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
文/褚向平(河北)
田野是葱茏
是碧绿 是萧瑟 是肃杀
都是季节的作品
引诗高亢 浅唱低吟
都是我发自内心
山河岁月老去 炊烟追云
不久 湖岸也要验明正身
天黑的越来越早
屋檐下越来越厚的灰烬
而叶尖上的露珠
即将化为风尘
轮回时要不要追求
更深刻的灵魂
你三番五次叩问
你还说
把一种念放逐到极致
恨会变成爱
爱会变成恨
于露白时分叩问灵魂——《露从今夜白》诗评
褚向平的《露从今夜白》以“白露”为时间锚点,将自然物候的更迭与生命哲思的叩问交织,在凝练的意象中,写尽了季节的张力与人心的褶皱。
一、以物候为笔,绘就季节的矛盾与必然
诗歌开篇便以“田野是葱茏/是碧绿 是萧瑟 是肃杀”的矛盾并置,撕开季节的多面性——葱茏碧绿是生机的余韵,萧瑟肃杀是凋零的前奏,而这对立的景象,皆被诗人归为“季节的作品”,暗含对自然规律的坦然接纳。
“天黑的越来越早/屋檐下越来越厚的灰烬”“叶尖上的露珠/即将化为风尘”,一系列具象的秋日图景,不仅是对白露时节物候变化的写实,更成为时光流逝的隐喻:天暗是白昼的退场,灰烬是烟火的冷却,露珠化尘是微小生命的终结,这些意象层层叠加,构建出一种“山河岁月老去”的苍凉感,却无悲戚,只剩对自然节律的沉静观照。
二、以叩问为核,解构爱恨与灵魂的轮回
在自然景象的铺陈后,诗人笔锋转向内心,抛出直击灵魂的追问:“轮回时要不要追求/更深刻的灵魂”。这一问,将诗歌从对季节的描摹,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当露珠般的个体生命走向“化为风尘”的终点,“深刻的灵魂”是否是超越轮回的意义所在?
而“你三番五次叩问/你还说/把一种念放逐到极致/恨会变成爱/爱会变成恨”,则将哲思落回情感的现实:极致的执念是一把双刃剑,爱恨的边界在“极致”中模糊、转化。这既是对人性情感复杂性的洞察,也与开篇季节的矛盾性形成呼应——自然有对立的面相,人心亦有交织的爱恨,二者皆在“极致”与“更迭”中,显露出生命的本真状态。
整首诗以白露之“白”为底色,白的是露珠,也是时光的纯粹与哲思的清醒。诗人于季节流转中观照生命,于爱恨纠缠中叩问灵魂,让一首秋日短章,有了穿越时节的厚重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