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故城(外三首)
文丨涂振刚(湖南)
丝路总记着你
故城的故事
总是充满了兴废、神奇
洛阳铲的叩击
让青铜簋露出千年之脸
铭纹上溢出
东周王洛水之北的生机
残垣间的瓦砾
让岁月的草钻出了缝隙
东汉的年轮
在深土中已经模糊
曹魏的酒斝散发着
人生几何的酒香
西晋的缦帛
织进司马氏的深谋
拓跋宏的汉化
延绵了八朝
仍没挡住河阴之变
历史
倒让一个好好的都市
在战火中废灭
五百四十多年的都城史
在烧焦的土地上
终结
洛神的裙带
延绵出了一条丝绸的东路
罗马帝国的使者
带着马帮、驼队
穿越大漠,响起了一串
悠扬的铃声
在这,受到了汉桓帝的接见
四次来汉
三入其城
那些远道驮来的玻璃器皿
虽然如今只剩碎片
却是友好往来遗下的
翡翠珍珠
大地上难以寻觅的蹄印
却是永难磨灭的
丝路语言
城墙遗址
夯土的城墙
外部一块砖咬一块砖肩
像兄弟
戮力同心
十三朝的箭孔
有的还残留着箭头
诉说着一段攻防的战斗史
但,此时
绿色的小生命
已用瘦弱的身躯掩盖着
那古老的伤口
风,就是上苍派来的考古家
查看着那石块厚的天书
追索着电闪雷鸣时的垛口
想从断层里
提炼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
故事
闾阖门
再也看不到红漆木门上的圆钉
御道铜驼街
也只是一个轮廓
驼铃声已经远去
商号已经无影
昔日的辉煌
被纷飞的荼花抹去
一座城
往往就有好几个门
总会看到西域客商的
出进
总会听到筚篥与胡琴的
合奏声
铃铛鼓响起
依稀可见到西人的舞影
丝路的线总断不了
永远有
追求友好的人们
铭记吧
土壤里永远藏着
一个执著交往的
魂
橄榄枝上总飘着
和平,友谊
太学石经
不要为之乎者也纠结
太学的学生读起来摇头晃脑
苍颉的智慧
在这些方块文字中闪烁
圣人将文字精心编排
于是有了许多奥妙的哲理
熹平年间的决策
让锤凿认领了点横撇捺
在石碑上龙盘虎踞
使尚书春秋扬眉吐气
儒家的至理名言
不再蛰伏在合上的
书里
张骞把汉语传到西域
让丝路有了中华的印记
裴矩把拓片带到西土
马背上都有了东方文化的
气息
四十四国的游历
何止丝路万里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也成就了《西域图记》
不单是玄奘的佛经
不只是白马寺的晨钟暮鼓
汉文化
也有它独特、神奇的魅力
故城曾是吸石
让安金藏这个二代“唐漂”
竟把生于粟特的父母葬在了
龙门
洛阳的之乎者也
何止是一条曲折的丝绸之路
文字的平仄
造就了诗路上的诸多
李贺
刘禹锡
龙门石窟的西来之光
卢舍那的微笑
隐藏着武则天的灵慧
人与佛之间
往往只隔着
一块表现出来的巨石
唐字洞的窟檐正脊上
人面的金翅鸟竟是克孜尔的风格
北魏雕凿的缝隙里
透出一溜祅教的飔风
宾阳中洞的西壁
一对护法翼兽活灵活现
难道那是
波斯古雕的遗存
它曾出现在
古巴比伦帝国的文物里
交脚弥勒背影的火焰辉辉
仿佛也有卡拉切佩壁画的元素
行化到了东方
竟融合成了“密体意致”的
一种装饰
伊阙的崖层
葡萄纹和忍冬纹在石壁上落户
多个卷草纹的浮雕
曾出现在意大利的
庞培
连珠的装饰不止在古阳洞
那是不是像疏勒乐师未完成的
乐谱
在波利斯宫殿的遗址
早在世纪前就有了这种创意
汗血马驮着的不仅是
香熏、椰枣
而且还有西域工匠的技艺
丝路带来了文化的交融
早在艺术中形成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菩萨的眼眸
也有幼发拉底河的波纹
大佛衣袂的
丝绸的织纹还是那么细腻
胡商遗落的驼铃
静守在伊水里
倾听着佛陀梵音
流淌着西域千秋的
记忆
【作者简介】:
涂振刚,诗词辞赋作者,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逾千篇首,出版诗集3部,近年参加全国诗词文赋等大赛获各类奖项百余个,今年上半年有《重庆城职赋》三等奖,《题仙湖植物园》获第三届长青杯奇诗一等奖,《延安宝塔山赋》获延安纪念长征胜利九十周年诗歌征文大赛金奖,《清明·碑》获第六届千熙人生诗词大赛清明主题现代诗组优秀奖,并有诗词刻于诗廊。
