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云霞仙缘
翌日清晨,三里坡。 薄雾未散,晨露沾衣。
楚禹一身粗麻孝服,已洗净脸面,更显面容清俊,只是眉眼间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冷冽与沧桑。他背上一个小小的行囊,里面是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母亲的一块牌位,以及那柄裹得严严实实的锈剑和半块玉佩。他站得笔直,如同山崖边一株倔强的青松,望着青石镇的方向,那里埋藏了他十六年的悲欢,如今只剩一座新坟。
空气微漾,淡淡幽香袭来。 苏凌薇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依旧白衣胜雪,不染尘埃。她目光掠过楚禹背后的行囊,在那微微凸起的剑形轮廓上停留一瞬,并未多言。
“走吧。” 她袖袍轻拂,一道流光自其袖中飞出,于空中翩然展开,竟是一叶晶莹剔透的玉舟,舟身符文流转,霞光氤氲。
楚禹压下心中震撼,跟随苏凌薇踏上玉舟。玉舟微微一沉,随即稳如平地。苏凌薇指尖掐诀,玉舟轻颤,倏然化作一道流光,射入云层之中。
狂风扑面,云气奔涌。楚禹第一次离地千丈,俯瞰大地山河如画卷般展开,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悸动。恐惧、新奇、还有一丝野望,交织翻腾。他紧紧抓住舟舷,指节发白,却倔强地挺直脊背,不肯显露半分怯懦。
苏凌薇侧目看他,见他虽面色微白却目光灼灼,暗忖此子心性倒比想象中坚韧。
玉舟飞驰,不知过了多久,前方云雾骤然翻卷,现出万千霞光。一座巍峨浩瀚的山脉映入眼帘,峰峦叠嶂,奇峰耸立,无数宫殿楼阁依山而建,掩映在流云霞光之中,仙鹤翔集,灵猿啼鸣,磅礴的灵气几乎凝成实质,吸一口便觉浑身舒泰,百骸通畅。
玉舟穿过一层水波般的护山光幕,缓缓降落在其中一座广阔的白玉广场上。广场上已有不少身着统一青色道袍的弟子,见到苏凌薇,纷纷躬身行礼,口称“苏师叔”,目光却好奇地打量着她身后衣衫褴褛、却眼神锐利的楚禹。
“随我来。”苏凌薇语气淡漠,引着楚禹穿过广场,走向一座宏伟大殿。
殿门上方悬着匾额,上书“迎仙殿”三个古朴大字。殿内已有数十名少年少女等候,皆衣着光鲜,神情或紧张或傲然,显然都是此次新招收的弟子。他们见到楚禹进来,目光中大多流露出诧异与轻蔑。楚禹这一身粗布孝服,在此地显得格格不入。
一名身着执事袍服、面容精明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对苏凌薇恭敬道:“苏师叔,您回来了。这位是?”
“新带回的弟子,楚禹。根骨尚可,你安排测灵根,录入名册。”苏凌薇简单交代,并未多看楚禹一眼,转身便化作一道流光离去,仿佛只是随手丢下了一件无关紧要的物品。
那执事打量了楚禹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公事公办地道:“我姓王,负责此次新弟子入门事宜。先去那边测灵根。”
大殿中央,立着一尊晶莹的水晶碑。少年少女们依次上前,将手按在碑上,灌注微薄气力。水晶碑便会亮起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光芒,代表不同的灵根属性和品级。
“李元,金灵根,六品!” “张芊,水灵根,七品!” “赵莽,土灵根,五品!嗯,尚可。” ……
惊呼声、叹息声、羡慕声不时响起。灵根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次,五品以上便可称不错,三品以上便是天才。
轮到楚禹。他深吸一口气,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走上前。那些目光如针般刺在他背上,他恍若未觉,只将手掌缓缓按在那冰凉的水晶碑上。
体内那点微末的气力涌出。 一秒,两秒…水晶碑毫无反应。
人群中开始响起窃窃私语和低低的嗤笑声。
王执事皱了皱眉:“凝神静气,全力灌注!”
楚禹咬牙,将母亲离世、债主逼门、仙人降临种种情绪压入这一掌之中,近乎榨干自己!
