术人员常年扎根田间,反复试验嫁接、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最终筛选出最适合南康水土的“南康甜柚”品种;果农们则恪守“生态种植”的理念,不用催熟剂,不施过量化肥,让柚子自然生长,确保每一颗果实都保留着最本真的香甜。
2009年,南康甜柚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不仅是对南康甜柚品质的认可,更是对南康人坚守与付出的肯定。如今,南康柚子种植面积已超10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不仅走进了全国百姓的餐桌,还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外,让“中国甜柚之乡”的名气传遍四方。
走进南康,柚香无处不在。在城市的农贸市场,在郊区公路两旁,摊位上码得整整齐齐的柚子堆成了小山,摊主会热情地掰下一片甜柚递给路人:“尝尝咱南康的甜柚,保准你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在乡村的农家乐里,柚子是餐桌上的“常客”——清爽的柚子沙拉、酸甜的柚子蜜饯、香醇的柚子酒,每一道美食都带着柚子的独特风味,让人在品尝中感受南康的烟火气;就连街边的小店,也会用柚子皮做成手工摆件,或是将柚子精油制成香薰,让柚香成为南康独有的“城市味道”。每到柚子文化节,南康更是热闹非凡:市民和游客齐聚柚园,参与摘柚子、品柚赛、柚子创意手工等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柚乡的魅力,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南康柚子背后的故事。
‘ 南康因柚而美,因柚而名。这片土地上,柚子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带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围绕柚子产业,南康发展起了柚子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链,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而“南康甜柚”这张名片,也让这座小城被更多人熟知,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感受柚乡风情。如今,当人们提起南康,最先想到的不再只是工业与贸易,还有那漫山的金果、满鼻的清香,以及南康人用勤劳与热爱浇灌出的甜蜜生活。
秋风又起,柚香再飘。南康的柚子树依旧在土地上挺立,等待着下一次丰收;南康人也依旧在这片沃土上耕耘,续写着与柚子的故事。这座名副其实的“中国甜柚之乡”,正以柚为媒,向世界展现着它的生机与魅力,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在柚香中读懂南康的温柔与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