终于,水晶碑微微一颤,底部艰难地亮起一丝极其微弱、近乎灰色的光芒,摇摇晃晃,勉强攀升到代表“九品”的刻度线便再也无法上去,那光芒黯淡浑浊,甚至看不出具体属性。
“这…这是什么灵根?从未见过如此驳杂微弱之光?” “九品?还是最差的九品?这等资质也能入仙门?” “怕是连杂役弟子都不如…”
嘲讽声毫不掩饰地传来。
王执事脸上掠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情,淡淡道:“无名杂灵根,九品。记录吧。”语气中的冷淡比之前更甚。
负责记录的弟子笔下迟疑:“王师叔,这…如何记载?”
“就写‘劣等杂灵根,九品’。”王执事挥挥手,仿佛驱赶苍蝇,“下一个!”
楚禹默默收回手,垂下眼帘,走到角落站定,仿佛四周的议论都与他无关。只是那袖中的拳头,已攥得死紧,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劣等杂灵根…九品…这就是他的资质?那苏仙子带他回来,是怜悯,还是…另有原因?
分配开始了。灵根五品以上的,被各峰前来挑选的师兄师姐们热情领走,成为内门弟子。五品以下的,则沦为外门弟子,需从事杂役,修炼资源也极少。
轮到楚禹时,大殿内几乎已空。王执事看了看名册,又看了看他,对旁边一名弟子道:“带他去杂役峰,安排个去处吧,看看哪处还缺人手。”
那弟子应了声,对楚禹没什么好脸色:“跟我来。”
杂役峰位于云霞宗外围,灵气稀薄,屋舍简陋。那弟子将他带到一处堆放柴薪的院落,对一个正在劈柴的壮硕汉子喊道:“刘管事,新来的杂役,分你这了!”
刘管事停下斧头,抹了把汗,上下打量楚禹,见他身形不算健壮,眉头一皱:“这么个瘦猴,能干什么活?别是吃闲饭的!”
那弟子嗤笑:“刘管事您就将就用吧,这可是苏师叔亲自带回的人,不过嘛…是个九品杂灵根的废物。”他特意加重了“废物”二字。
刘管事闻言,眼中最后一丝客气也消失了,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知道了。你,去那边,先把那堆柴劈了,劈不完没饭吃!”他指着的柴堆,几乎有半人高。
楚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走到柴堆前,拿起一旁沉重的斧头。斧柄冰凉,他的手却更冷。
他举起斧头,用力劈下。 木屑飞溅。 一下,又一下。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麻衣,伤口在隐隐作痛,手臂酸麻不堪。但他只是咬着牙,机械地重复着动作,眼神沉寂如同深潭,看不到底。
夜深人静,同屋的几个杂役弟子早已鼾声如雷。楚禹却悄无声息地坐起,从行囊中取出那柄锈迹斑斑的短剑和半块玉佩。
月光从窗缝漏入,落在短剑上,那些斑驳的锈迹似乎微微闪动了一下。
他不由自主地,再次将手轻轻抚上剑身。
突然! 指尖一阵刺痛,竟是被一处锐利的锈迹划破,一滴血珠渗出,瞬间被那锈迹吸收!
嗡——!
短剑猛地一震,一股苍凉、古老、霸道无匹的气息骤然爆发,却又瞬间收敛,仿佛只是错觉。剑身上的锈迹仿佛活了过来,微微蠕动,浮现出极淡极淡、几乎难以辨认的暗金色细密纹路。
与此同时,楚禹只觉得脑海中轰然巨响,一篇名为《九霄龙吟诀》的古老功法突兀地浮现,字字如龙,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奥妙与力量!而他体内,那原本死寂的劣等杂灵根,竟在这一刻自发运转,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稀薄的灵气,速度竟比白天测试时快了数倍!虽然依旧缓慢,却不再是死路一条!
楚禹心脏狂跳,死死握住短剑,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和脑海中浩瀚的功法。
杂灵根?废物?
他眼中猛地迸射出骇人的精光。
原来…这才是他真正的机缘所在!
云霞仙宗…这条路,他走定了!而且,要走到最高处!
窗外,月华如水,寒彻骨,也冷冽如剑。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